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呼吸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相关性疾病。结论: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管路系统 更换频率
  • 简介:目的探讨在预约式采血小板采集模式下新鲜血小板的供应是否得到充足及合理控制冰冻血小板库存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电话沟通预约、网络QQ预约、微信平台预约等方法,再根据当日医院的预约数量、新鲜血小板的库存量、冰冻血小板的库存量,合理分配与反馈预约信息。结果在预约式采模式下,预约采集比例达到95%,新鲜血小板的供应也100%得到满足,冰冻血小板的库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预约式模式与随机性模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预约式采集血小板模式,改变了以往采血小板的随机被动捐献模式,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强,工作效率提高,既可满足临床新鲜采血小板的需求,又可合理控制冰冻血小板的库存,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预约平台 随机 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的呼吸相关性肺炎临床作用。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呼吸相关性肺炎64例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的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32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呼吸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短,予以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具体选择时间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本次研究对象选择随机划分的方式,具体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无创呼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住院时间和病情恢复时间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pH、PaCO2和PaO2的对比时,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当对急性心衰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无创呼吸的应用相对比较理想,使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衰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CPM功能锻炼效果比较。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配合使用CPM进行早期运动,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CPM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有效缩短康复时间,适于在临床领域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修复术 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