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玫瑰花和木槿花进行鉴别研究,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方法观察玫瑰花和木槿花性状特征,研究两者花粉形态特征。 结果玫瑰花和木槿花在性状鉴别和花粉形态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玫瑰花和木槿花真伪鉴别的依据。关键词 玫瑰花,木槿花,性状,花粉粒,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鉴定一株来自肝母细胞瘤患者静脉血培养分离到少见生物表型菌,并确定其分类学位置。 方法 采用Vitek2系统GN卡、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及细菌形态学鉴定方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分离到一株缓慢生长革兰阴性球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有光泽、粉红色菌落。Vitek2 GN鉴定卡重复试验2次,提示为少见贪铜菌(96%)。在梅里埃质谱仪上鉴定,则不在数据库范围内,不能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可见单一清晰目的条带,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显示,与其他菌株序列相似度为: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血培养 少见生物表型菌 Vitek MS 16S rRNA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出现发性神经损伤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发性神经损伤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50例,未发生发性神经损伤)、观察组(50例,发生发性神经损伤)。查阅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部位、腰椎功能(ODI评分)、影像学检查结果(起始后凸角、基线高度丢失、椎体内真空征)。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引起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出现发性神经损伤风险因素。结果:两组胸腰椎骨折发生率、基线高度丢失率、椎体内真空征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起始后凸角相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骨折、基线高度丢失是引起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发性神经损伤风险因素,OR=5.964、2.531,95%CI=4.258-6.987、1.687-3.582。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发生发性神经损伤与胸腰椎骨折、骨折部位基线高度丢失严重密切相关。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迟发性神经损伤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喉剑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者3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喉剑治疗,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开喉剑 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脱水剂及手术治疗对外伤性发性硬膜外血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入住我院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脱水剂及外科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GCS评分情况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1)治疗前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数分别为8、16及6例,治疗后分别为14、12及4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PT、TT及APTT分别为(10.29±1.22)s、(19.02±3.86)s及(34.04±6.72)s,显著大于治疗后分别为(8.16±0.87)s、(13.87±2.25)s及(28.01±5.24)s(P<0.05)。结论脱水剂及手术治疗对外伤性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具有积极影响,凝血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普及。

  • 标签: 脱水剂 手术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肉毒毒素微滴干预在玫瑰痤疮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美观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玫瑰痤疮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给予肉毒毒素微滴干预,治疗1个月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复发率、DLQI评分、美观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1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一个月观察组患者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1个月后美观评分治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过敏、潮红、注射部位疼痛、眼部不适以及口干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0)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0)18.33%(P<0.05)。结论:肉毒毒素微滴干预在玫瑰痤疮患者中能降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美观度,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能降低远期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肉毒毒素 玫瑰痤疮 美观度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中,选取9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乳膏治疗,实验组采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结果: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在治疗两周后、治疗四周后、治疗八周后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治疗中,行吡美莫司乳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吡美莫司乳膏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糖尿病前期进行不断临床与实验研究深入调查,中医药在发现和干预糖尿病前期治疗方面也有许多了非常丰富经验。如基于成熟“郁、热、虚、损”为核心中医辨识方法,可识别糖尿病风险人群并干预,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纳入《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6版)》[2]以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3]。临床中肥胖/超重IGT患者,是本病“郁”阶段典型人群。其中“郁”为病前状态,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过程重要节点是“热”。脾胃壅滞者,多因纳食过多肥甘厚味,碍阻脾胃枢机、以致中焦壅塞、郁结化热,治当通腑泄热、化浊解郁;王秀阁教授临床应用降浊郁法治疗糖耐量异常(脾胃壅滞型)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降浊开郁法 糖尿病前期 脾胃壅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术后护理方案差异,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我院收治宫外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前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后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差异,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腹手术术后护理难度降低,能够提高其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宫外孕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介入治疗联合腹手术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镇巴县5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01月-2021年12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单一治疗)和研究组(行综合治疗),各25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IL-8(白细胞介素-8)、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胃癌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介入治疗 开腹手术 胃癌 炎性因子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与腹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86例结直肠癌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作为实验对象,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使用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参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1.40%,观察组是95.3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与腹手术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良好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与腹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86例结直肠癌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作为实验对象,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使用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参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1.40%,观察组是95.3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与腹手术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良好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与腹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 201 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道癌胸治疗时应用小切口和后胸切口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入选60名患者,是我院普胸外科在2016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收治。将以上研究患者进行分组(应用随机抽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各30人,两组之间区别为手术切口不同,通过分析手术期间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实践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情况相比较,数据对比可知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更加优异,经统计学分析可得P值<0.05。结论:新型小切口与传统后胸切口相比,优势更明显,适合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标准后胸切口 开胸治疗 食道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进展期胃癌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与腹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根治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  在进展期胃癌中,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具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或腹手术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患者内随机选择60例,将治疗方式作为临床分组依据,即实验与对照,各组病患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整体病患均接受腹手术,实验组整体实施腹腔镜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疗效优于传统腹手术,且对患者实施治疗,其发生并发症几率显著降低。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