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治疗痰湿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痰补肾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月经改善情况及体重指数、腰臀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亦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痰湿囊卵巢综合征较化痰补肾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型 健脾补肾法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囊卵巢综合征(PCOS)痰湿证患者临床特征与生化水平,并分析其与痰湿证的相关性。方法463例PCOS患者分为痰湿证组和非痰湿证组,记录PCOS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多毛、痤疮、黑棘皮评分;于自然月经周期或孕激素撤退出血的第3~5天空腹采血,测定性激素、血脂、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痰湿证PCOS患者284例,占65.14%,非痰湿证PCOS患者152例,占34.86%。痰湿证PCOS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和痤疮、多毛、黑棘皮评分均高于非痰湿证PCOS患者(P<0.05);痰湿证PCOS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poA1)低于非痰湿证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IR)高于非痰湿证组(P<0.05);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体重(OR=1.550,P=0.042)、BMI(OR=14.360,P=0.001)、痤疮(OR=1.185,P=0.000)、黑棘皮(OR=9.272,P=0.007)、TG(OR=1.939,P=0.013)和FPG(OR=9.966,P=0.000)与痰湿证呈正相关,而LH(OR=0.457,P=0.000)、FSH(OR=0.261,P=0.000)、SHBG(OR=0.973,P=0.000)、HDL(OR=0.389,P=0.038)和ApoA1(OR=0.309,P=0.004)与痰湿证呈负相关。结论痰湿证较非痰湿证PCOS患者有明显临床及生化水平紊乱,其中,体重、BMI、痤疮、黑棘皮、TG和FPG为痰湿证的危险因素,而LH、FSH、SHBG、HDL和ApoA1为痰湿证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证 临床及生化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易出现受精率、种植率及妊娠率低的状况,其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与胚胎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中医痰湿阻滞与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而启宫丸可以明显改善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本文旨在从中医理论探讨痰湿阻滞致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及启宫丸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并予举例分析。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痰湿证 启宫丸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从虚热瘀湿论治崩漏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崩漏的发病不是单一病理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病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病理因素是以虚、热为主,或兼瘀、湿。在治疗上,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病理因素,综合采用补虚、清热,或兼以化瘀、祛湿之法,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出血期"塞流"与"澄源"并用,标本兼治;非出血期"澄源"与"复旧"共举,缓则治其本以达治病求本的目的,每获佳效。

  • 标签: 临床经验 湿 崩漏
  • 简介:随着温度的直线升高,走在路上,总能看到高温度下由于水箱被煮沸嘶抛锚的汽车。同样,炎炎苦夏中,升高的温度让人们体内的各种循环系统加速,激素分泌加快,搅乱了身体以往的运动速度。我们面临抛锚的身体,就像在高温中的盘山路上行驶一样——烦躁易怒,头昏头疼,汗如雨下,胃肠不适。在这场与高温的竞技中,你能控制好身体,成为自己的高温总管吗?

  • 标签: 高温 苦夏 综合征 循环系统 激素分泌 运动速度
  • 简介:作者简介匡莲花(196212-),女,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患者的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进行比较来研究其疗效。方法将104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注射器间断滴入法湿化,实验组采用改良后方法即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法,第4d将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两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项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湿化较传统手工滴入法对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改良方法 气道湿化 效果研究Improved airway humidification effect of the
  • 简介:目的:观察益肾祛瘀化湿汤对肾气亏虚、湿瘀内阻型狼疮性肾炎ACA水平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狼疮性肾炎(LN)病例,随机将收集的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而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SLEDAI评分、ACA水平、24h尿蛋白含量、补体C3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24h尿蛋白含量、补体C3、血浆白蛋白、IgA-ACA、IgG-ACA、IgM-ACA)、SLEDAI评分、不良事件及复发率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肾祛瘀化湿汤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通过降低患者血清ACA水平、改善狼疮活动指标、减少蛋白尿达到减轻对肾脏损害的作用,对控制或延缓狼疮性肾炎的病情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益肾祛瘀化湿 ACA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复用耐高温器械手工清洗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实施复用耐高温器械手工清洗流程改进前后,器械清洗效果。结果:研究组器械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合格率以及细菌培养合格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改进复用耐高温器械清洗流程可切实提高器械无菌检验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对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复用耐高温器械 手工清洗流程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健康是很脆弱的。从确诊、治疗到康复的整个过程,病人的心理防线往往是很脆弱的,很难坦然面对眼前发生的事。害怕、懊恼、着急、恐惧,甚至慌了手脚,怎么能做到坦然面对?

