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颌唇侧阻生尖牙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15例埋伏阻生的上尖牙采用开窗术暴露埋伏尖牙后粘牵引钩,用固定正畸配合牵引,辅助导萌一步矫治到正常牙位。结果15例患者中,除一例中途放弃牵引要求直接拔出埋伏牙外,其余14例牵引阻生尖牙到预留位置,未出现牙髓坏死,牙周附着不良,x线显示牙根无明显吸收,患者面型无明显变化,牙弓形态良好,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中性,基本达到目标。结论采用上颌唇侧阻生尖牙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可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颌唇侧阻生尖牙 正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种植钉配合固定矫正器作为垂直向支抗,使埋伏阻生尖牙产生伸出移动的有效性。方法共选取四例固定正畸有埋伏阻生尖牙的患者,其中二例为上颌牙列缺损,整体支抗严重不足,均为上颌双例尖牙埋伏阻生。二例为安氏Ⅲ类牙合关系,单例上颌阻生埋伏较深患者,均临床在运用直丝弓固定正畸,同时应用下颌植入的微种植钉作为支抗。垂直向牵引,伸长并排齐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观察埋伏阻生尖牙的萌出情况。结果四例正畸患者应用微种植钉牵引,6颗埋伏阻生尖牙均正常萌出,临床冠长度正常,牙周附着良好,牙无松动,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没有明显的牙根吸收,种植支抗钉保持稳定。固定正畸疗效明显,较其它类方法缩短。结论微种植钉作为垂直向支抗,可以使牙齿产生有效的伸出移动,为配合固定矫正器的正畸,可达理想的垂直方向的支抗控制。

  • 标签: 微种植钉 正畸支抗 牵引 尖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损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0例上颌后牙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上颌窦提升术进行治疗。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上颌后牙缺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口腔种植上颌窦提升术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状况,提升治疗效果,且治疗后牙齿功能恢复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上颌窦提升术 常规治疗 上颌后牙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后牙区即刻种植及同期上颌窦内提升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接受上颌后牙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且上颌窦底骨量较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在微创拔牙后采取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总结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上颌窦底的高度提升为3到5mm,57枚种植体在6个月时实行上部修复,成功负载,全景片、根尖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理想,无任何种植体低密度影像,上颌窦无炎症反应。结论上颌后牙区即刻种植及同期上颌窦内提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益,治疗时间短且手术操作简单,值得作为临床常规手术方式。

  • 标签: 上颌后牙区 即刻种植 上颌窦内提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钛板支抗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上颌后缩畸形的疗效。方法用常规前方牵引方法及钛板植入做支抗前方牵引方法分别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牙早期可采用上颌骨钛板植入做支抗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后缩。

  • 标签: 钛板植入 前方牵引 上颌骨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颌埋伏前牙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18例24颗上颌埋伏前牙患者采用固定正畸开拓间隙后,使其自行萌出,或者结合牙槽外科开窗术,对埋伏牙进行牵引治疗。结果24颗埋伏前牙均矫正至牙列正常位置,且牙髓活力正常,牙根无吸收。结论应用固定正畸矫正技术可有效保存上颌埋伏前牙。

  • 标签: 埋伏牙 固定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残根误入上颌窦及拔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牙科治疗残根误入上颌窦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运用“跳跃”体位改变(posturechange)方法,使进入了上颌窦的残根,随体位改变而转变上颌窦内位置,从而使残根掉入口腔内,并从拔牙创颊侧做梯形瓣,带蒂腭瓣旋转90度来修复瘘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3患者均采用“跳跃”的方法,转变残根位置,使残根从上颌窦内掉出,一期带蒂腭瓣旋转90度来修复瘘口效果良好,2周拆线后患者腭瓣均存活。43例患者均在术后11~14周成功行烤瓷桥的修复,缺失牙齿修复效果良好,无并发上颌窦感染者。结论根据上颌窦解剖特点,运用体位改变的重力的作用,可使残根顺利从上颌窦内取出,该方法较为简单、安全、痛苦少,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上颌窦 残根 体位改变(跳跃) 瘘口修复
  • 简介:摘要种植义齿修复已成为牙列缺失的常规修复手段之一,但是在上颌后牙区常常会遇到骨量不足而影响种植修复的情况,需要行上颌窦提升术增加骨量,本文主要介绍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上颌个别前牙后天缺失症。方法临床选择16例(男6,女10)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患者,以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为依据,施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邻面磨除釉、拨牙等单纯正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根据不同的适应证,采用上述矫治方法,使最后的矫治结果和临床矫治效果达到满意。结论正畸能完美治疗上颌个别前牙缺失症患者。

