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新的医学模式和医患冲突的日益频发,推动了人文医学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医学从无到有并进入了深入发展期。人文医学在当下呈现出多学科发展、走出书斋、直面现实问题等特点,人文医学受到功利主义的挑战,它必须从抽象的人文关怀走向现实的、具体的人文关怀。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对于人文医学直面现实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意义。

  • 标签: 人文医学 人学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人文精神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丹参血清对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含药血清作用低分化肝癌HepG2细胞,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HepG2细胞Caspase-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TGF-β1分泌水平;钙影像(CalciumImag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倍浓度组能明显增加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P〈0.05),同时,ELISA检测也显示10倍浓度组HepG2细胞TGF-β1分泌减少(P〈0.05),且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其促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阻断TGF-β1信号通路实现的。

  • 标签: 丹参 HEPG2细胞 Caspase-3 TGF-β1 CA2+
  • 简介:整体观念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思想。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远比中医理论产生的年代要复杂得多。因此,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既要秉承《内经》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顺应自然法则的理念,也要重视当今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对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的影响,提高机体适应环境与自我调节的能力,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 标签: 内经 整体观念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于亨廷顿病治疗提供的药物筛选模型,为亨廷顿病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4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毁损组、移植组3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不予以处理,其余两组均用奎宁酸(QA)脑内注射,移植组在QA毁损模型建立后进行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移植。hiPSC在大鼠脑内存活了7周,通过阿扑吗啡诱导旋转实验等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情况;通过高十字迷宫、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观察各组焦虑类似的行为变化。结果与QA组相对比,观察到hiPSC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大鼠焦虑类似的行为明显减少。hiPSC移植组大鼠的活动减少。结论hiPSC移植可以有效的改善HD大鼠的行为缺陷,hiPSC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别是HD亨廷顿病,是一种理想的多潜能干细胞来源。

  • 标签: 诱导多能干细胞 亨廷顿病 细胞移植 运动和非运动功能检测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等中医院校在争创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学科
  • 简介:目的研究参菝抗瘤液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同化疗药物联用对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作用。方法运用MTT法观察参菝抗瘤液对胃癌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参菝抗瘤液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对作用后细胞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参菝抗瘤液均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与浓度正相关,且存在时间依耐性。当100μg/mL剂量的参菝抗瘤液联合12.5μg/mL的紫杉醇时,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具有协同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参菝抗瘤液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具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联合化疗药物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具有协调增强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标签: 参菝抗瘤液 胃癌细胞株BGC-823 化疗药物
  • 简介:一.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里的析出文献,采用字母“A”标识;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 标签: 文后参考文献 编排格式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中医药 南京
  • 简介: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肝癌肿瘤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MTT法测定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24h和48h抑制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为明显;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48h抑制率明显高于24h抑制率(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G0/G1期百分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S期细胞百分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的减少,Bcl-2蛋白表达不断增加,而Bax蛋白表达不断下降。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肝癌肿瘤细胞HepG:增殖,阻滞细胞于G0/G1期,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相关。

  • 标签: 人肝癌肿瘤细胞 华蟾素注射液 增殖抑制作用 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