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内经》在医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时间生物医学思想,其基本核心是“天人相应”,理论基础源自于《内经》的子午流注针法,是临床上常用、有效的传统时间针法之一,其取穴的重要依据是时辰的干支,而时辰的干支是根据具体的时间推算出来的,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时间标准来推算时辰,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关键。该文溯本求源,从《内经》中讨论古人关于太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中国历史上主要的记时制度来分析古代时辰的制定依据——太阳视运动,认识到应采用真太阳时间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的时间标准,临床中子午流注针法的疗效才能更好的发挥。

  • 标签: 子午流注 内经 真太阳时 平太阳时 记时制度
  • 简介:飞针进针法属于快速进针法的一种,本篇拟就“飞针”手法中的进针动作操作进行论述,通过将“飞针”进针法的核心操作动作细化论述,借用推拿手法的动作要领进行规范,以提高“飞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 标签: 飞针 进针法 推拿手法
  • 简介:孙申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运动针法,是指在行针过程中让患者做对抗性主动运动,根据病情程度主动调整活动范围,使局部症状消失和运动障碍恢复的方法。提出了运动针法的适用范围、取穴原则、针刺手法、运动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把握和理解运动针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和操作。最后本文分析了运动针法的优势和应用要点以及临床应用思路。

  • 标签: 孙申田 运动针法 学术经验
  • 简介:缓慢捻转进针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良好的进针方法。最早在《灵枢·官能》中就有关于缓慢捻转进针的记载:“微旋而徐推之”。明·徐风《金针赋》“下针贵迟”、清·廖润鸿《针灸集成》“徐徐纳针已过皮肤”等都对后世缓慢进针法有很大影响。现代针灸大师承淡安、陆瘦燕、王乐亭等进针都有轻轻用力、缓慢刺入的特点。陈尚杰等对不同进针法所致的感传进行临床研究,得出了“慢速捻转进针法所致感传明显优于快速进针法”的结论。兹就缓慢捻转进针法与针刺效应的关系作如下探讨。

  • 标签: 针刺进针法 缓慢捻转进针法 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介绍杨甲三教授的单手进针法。杨甲三教授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独创其特有的单手进针法,其法汲取了传统双手进针法的一些特点,将传统的"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并将针具、进针的多种手势与角度相互结合,具备了准确、少痛、轻巧、快速、实用等特点。其进针方式有空压式、角度压式、捻压式、连续压式等4种。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都有严密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 标签: 毫针刺法 单手进针法 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更能有效的改善肩关节疼痛及患者的功能评分(P<0.01)。结论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肩周炎对肩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烧山火 摇拨法
  • 简介:目的对针刺治疗失眠的常用有效处方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评价。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40例,随机分成各20人的两组,分别以镇静安神针法和针刺背俞穴法进行治疗。结果镇静安神针法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针刺背俞穴组达到7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治疗失眠皆有较好疗效,镇静安神针法疗效更佳。

  • 标签: 针刺 失眠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造成腰腿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占门诊腰痛患者的10%~15%,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25%~40%,中医称“腰腿痛”。除遭受急性外伤,一般情况疾病进展缓慢。但在搬重物或弯腰劳累、受凉、剧烈运动、长距离行走等情况下常可诱发急性疼痛,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 标签: 齐刺电针法 针灸疗法 刺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A组(46例)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B组(44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C组(46例1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均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结束后2个月)用洼田饮水试验(WST)、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SS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C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均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SSA评分显著低于A组和B组(均P〈0.05),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的MBI评分显著高于A组(均P〈0.05),B、C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A组与B组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体疗效优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和吞咽治疗仪均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两者合用可提高疗效。

  • 标签: 针刺疗法 中风 中风后遗症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中风康复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银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银针火针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痛疼评分和腰椎疾患综合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痛疼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银针火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疼,且临床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银针火针法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