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吡咯里西啶生物碱(HPAs)与不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橐吾属植物)进行鉴别.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9种不同基源的山紫菀类药材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对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通过提取、扩增和测序,得到了9种橐吾属植物的nrDNAITS区间序列,统计分析结果得到了9种植物的遗传距离和转换、颠换数,分支分类结果得到了系统树.结论:9种橐吾属植物nrDNAITS区间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了两类山紫菀类药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两类药材鉴别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吡咯里西啶 生物碱 山紫菀 中药材 分子鉴别 植物药
  • 简介:目的: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耳聋左慈汤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M)所致小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完整分离小鼠耳蜗基底膜,平铺于鼠尾胶上,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小时后,正常组更换10%空白血清的培养液,模型组同时加入0.3mMGM和10%空白血清,耳聋左慈汤药物血清组同时加入0.3mMGM和10%药血清,继续培养24小时,免疫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进行全耳蜗毛细胞计数。用全耳蜗毛细胞损失率评价耳聋左慈汤药血清对GM所致耳蜗毛细胞损伤的作用。结果:正常耳蜗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而0.3mMGM模型组耳蜗毛细胞大量缺失,外毛细胞损失率(41.8±1.9)%高于内毛细胞损失率(16.8±1.8)%;耳聋左慈汤药物血清可降低耳蜗毛细胞的损失率,内、外毛细胞损失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耳聋左慈汤药血清对GM造成的耳蜗毛细胞损伤有拮抗作用。

  • 标签: 耳聋左慈汤 庆大霉素 血清药理学 耳蜗 毛细胞
  • 简介: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了左内毒素诱导兔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过程初期,香薷、羌活胜湿汤和九味羌活丸血清对兔单核细胞内DNA、蛋白质合成及Ca2^+内流的影响,并进行了九味羌活九影响兔单核细胞内DNA、蛋白质合成及Ca^2+内流的时效关系研究。

  • 标签: 中药 药理学 香薷 羌活胜湿汤 九味羌活丸 血清
  • 简介:目的:研究何首乌不同炮制品药血清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何首乌生品、清蒸品、黑豆汁蒸品按20g/kg剂量小鼠灌胃给药,分别将其药血清分别分成20%、10%、5%药血清组,采用MTT法测定其对正常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用比色法测定SOD活性、LDH和MDA含量。结果:何首乌不同炮制品药血清对正常PC12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何首乌生品、黑豆汁蒸品各浓度血清和10%,5%清蒸品血清可显著增强受损细胞内SOD活性(P〈0.05-0.01);10%,5%生品血清、黑豆汁蒸品各浓度血清和10%清蒸品血清能明显降低受损细胞LDH释放量(P〈0.05-0.01);清蒸品各浓度血清和20%,5%黑豆汁蒸品血清能降低受损细胞的MDA释放量(P〈0.05),而生品各浓度血清对细胞内MDA水平无显著降低作用。结论:何首乌黑豆汁蒸品和清蒸品血清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何首乌 炮制 PC12细胞 过氧化氢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癥口服液药血清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技术培养BEL-7402细胞,以原发性肝癌患者服用肝癥口服液前后血清处理肝癌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通过Boyd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力、黏附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细胞MMP2、TIMP2、integrinβ1、E-cd表达的改变。结果:肝癥口服液药血清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力、黏附力及运动能力。形态学观察发现,服药后血清组细胞形态较圆,伪足数目较少,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MMP2/TIMP2比值下降;integrinβ1表达增加,E-cd的表达则减低。结论:肝癥口服液药血清能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侵袭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抑制细胞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抑制黏附分子E-cd的表达,促进integrinβ1表达有关。

  • 标签: 肝癥口服液 肝细胞癌 侵袭 黏附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紫癜肾Ⅰ号方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GMC)增殖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紫癜肾Ⅰ号方药血清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培养细胞的增殖能力,羟胺法检测培养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清除活性氧(ROS)能力。结果:紫癜肾Ⅰ号方药血清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rGMC的增殖,提高培养上清液SOD值水平及清除活性氧单位值,且作用与药物浓度正相关。结论:紫癜肾Ⅰ号方可通过抑制GMC的过度增殖活化、下调ROS生成而减轻紫癜性肾炎(HSPN)的肾小球系膜增生。

  • 标签: 紫癜肾Ⅰ号方 含药血清 肾小球系膜细胞 SOD ROS
  • 简介:对青藤(Sinomeniumacutum)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出3种生物碱,分别为N-trans—feruloylmethoxytyramine(1),gusanlungC(2),和sinoacutine(3)。其中生物碱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对以上分得的生物碱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和2对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青藤 生物碱 细胞保护作用
  • 简介:高温暑热持续,久旱无雨、天干物燥对农作物生长已显现不利影响。药市显得冷清,前期高价和部分产新品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只有白术、玄参等少数品种走动比较快,价格稳趋升。亥参处于青黄不接阶段。