  • 标签: 直丝线弓矫治 头影测量 模型分析 牙缺失
  • 简介:摘要成釉细胞纤维牙瘤是一种少见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女差异不大,上下颌骨均可发生,常无自觉症状,临床表现为颌骨的局部膨隆、牙齿迟萌。X线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房或多房混合透亮透射影,不易与牙源性囊肿或肿瘤鉴别。由于该肿瘤的恶变可能性低,治疗方式主要为保守性的手术摘除,一般不易复发。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成釉细胞纤维牙瘤病例,探讨成釉细胞纤维牙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标签: 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牙源性肿瘤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89颗上颌窦种植牙进行上颌窦提升术的治疗,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X线曲面断层片显示的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距离选择上颌窦提升术的手术方式,对其中2~5mm者选择上颌窦开放式提升术;6~10mm者选择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术。结果行上颌窦开放式提升术者,术前后X线片比较上颌窦底高度平均提升(4.87±0.23)mm;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术者,术前后X线片比较上颌窦底高度平均提升(3.74±0.48)mm。所有病例术后各时期X线片检查均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稳定,骨结合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上颌窦区牙齿缺失行上颌窦提升术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 标签: 上颌窦 种植牙 上颌窦提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的45例患有上颌窦病变的患者(67侧),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5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8例,占比为84.4%,有效的有5例,占比为11.1%,无效的有2例,占比为4.5%,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术后发生鼻腔黏连的3例(6.7%),鼻泪管损伤的1例(2.2%),上颌窦口闭塞的2例(4.5%),眶纸板损伤的1例(2.2%),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鼻泪管损伤后痊愈,眶纸板采用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他患者经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尽量减少了对患者的上颌窦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上颌窦 开放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方牵引对矫治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前牙反颌患者的牙性和骨。方法选择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前牙反颌病例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进行治疗,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建立正常覆颌覆盖关系,SNA增加2.06±1.470。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是矫治早期前牙反颌简便有效的治疗装置,可以促进上颌骨的向前生长,抑制下颌向前生长。

  • 标签: 前方牵引 前牙反颌 替牙期 恒牙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浸润法麻醉上颌磨牙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需要拔除或需牙髓治疗的上颌磨牙患者1429例。行局部浸润麻醉,若拔牙同时麻醉腭大神经。结果1429例患者,麻醉成功1401例,失败28例,总有效率97%。结论本方法具有注射方法简单,麻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门诊中推广。

  • 标签: 浸润麻醉 上颌磨牙 拔除 开髓 上牙槽后神经 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特点及定位方法。方法经CBCT确诊为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63例患者85颗多生牙为研究对象,分析多生牙的数目、形态、大小、生长方向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63例患者年龄5~14岁,男女比例为3.851,其中42例(66.7%)为单颗多生牙,69颗(81.2%)位于11、21之间,49颗(57.6%)为Ⅱ型,锥形53颗(62.4%),多生牙的长度4.0mm~22.0mm,平均为12.65mm,牙冠宽度3.0mm~9.8mm,平均为5.46mm,牙根无弯曲64颗(75.3%),倒置阻生42颗(49.5%)。结论CBCT能精确定位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多生牙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标签: 多生牙 特点 锥形束CT 定位
  • 简介:摘要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发病日渐增多,上颌窦最常见。本病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首诊牙痛容易误诊为口腔疾病并误治,贻误原发病的诊治;CT检查对本病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真菌 上颌窦炎 CT 牙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常规完善根管治疗上颌第二磨牙治疗失败的MB2,为患者解除痛苦。方法选择110颗常规完善根管治疗失败患牙通过改良的梯形开髓洞形,根管口定位去除髓底预计位置的部分牙本质,寻找根管口,去除根管近中壁突起牙本质,减小冠三分之一的弯曲探查MB2。结果110,找到95例,未完全扩通7,8例未找到拔除。结论熟练掌握MB2根管口的定位根管型态减少遗漏是提高第二磨牙根管治疗技巧和根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上颌第二磨牙MB2 梯形开髓洞型 根管口定位 根管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植骨的情况下,单纯上颌窦外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实验组不植骨,共植入37个种植体,对照组则植入人工骨粉,共植入35个种植体。结果所有病例的72个种植体均已完成修复治疗,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咀嚼功能正常。不植骨组比植骨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但二期修复时间长,两组的上颌窦穿孔率无差别。结论发现植骨与否对种植体的近期成功率没有影响,不植骨单纯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是可行的。

  • 标签: 上颌窦提升 同期种植 牙槽嵴高度
  • 简介:摘要牙源性上颌窦炎是指牙齿相关因素引起的上颌窦炎,约占所有上颌窦炎的10%~12%,其发病多为单侧上颌窦,除有一般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表现外,还有单侧鼻塞、鼻腔异味、牙痛及牙周肿胀、上颌窦区周期性疼痛等特征性表现,仅作传统的上颌窦炎治疗无效,因此,准确的诊断牙源性上颌窦炎,对此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牙源性上颌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抗生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