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妇产科发生产后出血的74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产妇孕产次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转归等情况,分析引起产妇产后出血原因。结果经产妇产后阴道出血发生率(2.07%)略高于初产妇(1.97%),但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自然生产者产后阴道出血的发生率(1.46%)明显低于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发生率(2.27%),具有差异性,p<0.05。74例全部急救成功,转归良好。产后出血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以及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子宫肌瘤等因素。结论加强孕产期监控与高危产妇产前筛查是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准确测量产妇产后出血量,加强产妇产后24小时内的观察与护理,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治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分析 防治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79-01
  • 简介:摘要宫颈癌的发生是多种致癌因素长期协同作用的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学因素。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HPV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基因特征和致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PV主要型别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致癌机制以及宫颈癌疫苗方面的研究现状。

  • 标签: HPV 感染 宫颈癌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省出入境单位收集到的已经镜检法证实为恶性疟疾的全血样本32例、镜检为阴性的全血样本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中均提取DNA并加入RT-PCR检测试剂进行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疟疾全血样本23例、间日疟疾全血样本11例,阴性全血样本11例,诊断符合率95.6%。复检结果显示:2例标本通过PCR扩增、序列对照,发现其测序结果与公布的疟原虫序列一致,确定均含有疟原虫。结论: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敏感、可靠的检出疟原虫DNA。

  • 标签: 荧光定量PCR仪 疟原虫 疟疾诊断
  • 简介:摘要肺结核病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的传染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和全球27个耐多药肺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会形成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困境,这些困境最终导致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治疗失败,成为慢性传染源而长期存在并传播给更多的人,导致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并将其彻底治愈是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定性分析,试图从多名访谈患者的亲身经历中发现肺结核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关注肺结核患者治疗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并对其他肺结核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及增强社会对肺结核患者的理解与支持,研究相应对策关键词肺结核患者治疗困境原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5-0230-0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不同速率冲洗方法对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选用35-37℃0.9%氯化钠注射液为冲洗液4-5,采用三种冲洗方式冲洗膀胱A组快速冲洗组(120-150滴/min);B组匀速冲洗组(80-100滴/分钟);C组分时段快速冲洗组(每天3次,以120-150滴/min冲洗30分钟),观察三组在冲洗过程中出现膀胱痉挛患者的例数、痉挛发生频率、引流管堵塞次数。结果C组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发生引流管堵塞的次数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膀胱痉挛发生频率上,AC两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时段快速冲洗可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的频率,减少引流管堵塞次数,从而缩短术后冲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 标签: 膀胱痉挛 膀胱冲洗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临床检验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使所有检验仪器相连接,数据集中存储,集中处理,使检验有关各部门分散的业务联成一个共同整体,并将检验工作的整个流程置于计算机的实时监控之下,是一个能实现临床检验信息化、检验信息管理自动化的网络系统,使医生能够通过医生工作站方便、及时地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

  • 标签: 临床检验 信息系统 数据 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志愿者,采取患者静脉血、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室温、不同检测时间点以及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水平(Hb),末梢血的检测值高于静脉血,而末梢血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静脉血,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和末梢血的中间细胞百分比(MXD)无明显差异(p>0.05);2h内,静脉血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6h后PLT交即刻检验下降,而MXD显著上升(p<0.05)。不同保存温度下,WBC、RBC、Hb、PL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检验员应做好检验前和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减少误差。

  • 标签: 血常规 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