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降压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降压片中决明子、山楂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分别在0.1180~2.3600μg(r=0.9999)、0.0466~0.9320μg(r=0.9998)、0.0487~0.9740μg(r=0.9999)、0.0397~0.7940μg(r=0.999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8%(RSD为1.14%,n=6)、98.48%(RSD为0.83%,n=6)、98.99%(RSD为0.77%,n=6)、99.28%(RSD为0.78%,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降压片的质量

  • 标签: 降压片 薄层�
  • 简介:着重解读即将执行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标准的增修订内容和特色,反映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发展的高水平,对于中药药品监管工作、维护公众用药安全和公众健康,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对于理解、领会和执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 标签: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中药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确定丹参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转移率为综合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丹参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丹参饮片用10倍量95%乙醇提取2h,提取液在40℃浓缩至规定量;丹参中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第1次2h,其余2次各1h,将3次提取液在40℃浓缩至规定量;对两种工艺进行优化,结合实际生产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先用95%乙醇8倍量提取2h,残渣加8倍量5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h,第2次1h,提取液分别在40℃浓缩至规定密度。结论:此工艺不仅能够充分提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减少在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保证质量

  • 标签: 丹参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 简介: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草药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目前一些活性单体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在这些活性成分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深入进行构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是发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一条有效途径.

  • 标签: 新药 中药 有效成分 结构优化 前药
  • 简介:本文采用电迷宫法研究了银杏内酷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所致记忆巩固障碍及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药对学习记忆过程三个环节具有不同程度的易化效应·且对胆碱酯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提示其作用可能与增强胆碱能功能及促进脑血流等作用有关。

  • 标签: 学习记忆 银杏内酯 小鼠 胆碱酯酶活性 胆碱能 记忆获得障碍
  • 简介:目的:比较苦参不同采收部位中的苦参总生物碱含量,为苦参栽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年限苦参不同部位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在不同年限苦参不同部位的分布具有类似的规律性,侧根下部〉侧根上部〉主根〉横生根状茎(地中茎)〉茎芽。主根上部和下部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主根与侧根下部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苦参生长的第1年、第2年生物碱含量均有较大增长,3年生苦参含量均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3年采收苦参较为合理,且3年生材料中地中茎和茎芽的生物碱含量也比较高,可以多途径利用。

  • 标签: 苦参 不同采收部位 苦参总生物碱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考察鼠妇有效部位在口服给药方式下的镇痛作用,开展药效学研究,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首先开展鼠妇水提物的急性毒性研究;其次,采用醋酸扭体模型考察鼠妇不同极性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筛选有效部位。基于实验结果,依次选用福尔马林法、热板法研究该有效部位的作用环节及特点,随后采用角叉菜胶致足肿胀以及醋酸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模型考察其抗炎活性。此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鼠妇的活性成分。结果:鼠妇水提物在2~5g/kg的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在0.6~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减少小鼠在醋酸扭体实验中的扭体次数,在0.4~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缩短福尔马林实验(第二阶段)中的舔足时间,但未能延长其在热板实验中的潜伏时间。在炎症模型中,鼠妇水提物(0.4~0.8g/kg)能够减少小鼠在角叉菜胶实验中的足肿胀程度,而在0.6~0.8g/kg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液质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氨基葡萄糖对照品和鼠妇水提物样品的HPLC谱图中,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处均有峰型一致的色谱峰,且它们在MRM模式下具有相同的质谱行为。结论:鼠妇水提物具有抑制炎症性疼痛的药理作用,氨基葡萄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

  • 标签: 鼠妇水提物 动物模型 炎症性疼痛
  • 简介:对影响紫锥菊植株内有效成分含量的因素如生长环境、栽培措施、植株器官与组织差异、生长发育时期和干燥加工方式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对其栽培及加工技术提出了建议.认为生长环境和紫锥菊不同部位都会造成有效成分含量的较大差异,不恰当的干燥方式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

  • 标签: 紫锥菊 有效成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种植年限延胡索、一年生大、小规格的延胡索其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迪马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0)=67∶33,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测定每份样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年限延胡索的含量比较,以一年生小子折干率为最高、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为1.7769mg·g-1,而母子折干率为是最低、延胡索乙素含量亦最低为1.5374mg·g-1。结论:不同生长年限和一年生大小不同延胡索药材规格其质量具有差异。

  • 标签: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人参的质量标准。方法:对人参特征成分进行TLC鉴别及含量测定;测定人参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并提出人参中重金属和农残的限量标准。结果: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8.1%(n=5),RSD=1.52%。结论:本研究可作为人参药材及制品的鉴别,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药典》中人参的质量标准。

