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后采用ATRA联合化疗巩固治疗,ATRA、三氧化二砷和常规化疗交替维持治疗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近期疗效。通过分析患者总生存(OS)率和无瘤生存(DFS)率,评价该方案的远期疗效。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评判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48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为87.5%(42~8),达完全缓解的时间为(30.7±4.6)d;年龄是影响完全缓解率的惟一因素。48例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87.5±4.8)%、(85.4±5.1)%、(78.3±6.7)%;进入完全缓解后治疗的42例患者的1、3、5年DFS率分别为(97.6±2.4)%、(93.9±4.2)%、(89.5±5.9)%;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险度分层、骨髓异常早粒细胞比例均与DFS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初治APL患者采用ATRA联合葸环类药物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后采用ATRA联合化疗巩固治疗,ATRA、三氧化二砷和常规化疗交替维持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诱导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维甲酸 蒽环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疾病特点,研究维A酸及亚砷酸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AP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维A酸诱导化疗,观察组患者辅助亚砷酸治疗。比较两组白血病患者治疗情况,包括诱导缓解时间、白细胞水平峰值、不良反应以及完全缓解率。结果:完全缓解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诱导缓解时间、白细胞水平峰值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维A酸 亚砷酸 APL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诱导缓解时间 白细胞水平峰值
  • 简介:[摘要]目的:巨细胞性贫血(MA)与难治性贫血(RA)临床症状等相似度较大,引入骨髓细胞形态,探究该项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巨细胞性贫血患者为MA组,3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为RA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及骨髓形态检查,比较两组血常规外周血象特征检查结果、骨髓形态检验结果及巨变红细胞胞体直径。结果:RA组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及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检出率均高于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巨原始细胞及巨变早红细胞胞体直径均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及红细胞减少、粒细胞检出率及粒系巨变、红系巨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变中红细胞胞体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RA两种贫血类型在骨髓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前者主要特征为红系/粒系病态和淋巴样小巨核,后者主要特征为巨变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变长,该项检验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鉴别优势。

  • 标签: []巨幼细胞性贫血 难治性贫血 骨髓形态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时采用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8年9月~2022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本院确诊的临床资料全面的贫血患者共66例,其中缺铁性贫血35例,巨细胞性贫血31例,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3例,对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实施血常规检验,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健康体检者的RBC、Hb、MCH均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和巨细胞性贫血组,RDW低于缺铁性贫血组和巨细胞性贫血组,均P<0.05;巨细胞性贫血组患者的RBC、Hb、MCH均显著低于缺铁性贫血组,RDW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时采用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监检查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早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早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3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急性早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29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85.29%。结论急性早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在白血病的任何时期,鞘内注射化疗是预防和治疗急性早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D-二聚体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接受检验的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及健康体检者共156例进行研究。入选时分别定义为疾病组与健康组。两组患者在入选后均接受D-二聚体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和阳性率。结果:疾病组患者的D-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数据差异突出,P<0.05。结论:D-二聚体可以有效应用于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的检验诊断,检验价值较高,可以准确显示患者疾病表现,值得推广。

  • 标签: D-二聚体 急性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早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M3并发CNSL患者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诊治未发生CNSL的M3患者12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化疗用药时间、死亡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化疗时间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3并发CNSL患者复发率高,白血病细胞和人体对化疗药物耐受性的反比例关系是制约用药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育,包含了从农产品种植、消费、烹饪、享用、厨余回收等生活过程,可以对应幼儿发展的健康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甚至延伸到幼儿的美育。目前我国慢性病高发,在当下开展食育已刻不容缓,幼儿作为食育的起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幼儿园 食育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食育,包含了从农产品种植、消费、烹饪、享用、厨余回收等生活过程,可以对应幼儿发展的健康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甚至延伸到幼儿的美育。目前我国慢性病高发,在当下开展食育已刻不容缓,幼儿作为食育的起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幼儿园 食育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幼儿入不适应产生的原因,如幼儿生活习惯不适应,能力不适应,集体生活不适应,情感不适应,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幼儿做好准备,尽快适应幼儿的生活。

  • 标签: 父母 幼儿 适应 幼儿园 医院
  • 简介:摘要:卫生保健工作对于幼儿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区分幼儿和其他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幼儿肩负着保教的双重使命,教育与保育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幼儿教育工作都得到了较为迅速地开展,保育工作却做得一般。因此本文将对本市幼儿的卫生保健现状展开调查,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 标签: 幼儿园 卫生保健 保育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干预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正常足月生产的新生儿180例,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干预护理组,两组各90例,都是利用母乳进行喂养,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护理组还需要在母乳中依据新生儿的不同需求加入一定的配方奶以及2.4%的葡萄糖水,并进行一定的抚触、游泳护理,如有必要还要运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监测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变化,以及对新生儿的第1次排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结果干预护理组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且该组新生儿的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要先于常规护理组的新生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程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极大的抑制了病理性黄疸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实施健康保健的幼儿儿童1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感染预防控制,观察组(n=50)实施全面感染预防控制,比较两组幼儿的传染病发生率;幼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幼儿的传染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幼儿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儿童采取传染性疾病的全面预防控制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发生传染病,保证幼儿能够健康发育,使其家属的满意度提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幼儿园 传染性疾病 感染预防控制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儿童长期呆在家里,缺少与同龄人的人际交往和团体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儿童在流感高发期由于身体素质比较差而患病的情况。为此,本课题拟以儿童常见传染病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时代特定的科学与技术创新为目标,通过实施传染病防治战略,实现对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有效防控。

  • 标签: 幼儿园 传染性疾病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