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蠲酒治疗瘀血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蠲酒,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成药,对于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患者,可维持原药不变.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指数等的变化,及对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结论:蠲酒治疗瘀血型RA见效快、疗效确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蠲痹酒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通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通胶囊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两组采取相同穴位: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治疗前后均进行SOD、MDA含量检测,并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SOD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上升明显,且接近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明显,且接近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通胶囊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红细胞SOD活性和减少MDA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腰痛事件发生。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六俞 穴位埋线 导引术 腰腿痹通胶囊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骨方药酒外擦联合五方散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每天给予骨方药酒外擦、五方散敷1次,对照组每天予骨方药包烫熨、五方散敷1次,1周后进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的比较,监测烫伤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在改善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疼痛、肿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烫伤发生率为10.0%。[结论]骨方药酒外擦联合五方散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痹方 五方散 膝骨关节炎 疗效观察
  • 简介:余尝读《素问·论》(以下简称《论》),深叹先圣之言也精,其理也深.然于论中数处,百思难得其解,求教诸师,遍览各注,其义迥异.乃于苦思冥想之中,悟得点滴.兹不揣浅陋,略述于下,敬祈同道指正.

  • 标签: 素问 冥想 点滴
  • 简介: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湿温篇,因区别于中焦篇之宣汤,故命名为上焦宣汤。其适用于清阳壅阻肺气,肺气失于宣化为病机的多种病证,组方用药辛苦温通,可应用于顽固性呃逆,胸闷等多种疾病,笔者跟师经验及临床所得对其进行深层次阐述。

  • 标签: 宣痹汤 肺痹 胸闷
  • 简介:商宪敏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痹证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治疗痹证的方法归纳总结为12法,即散风宣法、祛寒通法、除湿蠲法、清热散法、清热解毒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滋阴润燥法、通经活络法。从每种方法的特点、临床表现、常用方药、临床体会等方面对治12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中医辨证 痹证 方法 名老中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该文介绍了透皮剂的研究近况,概述了剂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工艺、促进药物渗透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突出了这种新剂型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给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 标签: 贴剂 药用高分子材料 制备工艺 透皮吸收促进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理论治疗慢性便秘的实践应用。方法:门诊随机选取30例病例,使用疏肝理气的中药肠方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结肠运输试验,记录残留在大肠内的标志物数及传输指数(TI),比较用药前后,残留在肠道内的标志物数及TI指数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治疗前、后,残留在患者结肠内标志物数的统计,得t=8.72(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采用疏肝理气之肠方治疗慢性便秘具有临床效果,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便秘 中药 肠痹方 疏肝理气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补肾通汤配合西药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补。肾通汤加西药别嘌呤醇。对照组30例单纯用西药别嘌呤醇治疗,两组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3.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明显。

  • 标签: 补肾通痹汤 慢性尿酸性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中国人的吃文化源远流长,名扬海外,尤其在节日庆祝方面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二十四节气里的:'立秋',就有吃肉食、秋膘之说。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需要进补。秋季又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 标签: 贴秋膘 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 二十四节 吃文 肌间脂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