  • 标签: 人参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重金属 农药残留 测定
  • 简介:目的:研究与建立舒心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丹参和黄柏。采用RP—HPLC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测丹参和黄柏的特征性斑点。盐酸小檗碱在0.0648—0.1512μg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2.12%(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所建质量标准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舒心冲剂 丹参 黄柏 盐酸小檗碱 薄层色谱法 RP—HPLC
  • 简介:目的:建立强力宁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强力宁片中的刺五加、枸杞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异嗪皮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异嗪皮啶进样量在0.04288~0.2572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7%,RSD=1.98%.结论:建立的TLC和HPLC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强力宁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强力宁片 薄层色谱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为了更好地控制安肾丸质量,建立了新的安肾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安肾丸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采用TLC对制剂中的肉苁蓉、补骨脂、白术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苦杏仁苷在10.25~512.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91%,RSD=0.48%。TLC可以鉴别出肉苁蓉、补骨脂、白术的特征斑点。结论:实验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简便,可有效地控制安肾丸的质量

  • 标签: 安肾丸 HPLC TLC 苦杏仁苷
  • 简介:目的:建立痔疮止血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处方中的地榆、陈皮和荆芥。用HPLC测定槐花中芦丁的含量。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30℃。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芦丁进样量在0.1309~1.9741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9%(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痔疮止血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痔疮止血丸 TLC HPLC 地榆 陈皮 荆芥
  • 简介:目的:建立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法及TLC法对处方中各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HPLC测定天麻素的含量。采用ThermoHypersil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1nm。结果:显微鉴别特征专属,薄层色谱斑慵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在10.48~94.32μg·mL^-1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天麻熄风胶囊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本刊讯《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9月24日发布施行。《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涉及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共十九条,其中特别对基本药物标准的提高、不良反应监测等做了具体规定,旨在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基本药物质量

  • 标签: 基本药物 质量监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质量监督管理 不良反应监测 《规定》
  • 简介:目的:建立益气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对照药材为对照,选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制剂中黄芪/炙黄芪、五味子、牡丹皮、莪术、丹参;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和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对益气活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处方中5味药材均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出,且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苷分别在进样量为2.32~37.04μg、19.62~314n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25%、93.59%,RSD分别为2.27%(n=6)、1.90%(n=6)。结论:研究建立的方法可有效用于益气活血颗粒的定性、定量控制。

  • 标签: 益气活血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苷
  • 简介:目的:研究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纯化得有效部位;运用HPLC—MS^3联用技术分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朝鲜淫羊藿有效部位中鉴定出9个化合物.结论:HPLC—MS^3能简单、快速的分析朝鲜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 标签: 朝鲜淫羊藿 黄酮苷 HPLC—MS^3
  • 简介:目的:研究贵州地方品种粗毛淫羊藿与黔岭淫羊藿中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化学药物诱导的痴呆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比较两种黔产淫羊藿TFE对小鼠学习记忆改善效果差异。方法:实验选用东莨菪碱、戊巴比妥、环磷酰胺3种化学药品分别复制出学习记忆损伤模型,按剂量l300,650mg·kg^-1灌胃TFE14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能力为指标进行其行为学检测。结果:两种TFE均能改善东莨菪碱等3种化学药物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且呈量效依赖关系。粗毛淫羊藿比黔岭淫羊藿改善记忆能力效果更好一些。结论:两种黔产淫羊藿TFE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戊巴比妥、环磷酰胺3种化学药物所致的空间记忆障碍,其效果与脑复康效果接近。两种TFE作用差异明显,粗毛淫羊藿优于黔岭淫羊藿。提示ICA是TFE中增强记忆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提示除了ICA外,TFE中尚有其他改善学习记忆的有效成分。

  • 标签: 黔岭淫羊藿 粗毛淫羊藿 淫羊藿总黄酮 学习记忆 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刺五加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法建立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大鼠模型,利用行为学及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刺五加对其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探讨刺五加对睡眠剥夺造成的学习记忆损害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与大平台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错误次数增多、认知率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但寻找时间缩短(P〈0.05);在刺五加干预下,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认知率升高(P〈0.01),寻找时间缩短(P〈0.01)。睡眠剥夺组大鼠LTP明显受到抑制,高频刺激(HFS)引起的群峰电位幅值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的增大明显低于大平台对照组(P〈0.01),各剂量给药组对睡眠剥夺引起的LTP抑制现象均有明显恢复作用(P〈0.01)。结论睡眠剥夺能引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刺五加可对抗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突触可塑性有关。

  • 标签: 刺五加 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长时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