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在应用手法复位后,再进行进行经皮穿针治疗。结果出院后1年随访,48例患者,均为Ⅰ期愈合,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出现1例伤口感染,未发现畸形愈合。其中优4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5.8%,疗效显著。结论经皮穿针治疗肱骨骨折简单方便,疗效显著。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经皮穿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关闭调节器反折头皮针软管先慢后快拔针与常规采取的拔针法,在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回血、皮下淤血、出血、针头滴血等方面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后不关闭调节器,反折头皮针软管先慢后快拔针,对照组采取常规拔针方法。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皮下出血、针口出血、回血及针头滴血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反折头皮针软管先慢后快拔针法对保护静脉、提高再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患痛苦、促进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绷压拔针法对减轻疼痛和减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800例门诊输液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绷压拔针法拔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疼痛、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的情况。结果绷压法拔针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方法。结论绷压法拔针法可明显减轻疼痛,减少静脉回血,降低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疼痛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衡针法在骨科疾病中应用和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257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平衡针法组(132例),对照组(12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平衡针法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法对骨科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平衡针法 骨科疾病 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闭合穿针对于掌指关节周围部位骨折的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掌关节周围部位骨折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于C型臂X光机辅助下对其实施闭合穿针治疗,术后3周拆除石膏,并于术后第四周将克氏针拔除。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以了解闭合穿针治疗的凌晨价值。结果本文4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对其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随访可得,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根据对其康复情况进行评定可得,其中康复优秀共32例,良好共8例。结论闭合穿针对掌指关节周围部位骨折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且具有操作简便、患者愈合较快、创伤较小等优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闭合穿针 掌指关节 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透刺针法在治疗肩周炎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种,实验组运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除采用常规针刺和穴位注射,针刺、取穴方法均与实验组相同。对两组患者每隔一天或者两天注射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B12,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总结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能够有效的治疗肩周炎,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透刺针 穴位注射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午流注针法在治疗痛证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胃痛患者,将其以随机编号的形式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9)。参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者实施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是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幅度更大,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76%,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5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痛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 标签: 子午流注针法 痛证 临床治疗 胃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后改良拔针法的效果。方法选择61例老年输液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人,采用常规拔针法,即棉签与血管垂直按压穿刺点,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后交由患者按压。对照组31例,采用改良拔针法,即棉签与血管相同方向摆放,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后,左手棉签头再按压穿刺点及上方2cm,用揭下的输液贴胶布贴住棉签,再交给患者轻轻按压。结果使用改良拔针法较常规拔针法明显减轻病人的疼痛、减少局部出血。结论改良拔针法能减轻老年输液病人拔针时的不适和局部出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血管性头疼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讨中所讨论的52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中筛选而出,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治疗周期后,研究组(96.15%)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患者,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血管性头痛,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性头痛 子午流注针法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小儿16例,入院后全部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肤由外侧向内侧穿入克氏针固定,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参考国际通用的Flynn评定标准5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肘关节提携角和屈伸功能相差5°。16例手术患儿早期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和Volkmann挛缩;远期观察肘部无手术瘢痕,无肘内翻畸形,全部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选择外侧穿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是经过临床实践证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相对于内外侧交叉穿针,对尺神经损伤的几率更小,是临床可以推广的技术和方法。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法复位闭合联合交叉穿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以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C型臂X线机下进行闭合复位,并使用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则仅使用手法复位。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优良率97.5%。对照组患儿治疗优良率82.5%,二者对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6.2±0.8)d,住院时长(2.9±1.2)d;对照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8.3±1.0)d,住院时长(6.5±1.9)d,二者对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联合交叉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复位准确度高且无切口瘢痕,加速骨折愈合,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度较高,可在基层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复位闭合 交叉穿针 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短刺针法配合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用短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约63%,好转率约35%,未愈率约2%。结论短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 标签: 短刺针法 电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会
  • 简介:摘要不寐,俗称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复睡以及彻夜不寐,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对于治疗不寐有一定的优势,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且针对病因病机治疗,标本兼治。

  • 标签: 不寐 针灸 泻南补北 难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