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非侵入性的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34例腹膜透析(CAPD)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通常从早上9:00开始每30分钟记录1次血压,共监测24小时.结果所有病人24小时的平均血压是145.6/91.3mmHg,39.6%收缩压记录超过150mmHg,48.7%的舒张压记录超过90mmHg.糖尿病肾病患者(12例)平均血压是157.3/88.8mmHg,58.5%的收缩压记录和44.6%的舒张压记录超过150/90mmHg.平均血压、心率和血压负荷白天和夜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多数的CAPD患者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其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更差.大多数CAPD患者血压24小时节律性消失,白天和夜间高血压控制不佳并没有区别,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评估血压可以指导降压治疗和增加降压达标.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腹膜透析 高血压 节律性 血压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年轻化现象的预防措施。方法从高血压致病的诸多因素,联系深圳地区年轻人的工作、生活、饮食、心态以及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认知,探讨预防措施。结果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过度的肥胖、太高的工作压力和精神焦虑,以及健康无知都是造成高血压患者年轻化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结论加强社区预防宣教,更新观念是降低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年轻化 社区宣教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动脉成形术(PTRA)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7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均在全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上完成操作.结果肾动脉DSA诊断,7例患者10条肾动脉受累,其中右支7条,左支3条,狭窄部位均在主干,共13处;病因有肌纤维结构发育不良3例、动脉粥样硬化3例、大动脉炎1例.球囊扩张治疗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4例血压降到正常,2例舒张压降到95~105mmHg,1例轻度下降.追踪复查12~18个月,5例无变化,1例血压再度升高,1例失访;所有患者未发生并发症.结论PTRA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创伤微小.病史5年以上者疗效差.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PT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价值 肾动脉成形术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组合的复方制剂--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入选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左心室肥厚患者102例,随机分配到海捷亚组(口服1~2片/d,每片含氯沙坦钾50mg、氢氯噻嗪12.5mg)或阿替络尔组(口服25~50mg/d)(n均=50),治疗9个月,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指数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海捷亚或阿替络尔治疗9个月后,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161/101~142/86mmHg;159/102~143/90mmHg,1mmHg=0.133KPa)(P均<0.01);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海捷亚治疗9个月之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P均<0.01);而在阿替络尔治疗9个月之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变化,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海捷亚治疗9个月后可使其左心室肥厚显著逆转,逆转作用优于阿替络尔.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左心室肥厚 海捷亚 影响的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桔抗剂 左心室重量指数
  • 简介:英美两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史,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都摸索出了一套适宜自身的、相对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尤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他们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着各自成功的运作模式以及各自鲜明的特点.可以说他们代表了当今社区卫生服务领域里的两个"极点",即计划调节模式与市场调节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成功以及其暴露的问题都是我们今后的发展中应当注意借鉴和克服的.

  • 标签: 服务模式 模式借鉴 浅谈英美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