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4岁.主诉:头皮丘疹伴脱发3年余.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出生后不久无明显诱因出现枕部毛发脱落,伴有毛囊角化性红色丘疹,逐渐累及整个头皮及眉毛、睫毛.既往史及家庭史:既往体健,其直系亲属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牙齿及甲等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标签: 念珠状发
  • 简介:目的探索《太平圣惠》中美容保健方剂的用药特色,促进中医美容的发展。方法整理《太平圣惠》第十四卷中“令面光泽洁白诸方”、。“面脂诸方”、“澡豆诸方”三节美容方剂共40首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太平圣惠方》 中医美容 用药特色
  • 简介:报告1例羊毛状。患者女,2岁7个月,出生后即发现头发稀少、纤细,且松软、卷曲、色淡呈黄黑色,如毳毛样,生长极缓慢,长度为2~8cm。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无家族史。

  • 标签: 羊毛状发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主因全身红斑伴瘙痒3个月,于2007年10月31日来我院治疗。患者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散在红斑,渐增多,10天

  • 标签: 皮肌炎 肺癌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主因左前胸出现皮下结节1年余,于2010年12月1日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胸出现皮下结节,未予以治疗,结节逐渐增大。既往体健。无牧区生活史,否认食用生肉及米猪肉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前胸可触及1个约2.0cm×1.5cm大小的结

  • 标签: 囊虫病 皮肤 单发
  • 简介:患者,男,80岁。主诉:下唇多发肿物5年,增大明显1月。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唇部开始出现一圆形疣状增生物,至当地医院就诊并行激光治疗,治疗后下唇部肿物多次复发,遂于2014年8月6日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活检,结果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增厚,真皮乳头呈疣状增生,考虑寻常疣的可能性。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肿物。术后创面恢复可,数月后下唇再次出现多个肿物,且增大明显。于2016年4月12日来我院就诊并收住院。

  • 标签: 唇部 鳞状细胞癌 寻常疣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双耳部针头大小黑头粉刺样损害4年,粟粒大淡白色丘疹2年,于2010年7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双耳廓出现散在针头大黑褐色凹陷及丘疹,持续不退,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延及耳蜗及耳背侧,偶痒;2年前原皮损区局部出现粟粒大淡白色丘疹,无痛痒。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智力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

  • 标签: 黑头粉刺痣 粟丘疹
  • 简介:报道1例单的肢端型血管角皮瘤。患者,女,64岁,右手无名指腹起紫红色角化性斑丘疹约8年,病理组织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被向下延伸的表皮突所包绕。

  • 标签: 血管角皮瘤 肢端型
  • 简介:报道5例仲景治疗皮肤病的病例,分别以四逆散治疗腹壁静脉炎,肾气丸治疗慢性荨麻疹,小柴胡汤治疗带状疱疹,葛根芩连汤治疗荨麻疹伴腹泻,真武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仲景治疗皮肤病,只要辨证准确就会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皮肤病 经方
  • 简介:四逆散被誉为疏肝剂之祖,具有疏气机、理肝脾之效,主治肝胆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受阻、阳热内郁等证。男科临床上,肝失疏泄、阳气郁遏之证颇为常见,多为四逆散治疗的适应症。笔者运用四逆散治疗男科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经方 四逆散 男科病
  • 简介: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早期炎症性浸润,进而发展为皮肤及内脏纤维化。CREST是硬皮病的一种相对良性皮肤变异,特点为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功能异常、指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CREST很少伴肾小球肾炎。作者报道1例CREST患者发生肾小球肾炎,并在其血清中检出抗着丝点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MPO-ANCA 硬皮病 抗体阳性 伴发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简介:本文报告了少见的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样囊肿患者1例,并对国内累计报告的6例患者进行了文献复习。

  • 标签: 传染性软疣 表皮样囊肿
  • 简介:Rowell综合征(RS)是红斑狼疮(LE)的一种罕见表现,伴多形红斑样皮损,血清中抗核抗体、抗La(SS-B)/抗Ro(SS-A)抗体、类风湿因子(RF)阳性。以往文献中有作者认为此综合征是皮肤红斑狼疮的一种特殊变异。作者报道1例64岁女性LE患者和1例51岁女性LE和Sjogren综合征(SS)患者,均伴多形红斑样皮损,并对红斑狼疮与多形红斑并存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皮肤红斑狼疮 多形红斑 文献综述 SJOGREN综合征 病例报道 伴发
  • 简介: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治疗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疏肝活血颗粒,2次/d;对照组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1次/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瘙痒症状评分、皮损评分、组胺(Histamine,HIS)、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2组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症状评分和皮损评分显著下降,HIS、β-E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活血治疗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其降低HIS、β-EP的作用可能是治疗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的机制之一。

  • 标签: 疏肝活血方 更年期女性瘙痒症 组胺 Β-内啡肽
  • 简介:我科从2004年10月—2006年6月自拟中药蠲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5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蠲痛方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抗真菌灌胃是否干预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方法:将65只BALB/c雌鼠(8周龄)随机分为A组(30只,模型中药组)、B组(30只,模型对照组)和C组(5只,空白对照组)。自第1天开始,A组小鼠予中药抗真菌煎液灌胃,B组和C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持续至实验结束。A、B两组在第4天接种白念珠菌,于第8、9、10、12、14、21天每组分别各选取5只小鼠取阴道灌洗液进行菌落培养,并通过ELISA检测IL-12、IL-10、IL-6水平。C组在第8天同时进行阴道灌洗液的采集。结果:从感染后第2天起,A组培养菌落数开始明显小于B组(P值均〈0.05)。A、B两组阴道灌洗液中IL-6与IL-12均出现增加,IL-10明显降低。A组和B组小鼠阴道灌洗液中IL-6水平较空白组增加,但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IL-12在感染后第1、5、7、14天有明显差异,IL-10则在感染后第2d时出现明显差异。结论:中药抗真菌方可减轻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CFU IL-12 IL-10 IL-6
  • 简介:目的观察肤光及其加减方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纸片扩散法和平板打孔法观察肤光及其加减方对体外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生长的影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各组方对两型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纸片法结果显示除清热燥湿方外,其余各组方对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均有抑制作用(P<0.05),打孔法结果显示各组方对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P<0.05).结合各组方的MIC值发现,肤光、祛风止痒、收敛解毒、清热解毒燥湿、清热解毒和清热燥湿抑菌活性依次减弱,其中收敛解毒和清热解毒燥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肤光及其加减方对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和耐药株均具有抑菌活性.

  • 标签: 肤光方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