  • 标签: 心理防线 脆弱
  • 简介:通过对《温病条辨》药物整理研究,探讨吴鞠通治疗湿温类温病的用药配伍规律,发现吴氏治疗湿温病,重视就近祛邪的同时治疗以中焦脾胃为主,注重祛邪的同时又注重顾护人体的真阴真阳。通过对方药的分析,为临床湿病的辨治提供一定参考,但对于方药的具体应用指征尚需进一步从症状与药物的对应关系进行挖掘分析。

  • 标签: 温病条辨 祛湿方剂 配伍规律
  • 简介: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上记载,芝麻能填补精髓,补血扶赢,滋补强壮,补肝肾,乌须发,润肠燥,和营血,明目强记,益寿延年。而从现代医学角度上来看,芝麻含有极丰富的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胥白质、钙、磷及多种脂溶性维生素,从含量上来讲,在我们所常见的各种食物中大多名列前茅,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60%。芝麻这种高营养含量的特点,可以让人更

  • 标签: 芝麻 药用 不饱和脂肪酸 人体 古代医学 食物
  • 简介:以医话的形式探讨了麻黄功效的多样性。麻黄有发汗、平喘、利尿功效人所皆知,重在补充说明麻黄尚有止痛、兴奋、回阳救逆、祛风止痒、散瞳、温阳散结等作用。

  • 标签: 麻黄 多功效
  • 简介:《儒门事亲》是张子和的代表著作,也是中医古籍里最为显著的医书之一,仅存十五卷,集中反映了张子和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极善用“汗”、“吐”、“下”三法。张氏善用浚川散,此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通过研究发现,浚川散在《儒门事亲》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治“湿形”篇中的应用尤是如此。通过对浚川散在《儒门事亲》中治“湿形”的应用分析,希冀对后来者有所启发,望诸同行不吝指导,同促祖国医学之兴举。

  • 标签: 浚川散 湿形 下法 应用
  • 简介:痤疮为青春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治疗方法很多。但在治疗炎症的同时又兼具祛色素沉着功能的产品还不多见。自2005年3月以来应用由广州创尔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胶原贴敷料治疗轻中度更症的痤疮及痤疮愈合后早期色素沉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胶原贴敷料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原液,可改善表皮细胞微环境和促进皮肤组织新陈代谢,从而减淡皮肤色素沉着加速瘫疮性皮肤的恢复。

  • 标签: 胶原贴敷料 中药湿敷 痤疮 色素沉着
  • 简介:雷氏透达膜原饮一方始见于清代医家雷丰所著《时病论》,该方以芳香化浊、理气散邪之品,共奏开达膜原、辟邪化浊之功,治疗邪伏膜原之疾患。验案以寒热往来、腹胀泛酸为主症,兼具少阳、太阴两经之病症,符合邪伏膜原之病理特点,故用是方获效。

  • 标签: 雷氏透达膜原饮 腹胀 嗳气 《时病论》
  • 简介:肛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认为脾虚湿阻是肛周湿疹的首要病理基础,血瘀风燥是肛周湿疹的主要病理转归,提出清热利湿化瘀法是肛周湿疹治疗的基本思路。

  • 标签: 肛周湿疹 脾虚湿阻 血瘀风燥 清热利湿化瘀
  • 简介:以“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指导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开展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探索,以期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地位。

  • 标签: 膜性肾病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