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疾病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确定卫生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该院2007~2011年5年间住院损伤与中毒的病人病案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原则,对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的概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损伤和中毒病人占全部疾病谱的592%,外部原因中以意外跌伤事故最高,其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他杀和他伤;从前三例患者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构成及顺位看,中毒和损伤的人数成逐年增长趋势,且各年度损伤和中毒人数波动较大。结论损伤与中毒是住院病人的主要疾病之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中毒和损伤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损伤与中毒 外部原因 统计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本文就目前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病程、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 简介:作者简介李文杰,女,主管护师,护士长。摘要精神科护理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专业,风险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风险因素错综复杂。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要有预见性,要尽早识别分析风险因素。在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就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50例病历资料,对患者脑细胞缺氧缺血的现象进行有效地改善,同时将颅内压快速降低善。有报道认为,与无颅内压者相比,颅内压高者的记忆障碍和智力障碍要多些。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等进行治疗。结果本组50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经过上述护理干预之后,没有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患者精神障碍程度大幅度降低,40例好转,10例治愈。结论颅脑损伤伴神障碍的病人治愈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质量。在护理上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精湛的护理技术,更要掌握语言交流的艺术性,做好病人的心里护理及安全护理,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精神症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才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提高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节不良心理反应,以维护和恢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自我心理维护和社会帮助方式。结果精神科特殊的工作环境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严重损害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通过切实有效的自我心理维护、强化各种支持系统及社会帮助,使精神科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得到调整,以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不良心理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女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干预对策。方法对精神科女病区2010~2011年的住院患者分为干预前组与干预组,分别进行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前组的医院感染率为1182%,干预组的医院感染率为58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女病区的医院感染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后,可得到明显控制,此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女病区 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工作者身心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评分。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卫生状况受学历、性别、职称等因素影响。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健康 分析
  • 简介:作者简介余绍军(197012-),男,本科,籍贯浙江绍兴,江西康宁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疾病的诊治与心理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自制调查表,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年龄等,饮酒情况包括饮酒时间、饮酒量等,主要症状,合并躯体疾病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男性;已婚;初中以下文化为主;饮酒时间长,大多有酒瘾;主要症状有视听幻觉,话多,夸大,睡眠障碍,易激惹,攻击行为等人格障碍和抽搐,意识障碍为主;合并躯体疾病多;治疗以戒酒,中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大剂量维生素,以及支持对症,苯二氮卓类。住院近期疗效好,远期有赖家属和社会支持。结论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特征,应进行积极临床综合干预。

  • 标签: 酒精 精神和行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特征及临床护理,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约束保护的精神病患者100例病历资料,回顾收集本组100例进行约束保护的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记录、约束保护记录、病历中关于有无并发症、持续时段、部位、年龄、时间、约束原因、住院次数、诊断等相关信息。结果有100例采用了保护性约束,占到了总数的285%。而其中有70例(70%)的精神病患者是首次住院,这充分说明,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率高,依从性差。结论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 身体的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倾向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精神科进行精神病治疗的患者100例,他们在长达四年的治疗过程中均实施过攻击性的行动,其中男72例、女28例,从实际案例中总结患者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结果79例精神病患者经过护理后暴力倾向均得到有效消除,19例患者病情得到大幅度改善,剩余2例患者护理无效。结论为了寻找解决精神病患者暴力倾向的症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从多方面入手减轻患者暴力倾向对自身和周围人带来的伤害。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暴力倾向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作者简介吴亚卿(1970-),女,河北省保定市人,副主任护师,大学本科,从事精神科护理及急诊病人护理工作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家属陪伴幸福感指数。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调查。结果60%的患者认为家属陪伴幸福感高、30%的患者认为有无家属陪伴无区别、10%的患者认为有家属陪伴幸福感低。不同病种对家属陪伴的需求不一致。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安排家属陪伴,以满足患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用阿立哌唑治疗6周,应用PANSS(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治疗后的效果,计算有效率。结果阿立哌唑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经统计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别显著,总有效率9166%。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 标签: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金山区11个精神病人日间康复照料站(以下称为阳光心园)新入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居家监护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于入组时、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1]评估精神症状,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入组后12个月末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入组后各时段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入组后第12个月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区 康复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康复状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孙氏太极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不变,观察组在延续原用药物基础上,给予孙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ANS、SAPS、BMT、CPT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SANS、SAPS、BMT、CPT检测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SANS因子(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及BMT、CPT1、CPT3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孙氏太极拳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功能及部分阴性症状,促进康复。

  • 标签: 孙氏太极拳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宜术后精神障碍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为神经内科术后精神障碍住院病人的安全提供保障,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分析总结神经内科老年术后精神障碍病人常见特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通过对术后住院精神障碍病人评估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比较实施前后术后精神障碍住院内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1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神经内科术后精神障碍老年病人的常见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能为神经内科术后精神障碍住院病人的安全提供保障,确保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病人 护理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康复模式在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的100例处于恢复期实行开放式管理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日间康复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康复状态评定量表(MRSS),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康复程度在入组时、参加日间康复模式的第1、第3个月末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PANSS、SDSS、M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加日间康复模式后的第1个月末两组相比,有差异(P<005),第3个月末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日间康复模式能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兴趣和治疗主动性,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康复状态的提升,提高社会功能。

  • 标签: 日间康复模式 精神障碍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