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警示清单在控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风险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将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高危风险警示清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穿刺处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警示清单可以降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警示清单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单式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排石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5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泌尿科住院的患者中筛选出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护理措施,对研究组则施行清单式护理方案。分析并对比2个组患者的排石用时、排石效果、住院总时长以及患者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排石平均用时比研究组有明显的延长(P=0.03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排石有效率有明显提高(P=0.003);对照组患者住院总时长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清单式护理应用于输尿管结石患者效果明显,能够加快患者输尿管内结石的排出,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清单式护理 输尿管结石 排石 应用效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就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如何对医院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审核,提高基建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医院领导关注的热点。本文按照医院不同类型的工程实际,分析了三种计价模式在医院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最大限度的控制医院工程造价。

  • 标签: 清单计价 包干价 定额计价
  • 简介: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日前印发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行动计划的工作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为城市大型三级医院.2016年,要重点做好预约诊疗、日间手术、医疗质量、信息推送、结算服务、药事服务、急诊急救、优质护理、中医医疗。

  • 标签: 医疗服务 清单 大型三级医院 医疗机构 日间手术 医疗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保证,采用合理的检验方法,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把控,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本文阐述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了解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风险的原因,提出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的管理体系,对于具体的责任进行落实,建立内部的质量标准控制策略,从源头上对于药品的质量进行把控,引导药企员工能够形成质量风险意识;其次,要加强过程分析技术的应用,对制药领域进行持续发展;最后,要发挥要求管理部门的导向作用,对药品风险进行合理管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品管理体系。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风险 原因分析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柴胡类在不寐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4-2023.4收治的68例不寐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例,柴胡桂枝汤)与对照组(n=34例,常规西药治疗),比较睡眠质量、治疗效果。结果:催眠药物、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功率、入睡时间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寐病患者施行柴胡桂枝汤,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应用。

  • 标签: 不寐病 柴胡桂枝汤 经方 柴胡类方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开展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主要针对消化内镜诊疗护理,选择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作为对照组研究期,在此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选择2019年4月到2019年8月作为风险护理组研究期,在此期间同时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同时按照统计学方法分别在两组研究期内选择89名患者,然后从护理满意率、投诉事件和不良事件几方面来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风险护理组满意率为97.75%,投诉事件发生率为2.25%,有2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37%,有3例;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4.26%,投诉事件发生率为5.62%,有5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11%,有9例。前一组各项指标占优,P

  • 标签: 急诊消化内镜 诊疗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阐述了研制病人用药情况逐周清单的思路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几点启示.从而探索修改大规模数据库程序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及探索微机在医院收费划价中的广泛应用。

  • 标签: 用药情况 病人 医院收费 清单 思路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缺血性卒中迟癫痫的研究并构建预测模型,并评判其预测效能。 方法:开展横断面调查,构建专项优化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转换为可视化的优化评分量表,从而量化缺血性卒中继癫痫的概率;再以现行的预测模型为参照,探寻优化评分对于缺血性卒中继癫痫的评判效能。 结果:经过样本量计算和充分纳入-排除标准,连续选取20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本次横断面研究的模型组样本,累计22例迟癫痫、180例未继任何类型癫痫,时间跨度为2021年02月至2022年09月。结论:本研究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构建专项迟癫痫的预测模型,并转化为易于临床使用的优化评分,其评判效能可靠。

  • 标签: 卒中 缺血性 癫痫 预测模型 横断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要做好质量保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控制药品生产质量,做好严格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本章主要介绍了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主要质量风险因素的了解,重点介绍了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质量风险管理措施。一是要形成扎实的药品生产流程和质量风险管理体系,落实企业质量责任的具体目标,形成企业标准化质量控制的内部战略,从根本上严格控制药品生产质量,引导医药企业管理者形成质量风险意识;二是加强分析技能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合理控制药品风险,形成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药品管理体系。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风险 原因分析 控制策略
  • 简介:  摘要: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士位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特别是在护理危重病人时,由于病情重、变化快,管理相对复杂,护士的服务态度与业务素质等因素都会引发医疗纠纷。随着国家医疗法规建设的不断加强,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保证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防范医疗护理纠纷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预警风险的发生,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预警制度,才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保障医疗、护理的安全。

  • 标签: 危重病人 护理过程 风险因素 处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眼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探究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眼科疾病患者,实验时间为2022.5—2023.5,选入68例,分组对策:密封信封抽选法,对照组(34例)施以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34例)分析风险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比对组间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94%)相比对照组(20.59%)要低(P<0.05)。结论:患儿的年龄、认知度、自护能力等为主要风险因素,针对此采取针对性护理可降低风险发生率。

  • 标签: 护理风险 眼科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文章论述了医院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的意义,提出了医院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的具体举措,明确了医院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方向和做法。医院建筑施工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管理中,积极制定风险管理机制,强化过程中各风险管理,有效回避施工安全风险,显著提升医院建筑工程施工的实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医院建筑 施工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安全管理办法和规范化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护理工作量表查一级护理)神经外科患者,研究他们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对患者安全方面的影响,通过对安全转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工作总结,提出了转运过程风险管理的转运管理办法,并将风险化管理应用到临床工作。结果通过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过程实施风险化管理,成功的应对了各种突发情况,大大的减少了危重患者的伤残和死亡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有效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将风险化管理运用到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过程中,建立有效机制和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成功的完成转运并降低了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

  • 标签: 院内转运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 风险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