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糖尿是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以及尿糖阳性,血糖升高。由于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导致全身血管广泛的病变,为了了解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我们应用TCD技术,对87例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动脉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TCD检测 血流速度 糖尿病患者 颅内动脉 神经电生理 异常率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6例二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12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的检查,根据眼底改变将病人分为三组,计算各组患者并发糖尿肾病的比例,并做尿白蛋白排泄率与DR眼底改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DR临床前期组的病人中有5%并发DN,DR非增殖期组的病人中有42%并发DN,DR增殖期组的病人中有71%并发DN;AER与DR的眼底改变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糖尿视网膜病变和糖尿肾病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呈平行发展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Ⅰ型糖尿(IDDM)的病因主要是在遗传基因控制下与环境因素协调作用引起。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调节的免疫反应破坏胰腺胰岛β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反应于临床糖尿呈现前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就

  • 标签: Ⅰ型糖尿病 IDDM 病因发病学 等位基因 HLA一DR T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脑血管发病后不同时期脑电图(EEG)动脉改变,方法:对400例脑血管病人的在发病后3天内,3天-一周、3周以上进行连续EEG检查。结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箅和脑梗塞发病后3天内EEG改变最明显。异常EEG分别是94.8%、83.35%和64%,随着病程延长,3周后EEG各项发迹均逐渐减轻,异常EEG分别是38%、13%和30%,结论:脑血管EEG的动态改变与脑血管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是一致的。

  • 标签: 脑血管病 脑电图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本文报导我院在1977年7月~1984年12月底儿保门诊的17383名儿童中,曾对672名0~3岁婴幼儿作了左腕部摄片或/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检查。照片结果正常的72.8%。在异常片的1833人中,发现疑佝10.15%;初期佝偻40.0%;激早期佝

  • 标签: 儿保门诊 碱性磷酸酶 血清钙 腕部 出生后 妇幼保健站
  • 简介:目的:观察血压异常与急性脑血管(ACV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观察40例ACVD患者和40名正常成人。其中脑梗塞22例,脑出血18例。结果:ABPM监测结果显示:40例ACVD患者ABPM异常者37例(92.5%),其中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超过正常值者32例(80.0%),血压波动较大者19例(47.5%)(即每小时之间相差>20.0%),其中多数合并存在MSBP,MDBP升高;低血压状态5例(12.5%);血压正常3例(7.5%)。结论: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等,与ACVD发病有密切关系。ABPM优于传统的随测血压,并指导临床用药和估计血压异常的预后。因此,ABPM对于研究血压异常在ACVD发病中的作用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脑出血 监测 血压
  • 简介:青霉素G治疗钩体常发生赫氏反应(JHR),可致肺弥漫性出血(PDH),应寻新药。鉴于国内尚无强力霉素治疗钩体的报告,作者等于1987年探讨了强力霉素治疗钩体。测青霉素G和强力霉素对临床分离的8株钩体抗菌活性(试管法)。选临床确诊,病程4日内,未用过抗菌药的感染中毒型钩体34例(实验室证实30例,重型27例)随

  • 标签: 强力霉素 治疗钩 病探讨
  • 简介:强直性肌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清楚的遗传性疾病,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肌浆膜传递障碍所致。肌强直是其主要症状。现将我院今年收治的3例强直性肌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强直性肌病 肌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急性脑血管可以并发多种心电图改变,在临床上已引起普遍重视。现选择曾在我院治疗的18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符合以下标准的心电图检查记录作一统计分析。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1.病例:全部病例来源于1986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病人。其中门诊病人63例(33.3%),住院病人126例(66.7%)。均经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病急性期,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分析 急性期 检查记录 心脏病史 脑梗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的诊疗价值。方法:对46例患儿治疗前后做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异常率为100%,其中轻度异常6例(13.4%),中度异常3l例(67.39%),重度异常9例(19.59%)。结论:脑电图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的诊疗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电图
  • 简介:用细胞色素P450(P450)特异诱导剂研究参与吡喹酮(PQT)代谢的P450同工酶。在诱导肝粒体内,PQT代谢仅生成一个主要代谢物.质谱鉴定为PQT的D环—羟化物。在β—萘黄酮(β—NF)诱导肝微粒体内,P450含量为对照组的1.55倍,PQT代谢后也生成一主要代谢物,D环羟化物,其生成速率为对照组的2.12倍。苯巴比妥(PB)诱导的肝微粒体P450含量为对照组的4.31倍,PQT代谢生成三个主要产物,质谱鉴定分别为PQT的D环、B环和A环一羟化物,其D环一羟化物生成速率是对照组的6.05

