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金秋九月,杏林喜讯:美国拉基金将2011拉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了今年87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她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 标签: 药学家 美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学研究 研究员 青蒿素
  • 简介:5月6日,俄罗斯布拉戈维申市白衣天使卫生代表团15人,抵达黑龙江省黑河市参观访问。他们对中医药的神奇疗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黑河市中医院将在布市建立以针灸、小针刀、推拿为主要技术形式的中医门诊。

  • 标签: 中医门诊 俄罗斯 白衣天使 黑龙江省 黑河市 代表团
  • 简介:恩病是一种病程长,发病原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文章探讨了恩病的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治方法,及误诊病例1例,旨在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克罗恩病 中西医诊治 误诊
  • 简介:2月11日,欧亚太平洋学术网主席沃·迪尔特·施教授(Prof.wolf-dieterRausch)来福建中医药大学交流并到附属康复医院参观访问。施教授表示将根据福建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推动福建中医药大学与欧亚太平洋学术网其他成员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 标签: 中医药大学 太平洋 福建 施教 学术 康复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病住院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2019年.12月至2020.12月,实验对象为我院住院的恩患者(n=60),按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0,品管圈活动干预护理),对比两组饮食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饮食知识掌握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对住院的恩病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掌握饮食相关的知识水平,值得应用。

  • 标签: 克罗恩病 住院 品管圈活动干预 饮食知识
  • 简介:目的:观察隔药灸和电针对恩病(Crohn'sDisease,CD)肠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的影响,探讨针灸抗CD大鼠肠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和药物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大鼠CD模型,应用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血清HA、PCⅢ、CⅣ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胶原纤维增生,血清HA、PCⅢ、CⅣ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电针组及西药组胶原纤维表达减少,血清中HA、PCⅢ、CⅣ含量降低,与电针组、西药组比较,隔药灸组胶原纤维表达减少,血清CⅣ含量降低.结论:隔药灸和电针均可改善CD大鼠肠纤维化病理状态,降低血清HA、PCⅢ、CⅣ含量.

  • 标签: 间接灸 电针 克罗恩病 纤维化 血清学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恩病(CrohnDisease,CD)肠纤维化大鼠结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从TGF-β/Smads信号途径探讨针灸治疗CD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建立CD肠纤维化模型,应用随机的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电针组、隔药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温和灸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均取天枢、气海穴,分别施以温和灸、电针、隔药灸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各组大鼠结肠TGF-β与Smad4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检测结肠Smad4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1)。经温和灸、电针、隔药灸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或P〈0.05)。结论:CD肠纤维化大鼠结肠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多,温和灸、电针、隔药灸天枢和气海穴均可下调CD肠纤维化大鼠结肠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的异常表达。

  • 标签: 灸法 电针 间接灸 克罗恩病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摘要目的考证蒙药材拉盖的基源。方法利用蒙医药古籍本草文献对拉盖基源进行考证。结果确定了蒙医本草文献所载拉盖的原植物。结论拉盖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UrticacannabinaL.和狭叶荨麻UrticaangustifoliaFisch.exHornem.的全草。

  • 标签: 蒙药材 哈拉盖 荨麻 本草考证
  • 简介:目的:观察隔药灸、温和灸、电针对恩病(Crohn'sDisease,CD)大鼠结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Ⅰ型胶原,(CollagenTypeⅠ,Coll)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针灸治疗恩病肠壁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多次致炎方法制备大鼠恩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电针组和隔药灸组.各针灸治疗组选取天枢、气海穴分别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Coll、bFGF蛋白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ColⅠ、bFGF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组相比,P〈0.01);经过隔药灸、温和灸、电针治疗后,CD大鼠ColⅠ、bF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肠组织bFGF与ColⅠ蛋白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针灸可以下调CD大鼠结肠异常增高的ColⅠ、bFGF蛋白表达.bFGF、ColⅠ蛋白参与了大鼠CD肠纤维化过程,针灸可能通过降低结肠bFGF蛋白表达,从而调节ColⅠ蛋白的沉积而发挥对CD肠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针灸疗法 克罗恩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Ⅰ型胶原蛋白 纤维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蒙药吉布德尔-9味散的药物特性及临床应用,为临床治疗疾病和标准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标准。方法:以“布德尔-9味散”、“药理作用”、“疗效”“外敷”等为关键词,查阅、检索大量蒙医药学相关学术文献,对布德尔-9味散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蒙药布德尔-9味散是治疗各种肿胀疼痛的经典方药。主要治疗关节肿痛、肌肉肿痛、风火肿痛、急性腮腺炎、淋巴结肿大、乳腺肿大、丹毒,皮下脓肿、无名肿毒等红肿热痛症。结论:蒙药布德尔-9味散作为消肿名方,百年来一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简述布德尔9味散方剂配伍,解释每味单味药的基原及临床应用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该蒙药复方制剂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 标签:  蒙药 哈布德尔-9味散 药效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优选黄地布剂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黄芪甲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黄地布剂的水提工艺。结果黄地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首先加8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

  • 标签: 正交试验 黄地巴布剂 提取工艺
  • 简介:  格林-利综合征(GBS),又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临床以肢体瘫痪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该病属中医痿证范畴,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省名中医张秋才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即分期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中药与针灸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方法。张教授认为该病多因湿热之邪浸淫,肌肉筋脉弛纵不用而引起,但也有偏热、夹寒湿、夹风者。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辨证论治 针灸 中西医结合 张秋才
  • 简介:元明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肾系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形成了一定的用药配伍习惯,擅长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药对,屡获佳效。

  • 标签: 慢性肾病 药对 专家经验 巴元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替比定和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8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同时使用替比定及胸腺肽12~15个月;对照组30例,单用替比定12~15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转换率分别为393%(11/28)和233%(7/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转换率分别为929%(26/28)和700%(21/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拉米夫定与胸肽联合治疗对于ALT中度以上升高、HBVDNA高水平复制及肝组织HBVDNA高水平表达者短期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并对于延迟及减少YMDD变异相关性耐药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胸腺肽
  • 简介:[目的]评价替比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统计分析从2006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献。[结果]纳入9篇文献研究,共667例。替比定组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23-0.55,P〈0.05),HBV-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0,95%CI:0.09-0.45,P〈0.05)。6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3-0.43,P〈0.05),HBV-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6,95%CI:0.05-0.48,P〈0.05);替比定组治疗后孕妇HBV-DNA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95,95%CI:3.61-+4.28,P〈0.05)。[结论]Meta分析显示替比定可以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 标签: 替比夫定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