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退黄汤治疗低危组病理黄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患儿45例,服用退黄汤。结果:总有效率达93%。结论:中药退黄汤为治疗低危组病理黄疸的有效方剂,值得推广。

  • 标签: 黄疸 退黄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疼痛大鼠痛阈及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疼痛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模型组和造模组,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NerveInjury,SNI)模型,造模组SNI术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分别于SNI术前、术后第7天及第9天、第6次治疗后测定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造模后第l0天开始电针环跳穴与委中穴,观察其对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影响,并通过脊髓微透析技术,应用柱前衍生法+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SNI手术可以显著降低大鼠机械痛阈,模型组大鼠脊髓微透析液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和天门冬氨酸(AsparticAcid,Asp)的含量较同时段对照组、假模型组有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假电针组脊髓微透析液中Glu和Asp含量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电针组第2时段Glu除外),并且电针可以显著减轻SNI大鼠的机械痛敏状态.结论:电针治疗神经病理疼痛可能与降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有关.

  • 标签: 疼痛 痛阈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兴奋性氨基酸 电针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200例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n=100)接受中医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病情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病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病症,促使肢体活动恢复正常,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可行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病理性骨折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在门诊治疗腹壁慢性神经病理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门诊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壁慢性神经病理胜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方法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钙通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局部用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疼痛评分(VAS)、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壁慢性神经病理疼痛患者采取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镇痛治疗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而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 腹壁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门诊 临床效果
  • 简介: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分析病理学的课程特点,认为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病理学教学发展。

  • 标签: 病理学 教学 体会
  • 简介:通过分析运用温病理论治疗上海市8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病因以疫毒时邪为主,流通渠道为分邪与透邪,用药不可过于寒凉,甘寒之中配入咸寒,以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温病 时邪侵袭 分邪 透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