  • 标签: 羟化物 吡喹酮 大鼠肝微粒体 质谱鉴定 细胞色素 诱导剂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人脑血管的脑电图特点,为早期诊治老年人脑血管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95例老年人脑血管的临床及脑电图。结果:脑电图正常24例(25.3%),异常71例(74.7%)。其中,轻度异常18例,占异常的39.4%,中度异常以上7例(9.9%),局灶性异常36例,占异常脑电图的50.7%。结论:老年人脑血管的脑电图变化与病因的种类、程度、病程、脑电图检查的时间及检查时有无意识障碍及障碍的程度等有密切的关系。脑电图的动态观察对老年人脑血管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均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脑血管病 脑电图
  • 简介:急性白血(Acute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儿童发病有增多趋势,神经系统受累又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1].本文观察发现小儿急性白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且脑电图(EEG)阳性率较高,本文对1998年10月至2002年9月住院78例不同类型的儿童急性白血的临床及脑电图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临床 EEG 儿童 脑电图 常见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眩晕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双侧椎动脉血流速不同程度减慢的患者中有88.4%患者有颈椎的X线表现。结论: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颈椎有一定的联系。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颈椎病 眩晕 脑血液动力学
  • 简介:本文报告32例糖尿性癫痫和100例正常个体脑电地形图检测结果,异常率53.1%。显示慢波功率值增高,α波慢化或功率值降低。并与脑电图作对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电地形图对糖尿性癫痫的临床诊断,是一种客观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糖尿病性癫痫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 简介:脑血管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原因。脑梗塞患者约有2%~5%出现智能障碍。利用听觉刺激序列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3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32例患者采用长谷川智测量表(HDS)评分。其中9例小于20分,其P300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均延长,而23例HDS评分正常者其中10例P300潜伏期延长。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技术可早期发现脑梗塞患者亚临床痴呆。

  • 标签: 脑梗塞 痴呆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三年前在日本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M1期"(ANLL-M1),当时在日本第一次化疗后曾行外周干细胞移植,一年半后复发,在北京某医院第二次化疗后即出现高热(体温40.0℃),咳嗽、咳痰,伴恶心、呕吐、失语及右侧偏瘫,经相关检查证实并发脑脓肿及肺炎,住院治疗半年,病情无好转,于2000年收入我院治疗(住院号4544).

  • 标签: 日达仙 药物治疗 成人 白血病 严重感染 免疫调节因子
  • 简介:有机磷中毒后遗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程长,对劳动力有严重影响,在生活上带来很多不便。国内曾有报导,均为甲胺磷或乐胺磷,但未见有肌电图检查的病例报道。我院曾收冶2例甲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并做了与健康人对照的肌电图检查。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患者女,38岁。93年11月10日因与她人生气服甲胺磷约40ml,被人发现急送医院抢救,双足麻木、无力,不能伸腕、伸足而再次入院。查体:神清。双大、小鱼际肌,第一骨间肌,胫骨前肌群明显萎缩。不能伸腕,提足。

  • 标签: 迟发性神经病 急性甲胺磷 中毒后 中间综合征 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球蛋白
  • 简介:对已确诊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的105例患者进行了体感诱发电位(SEP)观察。结果显示SEP正常25例(23.8%),异常80例(76.2%)。其异常发生率与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有显著相关性,即年龄大、病程长及长期血糖控制差的患者SEP异常率高。结果还显示,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SEP多为异常,而临床尚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SEP也可出现异改变,提示该检查对糖尿性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神经病变 体感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