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提升县域医院创伤救治能力,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6月2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要求,作为最基本的县域医院,还没有标准化的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模式。就我院于2020年10月成为区域的创伤救治单位后在组织架构、创伤救治团队,救治流程、规范化的培训及创伤信息系统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基层县域医院创建创伤中心提供借鉴。

  • 标签: 县域医院 创伤救治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腰椎手术对骨和肌肉的创伤较大,术后疼痛程度较重,属中等以上的疼痛强度。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不愉快的体验,而且患者因疼痛不能进行有效功能锻炼,延缓患者的康复。剧烈疼痛还会增加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更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由于担心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原因,腰椎手术很少使用椎管内给药作为术后镇痛方案。此类手术的术后镇痛通常是以阿片类为主的全身用药,这增加了术后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技术不断完善和普及,一些区域麻醉方法已经被证实作为腰椎手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术后疼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 标签: 超声下区域麻醉技术 腰椎术后镇痛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环境变化下,高校教职工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9~2020年参加体检人数较多的三个学院教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对体检结果进行概括总结。结论:三个学院检后分析结果均显示大环境变化下因生活方式改变所导致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引导重点人群控制体重、增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完善职工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工作。

  • 标签: 高校教职工 体质健康 健康管理 体检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口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段处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择取我校口腔专业10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借助数字表达法分成2组,对照组50名学生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另外观察组50名学生纳入观察组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综合能力评分。结果 收集考核结果发现,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评分与对照组考核评分相比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综合能力即自学能力、团队合作、学习兴趣、沟通能力进行评估,观察组四个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评分更高,两组综合能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校口腔专业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锻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口腔专业 高校教学 翻转课堂模式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围绕现代医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突出应用能力、注重实践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体系。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利用丰富、多元、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强化病理生理学实践教学,强化了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提高了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学生应用、创新等综合素养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 标签: 实践 病理生理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更是肝癌大国。随着研究者们对肝癌的进一步认识和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独治疗肝癌的反应率远远高于索拉菲尼,但仍然不是很理想。研究发现局部区域疗法可以增加免疫抑制剂的疗效。本文拟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局部区域治疗在肝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局部区域治疗 联合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高校离退休教师高血压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高校离退休教师(共100名);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文主要从数字环境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作用入手,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研究,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进而更好的推动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稳步发展。

  • 标签: 数字环境 高校图书馆 服务 创新思考
  • 简介:摘要:护理学既是一门综合应用医学,又是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用很强的学科。为了使护士有能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理学专业应该组织他们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使他们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从而使他们成为医院需要的高素质的护士。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中可以看出,在进行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教学时,经常会出现与临床护理技能不相匹配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医疗机构的要求相匹配,这也是制约护生个人发展,不能胜任更好岗位的重要因素。对这些问题进行主动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就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

  • 标签: 高校护理教育 临床实践衔接 影响因素 策略
  • 简介:【摘要】高校医学教育是是高等教育中教育学习难度较大的一类,该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具有超前、连续、周期等特点。因医学教育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问题,其专业的特殊,对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要求颇高。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医学教育模式也需要紧跟大数据发展的步伐做出改变。本文将从传统医学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 标签: 大数据 高校医学教育 创新
  • 简介:【摘 要】高校附属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重任,团员青年在医院总人数中占比较大,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青年特点,贴近青年需求,结合健康中国大战略,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推动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和带领团员青年在新时代中岗位建功,将有利于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 团委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呼吸道疾病情况并制定针对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概率。方法:对本校20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疾病类型主要为肺结核,占46.50%,其次为肺炎/肺部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各占17.00%、15.00%;其体检和因病就诊比例相差不大,各占54.00%、46.00%;其中抗结核治疗93例,占46.50%,抗生素治疗99例,占48.50%,手术治疗9例,占4.50%;居住环境过差140例,占70.00%;作息不规律、长时间上网、12点之后睡觉184例,占92.00%;有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者88例,占44.00%。一周运动时间低于3小时者150例,占75.00%;滥用药物者60例,占30.00%;焦虑、抑郁症状较为严重者34例,占17.00%。结论:对疾病认知过低、居住环境较差、作息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心理素质较低等因素均和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相关,应当从这方面加强预防力度。

  • 标签: 高校 呼吸道疾病 相关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对高效思政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整理出时间教学的优势和创新的意义。结果 通过对高效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可不断完善高效思政教育体制,使学科能力得到延伸。结论 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可促进促进教育发展和进步,提高社会道德建设,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 标签: 实践教学 创新 高校 思政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对腮腺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腮腺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B组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对比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B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显著更优,P<0.05。结论:腮腺区域切除术相较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言,治疗腮腺区良性肿瘤的效果更好。

  • 标签: 腮腺区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切除术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面神经
  • 简介:摘要:一类十分常见的肝脏疾病即为非酒精脂肪型肝病,现如今,暂无特异性好的药物治疗方案,最近一些年,随着学者不断探究该病发病机制,在研究药物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方面,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从而使非酒精脂肪肝病的治疗拥有了良好的条件。文章探讨了非酒精脂肪肝病的药物治疗,以期更好促进行业的发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药物 治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其疗效、缺血区域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出64例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2组。其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缺血区域脑血流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100.00%)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有效率,并增加缺血区域的脑血流量,值得应用。

  • 标签: 缺血区域脑血流量 脑梗塞 疗效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康柏西普注射治疗,观察组为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CMT对比P>0.05,治疗后CMT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P>0.05,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4.00%,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阿柏西普注射治疗的效果较为确切,并且安全良好。

  • 标签: 老年性黄斑变性 阿柏西普 安全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TTP)具体治疗和预后分析。方法:将近五年本院收治的TTP病例,根据治疗相关记录,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以及疗效等进行回顾分析,将结果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对所有32例TTP患者进行分析可发现,患者男女比例为15:17,均龄为(35.29±14.21)岁,三联、五联征占比分为56.25%与37.5%;观察治疗结局,有6.25%的患者病情加重,6.25%的患者有复发,6.25%的患者难治,46.88%患者存活,53.13%的患者死亡;有78.13%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患者是否进行血浆置换与病死率之间有相关(P<0.05),但患者进行血浆置换的次数是否>4次与病死率之间则无相关(P>0.05);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后Hb与PLT水平升高,LDH则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P患者诊断与治疗需参考具体临床表现与检查相关指标,进行血浆置换可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分析 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