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宫内节育器反复脱落184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所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反复脱落妇女184例,在放置节育器成功后,分别在手术之后12月、6月、3月、1月各做B超随访一次,随访率9589%,完成随访70例。结果1例由于节育器下移,而被迫取出;2例由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对症治疗后均无效取出,12个月续用率9589%,没有出现任何一例意外妊娠。结论按照国内外医学界的临床经验可以看出,连续2次以上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失效的妇女应该采取其他方式来进行避孕,如绝育、带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等。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反复脱落 避孕
  • 简介:目的:研究继发型肺结核蒙医病证的出现频率。方法:根据胸部DRX线片,确诊符合蒙医敖西根苏热病的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观察记录患者咳嗽、咯痰、胸痛、盗汗等症状,探讨继发型肺结核痰菌阳性与痰菌阴性患者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的出现频率。结果:初发与复发肺结核患者蒙医病证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与胸痛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与体倦乏力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与盗汗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盗汗与手足热心、潮热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盗汗与口干咽燥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咽燥与气短、颧红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咽燥与咯血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型肺结核痰阳性与阴性患者咳嗽、咯痰、盗汗、口干咽燥、颧红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体倦乏力、潮热、气短、手足心热、咯血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型肺结核初发和复发患者的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出现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发型肺结核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间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体倦乏力、潮热、气短、手足心热等病证出现频率与痰菌阳性、阴性有关。

  • 标签: 继发型肺结核 蒙医病证 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透气胶布使用技巧对预防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脱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6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无菌敷贴的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在无菌敷贴基础上,增加透气胶布的使用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脱落情况、留置针保留时间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脱落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透气胶布 静脉留置针 无菌敷贴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透析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中医证候变化特征。方法将8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以固有透析频率维持血液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根据其透析频率分为3组。A组(2周4次透析)12例、B组(2周5次)27例和C组(2周6次透析)43例。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3个月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脉诊断其中医证候,并检测比较透析3个月时3组残余尿量、溶质清除指数(Kt/V)、血肌酐、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血压等相关指标、年龄、透析龄、单次透析时间、单次透析超滤量等临床资料及2年生存率。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与C组比较,B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P〈0.05)。3组2年生存率和透析前后中医证候频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透析3个月中医证候频数从高到低均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透析3个月,3组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候频数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而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证候频数则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结论较低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在取得较好预后情况的基础上有助于维持患者肾功能,不同透析频率对其中医证候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等中医证候为主,且治疗可进一步加重其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

  • 标签: 透析频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医证候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补泻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72例小儿便秘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 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补泻法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 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 94.44%、 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2)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 5.56%、 3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小儿推拿手法中频率快慢补泻法的应用,可提高小儿便秘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小儿推拿手法 中频率快慢补泻 小儿便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