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张××,男,46岁,干部。主因发作性幻伴前额痛,头晕20余天。发作前无任何诱因,无先兆。发作时脸色苍白,出冷汗,闭目不语,精神不振。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最长10分钟,可自行缓解。发作后全身不适,乏力,发作无规律性。发病后曾在当地就诊,查无阳性发现而诊为“神经官能症”经治无效。近一周来发作较频繁,有时伴有两手小抽搐,尤以夜间为甚,且持续时间延长,约15分钟,因诊断不清,病情加重而转来我院就诊。既往二年前曾有前额头痛,头晕史。查体:BP16/10.6kPa,心率

  • 标签: 脑电图改变 幻嗅 神经官能症 胶质瘤 全身不适 颅内肿瘤
  • 简介:竹蚜(OregmatatakellaTakallaihi)又名“竹佛子”、“竹虱”,在民间作为抗哮喘的单味偏方。实验证明:竹蚜对家兔气管平滑肌和十二指肠平滑肌有非常明显的舒张作用,能降低和缓解Ach的作用效果(降级66.34%);对气管平滑肌也能够降低Ach作用35.97%,对哺乳类动物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对蛙心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 标签: 竹蚜 气管平滑肌 竹佛子 竹虱 舒张作用 降压作用
  • 简介:本文分析了14组不同时间长度的数据段,从脑电背景和突发(异常)脑电活动两个方面观察其对BEAM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数据段对脑电图背景分析的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异常成分含量的数据段随其含量的多寡结果各异。异常成分含量大于25%的数据段对BEAM结果影响显著(P<0.01)。本文提出:1.脑电背景分析,可截取不少于30秒数据段分析。2.突发(异常)脑电活动分析,截取的数据段必须含有25%以上的异常成分。3.对背景活动和突发(异常)成分分别进行分析,有利于获得两者各自的特征,结果更准确。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频谱 数据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