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中药膏疗法是指在体表病变部位涂抹中药膏剂,同时予以按摩推拿手法治疗,中药膏疗法起源于《黄帝内经》中,汉代张仲景、三国时期名医华佗、肘后备急要方、明清时期逐渐发展完善。近现代时期对中药膏疗法的创新点在于联合现代仪器治疗,如中药离子导入仪、砭石磨等,广泛应用于脑出血后遗症、脾胃病、骨关节病变、儿科病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症)。本文将中药膏疗法的历史形成、近现代应用范围、创新性应用特征进行分类介绍、综述。

  • 标签: 历史形成 近现代应用 中药膏摩疗法 创新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来本院治疗且明确诊断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中药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62.86%(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与ODI评分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合功能训练能提高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腰部功能,且安全高效,操作便捷,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药熨 功能训练 慢性腰肌劳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中医中药烫疗法结合穴位贴药疗法在中风中经络的治疗中对肢体功能的康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及追踪的中风偏瘫患者68例作为参考,按受试者和常规干预者分为两组,其中中医中药烫疗法结合穴位贴治疗分为观察者组,临床常规治疗为对照者组;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的患者中受试者和常规干预者的疼痛情况及肢体功能的差异(P>0.06);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肢体运动功能在相关治疗后分别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过,受试者祖和常规干预者组的疼痛缓解程度要高P<0.06);并且肢体的功能恢复要优于常规干预者组(P<0.06)。结论:中医的烫疗法结合穴位贴药疗法对中风中经络患者的疗效确切,很大程度上可帮助恢复患肢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烫熨疗法 穴位贴敷 中风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丁硼乳联合复合疗法在治疗牙龈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丁硼乳联合复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等参数,并对各项参数进行快速的记录。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丁硼乳联合复合疗法在治疗牙龈炎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和牙龈退缩指数。丁硼乳联合复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丁硼乳膏 复合疗法 牙龈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烫疗法+辨证分型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方法:病例2020年6月--2023年6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中药烫组(45例):中药烫治疗。中药烫+辩证分型护理组(45例):中药烫疗法+辨证分型护理。探讨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中药烫+辩证分型护理组的NRS、ODI评分,均更低[(2.03±0.11)分、(12.08±1.12)分,分别同中药烫组的(3.87±0.25)分、(16.59±2.05)分对比](p<0.05)。干预1个月后,中药烫+辩证分型护理组的护理满意率,更高[97.78%,同中药烫组的77.78%对比](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药烫疗法+辨证分型护理,效果更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烫熨疗法 辨证分型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使用间歇疗法后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改善状况 。 方法: 选取在 2019 年 1 月 1 日 -2020 年 1 月 1 日我院儿科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 40 例,受选患儿均选用二代抗组胺( 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根据是否应用间歇疗法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两组表现进行对比。 结果: 受到观察的 40 例患儿中 ,在患儿接受间歇疗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用药后不良方应等方面,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儿来说,在间歇疗法指导应用二代抗组胺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继续推行。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二代抗组胺药 间歇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治疗中采用自拟安神散疗法联合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次研究中涉及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结束。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例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自拟安神散疗法联合多奈哌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病人治疗前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和认知功能评分(MMSE)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临床比较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结果显示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独活寄生汤联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本院7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β、TNF-α、WOMAC评分、VAS评分、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促使患者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独活寄生汤 膏摩法 疗膝骨性关节炎 风寒湿痹 肝肾亏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化疗后静脉炎预防中采用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医院2023年9月-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化疗患者48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硫酸镁湿敷,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药溻渍疗法,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通过运用中药溻渍疗法,不仅可以预防静脉炎,还能提高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炎 溻渍疗法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结合中药烫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便秘的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烫。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实践证明,艾灸结合中药烫在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方面疗效显著,因此应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艾灸 中药烫熨 长期卧床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中应用自制通便贴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推拿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骨折术后出现便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其常规饮食调节联合腹部推拿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自制通便贴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推拿疗法。分析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自制通便膏 神阙穴 腹部推拿疗法 术后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脑出血术后患者便秘治疗中应用烫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 82例研究对象均是脑出血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入院时间为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以数字标注法为原则进行小组划分,给予 4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 41例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烫治疗,比较两组便秘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分别为 90.24%和 68.29%,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研究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快, 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便秘患者进行烫治疗能有效改善便秘症状,促进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推广应用价值 。

  • 标签: 烫熨 脑出血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以来我院精神科就医的80名躯体化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之后把他们平均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的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内病人又增加了以心理干预疗法为主的辅助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内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内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同样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联合心理干预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因此应当做好这部分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让患者尽早摆脱这类疾病的折磨。

  • 标签: 躯体化障碍患者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 心理干预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抗精神病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疾病的效果。方法:以我院的70例躯体化障碍疾病患者为样本量,患者是我院在2019年8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入组,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实施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疗效、情绪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为97.14%(34例),二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和HMAD评分分别是(7.34±5.24)分、(7.29±4.28)分,比对照组数据低,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抗精神病+心理疗法用于躯体化障碍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可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使用。

  • 标签: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心理疗法 躯体化障碍疾病 有效率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