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帮助。方法:将某社区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并进行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统计分析患者在24h内的血压变异性特点,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记录,从而得出24h血压编译与预后存在的关联性,为今后的患者高血压患者跟踪治疗提供基础。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的患者占比为7.33%,杓型血压67.63%,有92.67%的患者存在血压负荷升高的情况,日间与夜间的血压变化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动态血压通常会存在昼夜变化的情况,而利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式可以快速的掌握患者血压变动的情况,对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的确定有积极的作用,所以社区医院应重视这一理念的应用,监测高血压患者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保护提供基础。

  • 标签: 社区医院 高血压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心脏病变检测的主要手段为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且已被医学界广泛应用,为了给临床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相关笔者查阅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脏变化的文献,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准确率。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工具,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准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准确率 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行乳腺DCE-MR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接受DCE-MRI检查,分析其鉴别乳腺病变性质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及TIC曲线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MRI 定量参数 乳腺癌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动态心电图技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到2023年1月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动态心电图技术检测,对照组中使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两组的心房颤动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相比(P<0.05)。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中使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能够提高心房颤动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技术 心房颤动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程动态疾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定期随访、药物调整、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等。常规护理组接受传统的固定治疗方案。结果:研究共纳入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占100例,常规护理组占100例。观察期为1年。在观察期结束时,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患者的预后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改善。全程动态疾病管理组的死亡率降低了30%,再住院率降低了25%,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有所提高。结论:全程动态疾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能够降低死亡率、再住院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全程动态疾病 管理模式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1-2021.12期间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选同期就诊非AMI患者96例纳入对照组,以2022.12为随访重点,观察组死亡14例,存活8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QT离散度(QTd)]、心率震荡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O、QTd、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DNN、TS、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TS、SDNN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TO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QTd、LVEF、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清晰发现AMI患者心率震荡、心率变异、心脏功能等指标变化,在疾病诊断和评估预后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AMI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2例对照组(由症状性心肌缺血)、42例观察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检测方法,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心率更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更长,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取得的效果显著,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采取动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接受动态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4、2.922、2.196,P

  • 标签: 动态护理干预 干扰素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新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共80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和观察组(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模式)。并在实验中期和后期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血压指标的改善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血压控制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临床效以及对新生儿肺动态顺应性的改善情况。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0例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性的仰卧位通气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呼吸力学参数、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内患儿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气道平台压、动态顺应性以及气道阻力的呼吸力学参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内患儿的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的血气分析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内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内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有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患儿,对其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肺动态顺应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治疗 肺动态顺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