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方法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事故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7.78%、2.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水平,整体护理质量提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交接班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我院600名二甲医院的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工作倦怠感量表、护士交接班评价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6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护理交接班水平最高评分(6.38±0.71)分;互动和支持评分(6.25±0.85)分;各维度得分情况的信息质量评分(6.41±0.84)分;效率评分(6.42±0.73)分。交接班水平四个维度均受到最高学历的影响;护士交接班水平受到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支持感的正向影响;受到工作倦怠感和工作压力源的负向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交接班水平直接关系着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技术培训、进阶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感情上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和倦怠感,提高自我效能。

  • 标签: 护理交接班 现状 自我效能 工作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住院胃癌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运用于胃癌手术护理工作中,充分满足胃癌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胃癌手术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胃癌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生存质量及化疗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选取我院的62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指标及HAMD评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除疲乏评分指标,其他生存质量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HAMD评分指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癌 化疗 心理护理 情绪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共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疼痛程度上,护理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42±1.27)分、(6.40±1.35)分,护理干预后1d,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75±1.18)分、(5.61±1.21)分,所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3d,7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53±0.65)、(1.83±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0.77)分、(2.66±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9%,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施以阶段性疼痛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阶段性疼痛护理 恶性肿瘤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产妇产后自尊(育儿自我效能及满意度)水平,为提高育儿自尊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对79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妇的育儿胜任感总分为(71.2±11.6)分,效能分量表评分为(33.7±6.2),满意度分量表评分为(37.5±6.7)。其中,经产妇评分高于初产妇,居住情况满意者和比较满意者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和不满意者,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户籍地、分娩方式、孕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婴儿性别、新生儿个数、新生儿出生情况、婴儿出院后健康状况,产假时间、配偶对育儿的参与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79名产妇育儿自尊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人群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护士自身的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产后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尽早开展延续护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妇的育儿自尊水平

  • 标签: 产妇 育儿自尊 育儿自我效能 育儿满意度 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将主要阐述用PDCA的方法在中的使用,通过分析现在医学设备在维修方面的状况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PDCA循环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血清尿酸水平对其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384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体检人群的年龄、性别、体质量以及血尿常规指标进行观察,根据血清尿酸水平正常与否分为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对其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结果除中性粒细胞外,高尿酸组尿酸、红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臀围比、体质量与尿液pH值下降与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高尿酸血症会影响其外周血常规指标结果。

  • 标签: 健康体检 血清尿酸 血常规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全年临床合理用药水平,2017年初我院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分析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作用。结果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减少,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作用显著,可以更好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用药监测 合理用药水平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6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护理满意度比较时,对照组为76.6%,较低于观察组96.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予以住院时间对比时,对照组为(12.7±2.6)天,较高于观察组(7.1±1.3)天,2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外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组选取80例210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实验组n=40例,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管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内科护理人员整体认知水平,强化整体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内科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