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鹿角形肾结石采用经上盏经皮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经上盏经皮镜治疗UPA)和对照组(采用经中盏经皮镜治疗MPA),两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上盏经皮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手段,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创伤面积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鹿角形肾结石 经肾上盏经皮肾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病毒性肝炎报告情况,为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院2014年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我院共报告病毒性肝炎522例,其中甲肝1例占0.19%,乙肝379例占72.61%,丙肝130例占24.90%,戊肝10例占1.92%,未分型肝炎2例占0.38%,各型肝炎报告均无明显季节性。不同性别、年龄各型病毒性肝炎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014年我院报告病毒性肝炎以乙肝和丙肝为主,需进一步加强相关肝炎疫苗的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用药物对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58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比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病原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黄蛰虫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ALT水平与参比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黄蛰虫丸的基础上应用拉米夫定具有安全、可靠的治疗成效。

  • 标签: 血吸虫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 大黄蛰虫丸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石性脓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0例)实施脓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的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结石性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具体进行,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治疗效率,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结石性脓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林霉素引起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可能原因,提示如何避免。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克林霉素致急性损伤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11例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后发生AKI,使用克林霉素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阑尾炎、外伤、泌尿系感染、皮肤脂肪瘤切除后预防感染等。损伤程度轻重不一,重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可能的原因包括非适应症用药、超剂量高浓度用药,患者机体免疫特点等原因。结论肾脏是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中较常受损的脏器,远期预后尚不完全明确,克林霉素致损伤发病机理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克林霉素,急性肾损伤,药物副反应,药物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用降血脂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意义及如何选用。方法通过降血脂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安全性及毒副作用进行阐述。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选用降血脂药物应根据高脂血症(HLP)的分型、安全性和毒副作用、有效性选用降血脂药物。结论合理选用降血脂药物可明显减少缺血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

  • 标签: 降血脂药物 高脂血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安全性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学治疗,观察组给予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6.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癌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靶向药物 肝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方法将时间段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所收治的遗尿症患儿共计160例,均纳入临床研究范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6.67%,满意率为71.43%;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满意率为90.48%,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护理干预措施的选择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对老年内分泌疾病常用治疗药物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他们与一般的病人相比,其药物效应改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因此,在对疾病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确定老年人用药的一些基本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老年人 内分泌疾病 常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和总结上尿路结石经皮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的内容、注意事项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皮镜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尿路结石经皮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其中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作为关键,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而高水平术后护理、出院指导能巩固手术疗效,降低病痛对患者的折磨,提升患者预后。结论围术期护理涵盖上尿路结石经皮镜取石术护理的全过程,对提升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21-02
  • 简介:摘要文章从术前准备护理、术中配合护理与术后观察护理三方面入手,就当前关于PCNL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性分析。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微创经皮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需行M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均行一期MPCNL治疗,且结石清除率为97.5%,均未中途转为开放手术,术后常规留置导管,均未出现术后大出血情况,仅有2例患者于术后出现感染、高热情况,经抗处理恢复良好。结论结合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给予其MPCNL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给予利可君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本文研究患者中,21例有效,占65.62%,好转9例,占28.12%,无效2例,占6.25,好转率为93.75%。患者用药治疗前的白细胞为(3.1±0.5),治疗6周后的白细胞为(4.3±0.7),治疗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白细胞减少原因为药物毒性和遗传易感性,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用药前后应密切监测血常规,掌握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必要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

  • 标签: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 白细胞减少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I型前列腺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所接收的I型前列腺炎患者2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予以加替沙星氯化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再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QOL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型前列腺炎患者给予药物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治疗,疗效明确,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I 型前列腺炎 药物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变态反应、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免疫以及泌尿系统反应等;涉及药物包括有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依诺沙星等。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应促进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滥用,提高用药安全,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环醇对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效果和是否影响抗结核药物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53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768例)和对照组(768例),两组均采用2HRZE(或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加用双环醇片25mg,tid,po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总肝损伤情况;中重度肝损伤情况;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情况;停药随访24个月痰菌复发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总肝损伤的发生率,试验组为8.98%(69/768),对照组为23.57%(181/76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肝损伤发生率,试验组为3.13%(24/768),对照组为11.46%(88/76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试验组为98.05%(753/768),对照组为97.14%(746/76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观察随访24个月痰菌复发率,试验组1.99%(15/753),对照组10.05%(75/74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能预防抗结核药物的肝损伤,同时不影响抗结核药物的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不规则服药率,降低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

  • 标签: 结核 肺/药物治疗 肝损伤/药物预防 双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