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案是储存在医疗机构并由病案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档案材料,是医务人员根据病案规范来记录有关患者诊治过程档案,病案具有完整性、客观性和连续性。病案真实记录了患者病情,诊疗记录,转归情况,是医院信息化基础,同时也能够为医院后续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在医疗改革中发挥作用。病案信息管理要求,不仅要有效保管病案材料,还要将病案中重要内容转换为信息,并进行电子化加工,为病案利用提供科学高效管理。新医改对病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病案管理规范化要求更严格,病案管理科学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病案信息客观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进一步保证,使病案信息应用不再局限于临床与科研,进一步拓宽病案信息利用途径。因此,如何有效规范、开发、利用病案信息,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医院 病案 信息管理 数字化病案 医改
  • 简介:摘要: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简易设备辅助中药饮片验收工作,提高验收效率,保证医疗单位中药饮片质量。

  • 标签: 中药饮片饮片验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利用阴道超声(TVS)诊断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总共抽取14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2,均以子宫内膜病变就诊,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对象均实施腹部超声(USA)及TVS检查。研究结束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及对不同病变检出率等数据。结果: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及对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等数据,TVS均高于USA(P<0.05);但二者对比其他病变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子宫内膜病变利用TVS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可提升不同病变检出率,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阴道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病变利用阴道超声(TVS)诊断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总共抽取14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2,均以子宫内膜病变就诊,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对象均实施腹部超声(USA)及TVS检查。研究结束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及对不同病变检出率等数据。结果: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及对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等数据,TVS均高于USA(P<0.05);但二者对比其他病变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子宫内膜病变利用TVS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可提升不同病变检出率,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阴道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三甲医院住院慢性病患者赋水平及其与社会人口学资料之间相关性。 方法:对成都市 5所三级甲等医院 594名住院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赋总分最低分为 18分,最高分为 39分,平均为 33.13±4.717;对健康教育遵循度( β=0.354, t=12.648, P<0.05)、文化程度( β=0.275, t=7.096, P<0.05)、陪护类型( β=-0.198, t=5.764, P<0.05)以及年龄( β=-0.197, t=4.679, P<0.05)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对患者赋水平有影响,上述 4个变量对患者赋水平解释度达到 67.8%( R2=0.678)。 结论: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慢性病患者处于较低水平; 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与其赋水平存在相关性,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重视,并且基于不同社会背景,进行针对性管理。

  • 标签: 慢性病 赋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及莫沙必利药物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方法:整理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雷贝拉唑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对比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总发生率2.500%较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2.50%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后烧心、食欲不振等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使用雷贝拉唑及莫沙必利联合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改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胃炎,雷贝拉唑,莫沙必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胸外科手术涉及心、肺、肝脏等重要组织器官,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创口较大,容易破坏胸壁组织完整性,影响患者肺 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强围术期肺 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术后良好康复。为研究更加科学临床肌肉放松 训练方法,本文就肌肉放松 训练用于胸外科围术期患者肺 功能锻炼效果展开分析。

  • 标签: 肌肉放松训练 胸外科手术患者 肺功能 康复训练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积极性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88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家庭赋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肺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肺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基于家庭赋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积极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赋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积极性
  • 简介:  [ 摘要 ] 目的 :利用开源软件3D-Slicer配合导向管模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从而减少穿刺失误、避开重要血管及纤维束,进而提高引流效果,缩短引流时间,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同一颅骨模型上,实验组在对照组决定好E点(穿刺点)、T点(目标点)后,行CT扫描,将影像资料Dicom文件导入3D-Slicer,通过模块Gyro Guide计算穿刺角度及深度,配合已设计好穿刺导管完全根据计算数据进行穿刺,固定,通过前额颅骨缺口观察引流管口处是否到达T点,若未到达T点,测量两者之间距离并记录。对照组方法:在该组决定好E点、T点后,行CT扫描,得到影像资料后由一位副主任医师自行阅片,然后徒手穿刺,记录穿刺次数(穿刺后不能调节角度),在该组认为穿刺完毕后,固定,通过前额颅骨缺口处观察引流管口是否到达T点,若未到达T点,测量两者之间距离并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12次实验。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深入了解左上肺舌段动脉解剖特点及规律。方法:从扬州洪泉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间患者中,随机收集了120例肺小结节患者CT资料(直径≤3 cm,高密度影像)。通过三维重建,分析左上肺舌段动脉解剖特点。同时,采用卡方检验将其与其他相关研究舌段动脉构成进行比较。结果:在120例患者中,34例出现纵隔型舌段动脉(mediastinal lingual artery,MLA),占总例数28.4%。其中,纵隔/叶间混合型为26例,单纯纵隔型为8例,纵隔/叶间混合型血管中92.3%(12/13)含有A4b。叶间型A4+5型为58例,占总例数48.3%,其余为2支型,其中A4、A5为2支型最多,共22例,占2支型总数78.6%(11/14)。单支型为93.1%(27/29),其中27例位于A6远心端,4例发自A6近心端,6例发自基底动脉。叶间2支型为50.0%(1/2),均位于A6远端。结论:本研究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对左上肺舌段动脉进行了深入解剖特点分析。结果显示,在肺小结节患者中,纵隔型舌段动脉(MLA)发生率为28.4%。纵隔/叶间混合型为主要类型,其中92.3%含有A4b。叶间型A4+5型为最常见2支型,而单支型主要位于A6远心端。这些发现为左上肺舌段动脉解剖特点提供了更深入了解,对于肺部手术和介入治疗等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CT 左上肺舌段动脉 解剖特点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100株医院实验室培养获得鲍曼不动杆菌,使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替加环素敏感性,并统计检验结果。结果: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替加环素敏感有34株,耐药有45株,中介有21株,并用K-B法进行进一步检验,替加环素敏感菌株正确检出率为78.4%,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正确检出率为88.7%。结论:MALDI-TOF MS技术具有较好检测价值,可以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情况,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