  • 标签: 玄参 枳壳 农作物 价格 品种
  • 简介:补体系统的非正常激活会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高效、低毒、专一的补体抑制剂。国内外已完成部分天然产物的筛选,发现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某些多糖、黄酮、甾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补体活性。本文对天然产物类抗补体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已发现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及体内外药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天然产物类补体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补体抑制剂 天然产物 化学结构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楮实子与构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试验建立了总黄酮的标准曲线,测得楮实子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2%,RSD=1.4%(n=6);构树叶总黄酮含量为6.05%,RSD=1.6%(n=6)。结论:建立了楮实子与构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楮实子与构树叶的质量控制和定量分析。

  • 标签: 楮实子 构树叶 总黄酮
  • 简介:目的:建立骨伤洗剂乌头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Agilent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和AgilentC18(20mm×4.6mm,5.0μm)预柱;流动相为0.2%冰醋酸(用三乙胺调至pH6.25)-乙腈(70:30),检测波长:235nm;流速1.0mL·min^-1。结果:乌头碱在0.094~2.350μg(r=0.9985)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2.09%。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骨伤洗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骨伤洗剂 乌头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研究安卡红曲(Monascusanka)的化学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液提取,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化合物运用光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ankadilactoFie(1)、红曲菌素(monascin,2)、红曲菌黄素(ankaflavin,3)、甘露醇(galactitol,4)、赤藓醇(meso-erythritol,5)、胡萝卜苷(daucosteml,6)。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首次对它的碳氢信号进行归属,化合物4,5,6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安卡红曲 ankadilactone 红曲菌素 红曲菌黄素
  • 简介:目的:对黄根的蒽醌苷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凝胶柱及反相柱色谱法分离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技术鉴定结构,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从黄根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离得到6个蒽醌苷类化合物,1-O-methylrubiadin3-O-β-primeveroside(1),damnacanthol3-O-β-primeveroside(2),rubiadin3-O-β-primerveroside(3),lucidin3-O-β-primeveroside(4),1,3-dihydroxy-2-(methoxymethyl)anthraquinone3-O-β-primerveroside(5)anddigiferruginolω-gentiobiose(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蒽醌成苷后生物活性减弱。

  • 标签: 黄根 蒽醌苷 细胞毒活性
  • 简介:资本经营是全球经济运行的热点。有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企业的联合和兼并就发生了2万起之多,交易额达11400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合并涉及的总金额亦达3830亿美元。在国内,特别是十五大以后,随着思想进一步的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纷纷通过资本经

  • 标签: 资本营运 应遵循的原则 资本经营 医药保健企业 外用药 武汉
  • 简介:微生物在药物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活性广泛性和临床有效性,其中许多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微生物产生的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强和效率高的优点,也成功地应用于甾体药物和手性药物的合成,部分酶蛋白也直接成为治疗药物。微生物对药物开发的贡献巨大,仍然值得进一步发掘其潜力.

  • 标签: 微生物药物 生物转化
  • 简介:目的:研究一株分离自条斑紫菜丝状体上的真菌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电镜观察真菌形态特征,利用MEA培养基进行大规模发酵,经硅胶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等各种层析手段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利用MTT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该菌属于曲霉属,分离得到了两个化合物1和2,分别为cyclo(L-Trp-L-Phe)(1)和WIN64821(2)。MTT法测试结果表明,cyclo(L-Trp-L-Phe)和WIN64821对37株人体肿瘤细胞株具有中等细胞毒活性,其平均IC50分别为3.3和5.8μg·mL^-1。结论:第一次报道这两种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标签: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曲霉 Cyclo(L-Trp-L-Phe) WIN64821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建立马黛茶绿原酸水提取优化工艺。方法:以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法测定马黛茶水提样品绿原酸含量,通过浸提时间、浸提水温、茶水比3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马黛茶的最优水提取工艺:浸提温度75℃;料液比1∶〖KG-*2/3〗35;浸提时间15min。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马黛茶绿原酸平均质量分数为(499±136)mg·g-1。结论:水提马黛茶绿原酸的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马黛茶原料中绿原酸的含量检测,有利于马黛茶的科学泡茶并提高其营养价值。

  • 标签: 马黛茶 水提工艺 绿原酸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定量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丹参鲜药材预处理方法并测定鲜药材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通过使用不同方式提取丹参鲜药材,比较各提取液图谱差异,对丹参鲜药材提取的方式、溶剂用量等进行考察,并测定6批鲜丹参的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鲜药材切段后回流提取或在特定溶媒粉碎可提取出丹酚酸B;确定丹参鲜药材预处理方法为:药材切段,加入25倍甲醇,粉碎,超声30min。结论:丹参鲜药材中含有丹酚酸B,在提取前不能直接粉碎,否则不能提取出丹酚酸B。

  • 标签: 丹参 提取 成分转化 丹酚酸B
  • 简介:通过对中药材市场现状的凋研,分析2011年市场走势,预测中药材市场后市发展。

  • 标签: 中药材市场 走势预测
  • 简介: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成药出口额为2.6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84%,中成药出口基本上与2012年持平.通过对2013年成药出口情况分析,中成药出口贸易可以看作是中药国际化进程的风向标.

  • 标签: 中成药 出口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