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沟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底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8%~12%,对沟脑膜瘤的经典手术方法是额部冠状皮瓣及双额骨瓣开颅切除肿瘤,但该入路有损伤双侧额极的可能。此后,有人采用翼点入路切除沟脑膜瘤,认为可以减少开颅手术创伤[2,3]。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2月共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切除沟脑膜瘤2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嗅沟脑膜瘤 经翼点入路 术后护理 术切除 颅内肿瘤 骨瓣开颅
  • 简介:目的分析3种药物在泪道通应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潇莱威眼液、玻璃酸钠、金霉素眼膏进行泪道灌注,观察3种药物在泪道内停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3组病例的药物停留时间比较,金霉素眼膏组平均3.3d,潇莱威眼液组平均2.9d,玻璃酸钠组平均2.7d,经方差检验,F:9.43,P〈0.05;3组的疗效经卡方检验,z=4.029,P〉O.05。结论金霉素眼膏具有消炎不易排泄的特点,在鼻泪管内停留时间长,有助于炎症吸收、阻止黏连。

  • 标签: 泪器 泪道探通 金霉素眼膏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护理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高效的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并且提供相应的医护技能应用环境,高校在定期组织仿真护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积极的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知识,同时促进师生专业水平的共同进步。现代高效护理教学管理当中,想要高效率的提升护理意识以及综合管理的服务水平,需要制定合理的仿真模拟实训计划,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下,完成真实的模拟实训任务,利用主动参与的模式来提升护理的专业技能。本文将针对现代高校教学的护理仿真实训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教育教学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高校教学 护理教育 仿真模拟 实训管理 分析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艾滋病护理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对策。方法:对11例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防护对策展开回顾性分析。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第一时间对伤口实施了针对性的处理,同时为其展开了全面的心理护理,引导护理人员形成积极的应对心态,并展开为期一年的血液检测追踪,得出感染率。结果: 全部11例职业保护护理人员,在1年的血液检测中,无人感染HIV病毒;但有1名护理人员因此而辞职。结论:艾滋病护理必须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率;而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护理人员感染。

  • 标签: 艾滋病护理 职业暴露 安全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琐,护理风险高,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之下,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和精神低迷之中,长此以往不利于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直接影响护理工作成效。而且随着产妇及家人对护理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倒逼科室在护理管理方式和模式上必须进行创新和改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对于降低由于压力问题带给护理人员的困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儿科中小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分析其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在2021年1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1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滴注的患儿进行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对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展开分析,并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再选取我科在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0例静脉滴注的患儿,列为观察组,同样分析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造成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主要包括导管堵住、患儿自行拔管和液体血液渗出等,其中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发生拔管的次数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性拔管 优质护理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元项目编制的意义及编制过程,并对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领域数据元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 临床护理信息 数据元 项目编制
  • 简介:[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等一系列概念做出解释。通过分析国内外大数据在护理行业的应用现状,分别从信息化管理,便捷化管理,精准化管理等几大方面叙述了大数据时代下临床护理管理所产生的变化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 大数据 护理管理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泪囊炎表面麻醉下行泪道通术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样本数据为我院时间段内收录 82例新生泪囊炎患儿,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行表面麻醉下的泪道通术,总结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结果 最终对比结果表明,护理后患儿治愈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结论 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表面麻醉下行泪道通术的新生泪囊炎患儿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表面麻醉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了解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均有50例。在研究组中,按照急诊科分诊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在对照组中,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科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动。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3个月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进行泪道通治疗的效果,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4~5月于广西某三甲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先天性泪道阻塞,并进行泪道通治疗的1~3个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泪道通术的治疗效果,并从患儿性别、眼别、月龄、分娩方式、病程时长等方面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针对1~3个月泪道通术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2021年4~5月1~3个月泪道通术患儿有107例(121眼),其中111眼治愈, 10眼未愈,治愈率为91.7%,术后出血1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3个月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中,不同性别、眼别、月龄患儿的泪道通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病程时长的患儿泪道通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通术应用1~3个月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不受患儿性别、眼别、月龄、分娩方式及病程时长等因素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推广应用与临床小儿眼科诊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2019年末突然兴起,其具有感染性的特质使得大众安全防护工作做得措不及防,大面积的人群受到了或重或轻的感染,一时间医疗设备和医疗物资紧缺,医护人员的调动,人民的来去活动受到了控制等等,这些现实画面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新冠病毒肺炎的流行性之强。很多患者的病情是很严重的,转在急诊病房里。这是陪人员安全注意问题十分有必要。接下来通过对新冠病毒肺炎病情的症状、感染的原因和预防等的分析来探讨对急诊病房陪人员的健康教育及管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 急诊病房探陪人员 健康教育及管理
  • 作者: 汪蒗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4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400037
  • 简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类型,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复杂,多由各种危险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因此在护理干预策略也应首选多措并举,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 标签: 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行造口术的护理对策及患儿的预后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的94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造口术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3.40%,P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炎 造口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有效性。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普外科护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0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护理在普外科护理患者中,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且护理方式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护理依从性更高,值得参考。

  • 标签: 健康教育 医护联合 普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通过对住院门诊患者、体检人员的问卷调查、监测等数据建立一套专业的健康管理及随访系统,形成了套随访、治疗、诊断、预防为体系的将康管理的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该体系可与院内其他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其形成的大数据包括对资料的挖掘、利用、归档、分析等收集。这些大数据有效解决患者已替换的健康档案归集问题。医院为更方便的开展临床随访工作和实现健康治疗管理,探索疾病的预后、治疗、发展、病发等可通过借助大数据健康档案平台的支持

  • 标签: 大数据 医院 健康管理平台
  • 简介:[目的]构建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体系架构,实现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的标准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及专家访谈法等,论证并形成中医诊断信息数据元体系框架,并据此收集整理本专题涉及的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参考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按其属性进行分类和编制。[结果]形成以心系、肝系、脾系、肺系、肾系及其他六类为核心的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体系构架,同时形成标准化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167个。[结论]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标准化研究作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基本数据集》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医护理向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护理诊断 数据元 标准化 中医护理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质量。方法:针对1000例本医院应用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管理的住院病案纳入实验组资料,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是抽取时间,另选取1000例2019年4月前常规管理的住院病案为参照组,比对两组统计数据质量分数、病案数据错误情况。结果:(1)实验组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检查结果质量分数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案统计管理系统 统计数据 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电话咨询情况,为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开通24h电话咨询热线,由专人负责接受肠造口患者主动电话咨询,统计分析190例(300频次)电话咨询患者的年龄、造口时间、咨询内容等项目。结果68.4%电话咨询为61~80岁肠造口患者;术后1年内患者电话咨询频次较高(占80.0%)。咨询内容主要为造口用品信息、造口周围皮肤、排泄物渗漏、心理和日常生活问题。结论肠造口患者出院后有较多护理问题需要解决。根据患者电话咨询常见问题,充实健康教育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延伸护理措施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肠造口术 电话咨询 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