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践及生物安全防护实践。方法:随机抽取 2020年 1月 ~2020年 3月 1795例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应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及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进行样本采集及检测过程中均采取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结果: 1795例受检者肛拭子检测 2例、鼻拭子 1例、肺泡灌洗液 5例、咽拭子 1787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 3例,均由咽拭子样本检出, Ct值分别为 35.80、 36.78及 38.5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监测 生物安全防护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般西药抗病毒药具有延缓病毒生长和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但是当出现突发性病毒传染病的时候,例如SARA、禽流感的时候,临床却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要求。我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因此在抗病毒研究中,也与传统医学结合,研究新型的抗病毒药物。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中药包括三个类型:中药中分离出来的化学单体、单味中药及提取物、中药复方制剂等。

  • 标签: 单位中药 抗病毒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首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该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由于是新发疾病,从新冠病毒所致感染病程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等各个方面均缺乏大量科学数据支撑,在开展核酸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临床检测要点及经验进行浅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临床检测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就思连康 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77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 40 例)及对照组( 37 例),两组患儿均开展轮状病毒肠炎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锌制剂治疗,研究组患儿联合给予 思连康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退热、止泻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 同时两组 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思连康 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在治疗效果及治疗效率方面的满意度均较高。

  • 标签: 思连康 锌制剂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思连康 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77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 40 例)及对照组( 37 例),两组患儿均开展轮状病毒肠炎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锌制剂治疗,研究组患儿联合给予 思连康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退热、止泻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 同时两组 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思连康 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在治疗效果及治疗效率方面的满意度均较高。

  • 标签: 思连康 锌制剂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改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样方法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42 例我院收治的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咽拭子采样,同时选取 26 名操作者,其中 13 名操作者采用坐位法采样(对照组),另 13 名操作者采用卧位法联合防护面屏采样(研究组) 。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 [结果 ]对照组采样操作时间显著短于研究组,但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患者的喷嚏、恶心、挣扎和呛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 [结论 ] 改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样方法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鼻咽拭子 采样方法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有效防止透析病人因交通出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在透析室内发生交叉感染和传播,为广大透析患者在疫情发生期间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透析环境。方法:由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研究制定调查问卷,采用微信平台收集数据进行资料汇总统计,问卷内容涉及如下方面:一般情况、透析患者出行方式、出行时长以及感染防控相关态度等。结果:疫情前后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5.33%、21.87%。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患者中有76.72%出行用时大于20分钟,有96.55%在透析前进行手卫生。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仍有部分透析患者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往返于家和透析中心(室)之间,且途中用时较长。各透析中心应重点加强对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透析患者的防控管理,防止因对透析患者出行防控指导不到位,而发生透析室交叉感染事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液透析 公共交通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及关键作用。方法:于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纳入 3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样本入研究组,同期纳入 35例健康体检者入对比组,全部接受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分析检验指标。结果:研究组(病毒性肝炎)中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均少于对比组(健康者),淋巴细胞百分比多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病毒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多于对比组(健康者),清蛋白、清蛋白 /球蛋白等均少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其血常规指标、生化检验指标会发生较大改变,临床可将血常规、生化检验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依据,及早进行准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在信息化教学下构建磁共振有效课堂,有助于革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所需的影像人才。因此,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教学下磁共振有效课堂的构建路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 标签: 信息化教学 磁共振 有效课堂 构建路径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一站式服务”模式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在艾滋病抗病毒诊疗的效果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促进艾滋病患者能够进行科学管理和治疗。方法随机抽取艾滋病人,分别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其中的病人将使用 “一站式服务”模式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另一组是对照组,改组病人仍旧采用传统的艾滋病管理、治疗流程。最后把这两组病人治疗的成功率、覆盖率以及病人的依从性和接受治疗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接受治疗时长上,观察组仅用了 11.34 ±10.52( d)相比于对照组的 31.85 ±29.48( d),有明显的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依从性方面,由对照组的 78.3%提高到了 90.4%; 效果十分明显(P< 0.05) 。最终的治疗率方面,观察组为99.5%,对照组是 72.4%,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半年内患者的病毒载量从原来的 76.8%增加到了 93.2( P<0.05); 观察组、对照组入组后病人的脱失率分别为5.7%、 5.1%,两组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 联合“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模式,可使患者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有效提高 HIV/AIDS 患者的依从性、治疗率、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到各基层医院让更多病人受益。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一站式服务”模式 依从性 “个性化”预防与治疗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 作为重要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尤其在医疗急救等方面其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医学治疗或研究中会用到大量血液制品,虽然我国国民的献血意识有了很大提升,献血量也极大,但在血液制品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污染及短缺的风险,安全血液量使用率也并不高。所以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当前血液制品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升,而且单采血浆站在血浆质量安全规范的相关管理工作上也在不断完善,但血液制品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仍需严谨对待。

  • 标签: 血液制品 血液安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用,现代医院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预约挂号、线上就诊服务、医疗远程服务等医疗服务不断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医疗管理需求。目前,各大医院加快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但是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化设备无法实现兼容等问题,影响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广大医疗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概念和特征,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医院财务信息化系统,提高医院财务信息化水平。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医疗财务信息化 医疗服务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具体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0 例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 40 例,对照组未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实验组积极实施了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整体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积极实施了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恢复有效率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临床加强用药护理的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用药 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有效率 满意度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因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此类疾病收治的患者普遍年龄较大,病情具有多变性,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身心劳累、气候突变等感染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突变,护理质量和用药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降低用药安全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是一个永久性课题。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过去所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 462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 231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管理能够准确的辨别其中的不安全因素 ,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获得更加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及所取得效果。方法:针对手术室护理开展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度进行比较。结果:安全管理实施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 3.77%)较安全管理实施前的( 12.6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8, P=0.023);安全管理实施后的综合质量指标达标率( 94.33%)、患者满意度( 92.45%)较安全管理前的( 81.13%、 80.18%)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管理在手术护理中的运用,可以再很大程度上增强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及其价值。 方法: 在我院急诊科 患者中选取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共 200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 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对半分为对照组( n=100 ) 和实验组( n=100 ) 。对照组急诊患者 采用常规护理 管理方式 ,而实验组急诊患者 则采用 护理风险管理 。对比 两组 患者护理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 发生情况和 患者对 急诊 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发生率低 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 的护理满意度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护理能够 有效降低 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患纠纷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 推广价值 。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科 安全管理 效果 满意度 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