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滞血瘀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选取在我院近一年来接受治疗的气滞血瘀证患者56例以及48例正常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应用面部血流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观察患者收缩波幅(HS)、舒张波幅(HD)、流入时间指数()、流入容积速度(HS/α)、周围阻力指数(C/HS),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再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8例,其中治疗组进行活血药加上心理干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活血药进行治疗,最后根据患者舌苔颜色、面部颜色来确定治疗气滞淤血的有效性。结果患者与正常组在HS上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HD、、HS/α、C/HS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滞血瘀症,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对气滞血瘀证的病因病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去了解气滞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症候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气滞血瘀证 病理机制 病理因素
  • 简介:摘要合理、有效的对体检中心进行护理管理,是当前护理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从体检中心的工作模式以及护理团队素质管理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升护理管理的有效性。

  • 标签: 体检中心 护理管理模式 素质培养
  • 简介:由香港李锦记家族捐资的“李锦裳健康与快乐研究中心”,日前在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正式揭幕。该新中心的最高目标是建立一门全新的跨学科科学,致力探索抵御个别疾病的心理、社会、情感因素及正能量,进一步了解情感状态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

  • 标签: 身体健康 情感因素 公共卫生学院 美国哈佛大学 情感状态 跨学科
  • 简介:本文以历代医家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理论探讨为依据进行分析,认为28条中的"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等症状不存在表证病,此证病本在里而非表也;桂枝汤可调理太阴,非独为太阳表阳虚所设,方中通过去桂加茯苓白术,对足太阴脾的治疗更有针对性,且较苓桂术甘汤证脾虚水停、水气上冲的邪实正虚证轻,当为脾虚夹湿的典型证候。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条文结构间的联系、临床医案的实例以及运用以方测证的方法加以佐证。笔者得出此证为脾虚阳郁水停病的结论。

  • 标签: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脾虚阳郁水停 足太阴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从防护设施准备、个人防护用品穿戴要求、职业暴露处理方法等方面,探讨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标签: 去污区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络课程中心平台的建设为切入点,阐述该校在线课程中心的功能、特点及现实意义。课程中心采取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习者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并通过统计和分析功能,形成可量化的课程教学工作统计数据平台,作为学校考核和决策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 标签: 成都中医大 课程中心 设计 应用
  • 简介:为解决多校区教学运行中教学资源的分散、师生交流不畅等问题,成都中医药大学实施了课程中心建设项目。对课程中心的后台数据采用一种高效、准确的数据挖掘算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构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估体系,从而达到优化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作用。

  • 标签: 课程中心 数据挖掘 评估体系 优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胃肠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食道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响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胃肠科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54例食道癌患者,搜集整理患者诊断资料,总结有效结论。结果54例患者,发病部位不同,上段13例、中段25例、下段16例,造影影像资料所显示的病症表现也均有不同。结论数字胃肠双对比造影诊断技术诊断效果有效,早期食道癌诊断表现直接影响其临床治疗水平,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意义深远。

  • 标签: 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 造影技术 早期食管癌 临床价值
  • 简介: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科较复杂的一种疾病。王素梅教授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从病因病的角度出发,认为该病由感受外邪及情志、饮食因素引起,以脏腑失调、脾虚肝亢为本,风痰鼓动、流窜经络为标,应从肝脾论治,提出了扶土抑木的治疗方法,运用此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抽动症 病因病机 临证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呼吸内科救治5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均较前明显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明显低于治疗前(t=5.221~8.900,P<0.05);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第一秒末呼吸容积(FEV1)、肺活量(VC)、FEVl/FVC比值、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明显高于治疗前(t=6.362~17.787,P<0.05);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16.898~24.504,P<0.05)。结论无创呼吸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呼吸衰竭 肺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