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镜检查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100例该院收治的结肠镜检查手术病人,按灌注气体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检查时观察组灌注CO2,对照组灌注空气,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镜头到阑尾口时候,检查完成时候的Pa(CO2)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情况,腹部X线检查评价结肠膨胀度。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与检查完成时Pa(CO2)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对应检查手术过程的Pa(CO2)值比较,也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及术后1h、6h腹痛与腹胀评分及结肠膨胀度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结肠镜检查应用,相对于应用空气,患者舒适度更好,同时CO2副作用不明显。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应用二氧化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激光治疗皮肤病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评定。方法使用激光治疗仪,治疗20种皮肤病共2200例。结果本组20种皮肤病2200例治疗结果表明,激光除了对于鲜红斑痣和癫痕疙瘩的疗效较差外,对其他皮肤病的疗效是肯定的。结论激光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是显著的,但是如何减轻其副作用是尚待进一步探讨的。

  • 标签: 二氧化碳 激光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脉冲激光祛除色素痣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超脉冲激光治疗机,治疗时根据色素痣的大小与形态采用不同功率、频率及脉宽,垂直瘤体气化扫描,由浅入深逐层碳化至皮损底层无色素残留、基底呈淡白色即可。结果116名患者(532个色素痣)一次治愈205个(38.53%),次治愈272个(51.13%),三次治愈38个(7.14%),四次治愈13个(2.44%)。四次治疗后仍有部分色素复发4个(0.75%),所有病灶术后创面无明显瘢痕,但局部有红斑,约半年后消退。结论采用超脉冲激光色素痣,具有治疗时间短、花费少、不接触皮肤,术中无出血,术后无明显瘢痕等优点,但大多需要多次治疗。

  • 标签: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 色素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末监测(ETCO2)在维吾尔族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为防治手术过程中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9月我院维吾尔族手术全麻患者267例,回顾分析临床麻醉中呼末监测的应用效果。结果共处理18例麻醉期间的异常情况,其中插管误入食道者3例,机械通气不足者3例,机械通气过度者2例,小气道阻塞者2例,连接处脱离、螺纹管扭曲及机械故障者4例,钠石灰耗竭者3例,手术过程过度牵拉致导管移位1例。结论呼末(ETCO2)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灵敏性高,能及时发现全麻期间呼吸功能不全及机械故障等异常情况,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 维吾尔族患者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胶管、肝素锂管与普通干燥管(加盖与不加盖)四种试管对测定血浆(血清)的影响。方法用四种试管分装同一标本,通过加盖、不加盖与控制时间,分析不同条件下各管测定结果的差别。结果CO2测定的三种加盖管(分离胶管、肝素锂管与普通干燥管)37℃水浴3小时内同一时间段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加盖普通干燥管各时间段的CO2值比各加盖管的各时间段值低,有极显著性差异,且各管CO2测定结果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分离胶管与肝素锂管能够比不加盖普通干燥管更好地防止CO2的丢失,且管中的化学成份对CO2结果影响小,并且可以迅速分离血清(血浆)进行检测,因此分离胶管与肝素锂管比普通干燥管更适合CO2的检测。

  • 标签: 二氧化碳 分离胶 肝素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光联合干扰素α-2a局部封闭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激光术局部治疗。试验组47例患者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皮损局部注射,对照组47例局部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后1、4、8、12、24周进行随访,观察疗效、复发率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术后治愈率为95.7%,随访复发率为4.30%。对照组治愈率为78.7%,随访复发率为21.3%。两组间治愈率、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局部注射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尖锐湿疣 干扰素 局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气腹腹腔镜手术对于人体腹膜形态学来说的实际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本院的40名子宫肌瘤患者或单纯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腹腔镜组和开腹组,随后分别在手术过程中每隔半个小时采集一次患者的壁层腹膜,并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腹膜间皮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腹腔镜组在充气后就可以明显的看到皮细胞快速的发生肿胀,30分钟后仅见间皮细胞肿胀,偶可见细胞间隙的存在,60分钟后腹膜间皮细胞之间发生连接断裂,深到基底膜下,基底膜连续性中断,故而裸露,细胞间隙可见,90分钟和120分钟更加明显,细胞间隙中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少量存在;开腹组在开腹手术后其间皮细胞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从细胞学形态来看也是相当正常的,基底膜较为完整,在手术60分钟时依然如此,在90分钟时可以发现其细胞间连接偶可见断裂的现象,在120分钟时变化更为明显。结论与气腹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引起的腹膜形态学变化不明显,气腹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腹膜形态学变化与充气时间有明显的联系。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腹膜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拉-光动力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尖锐湿疣病例93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单用激光治疗,治疗组采用激光+艾拉光动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愈率。治疗组治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率为5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复发率。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4.17%、6.25%、0,对照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24.44%、40.00%、28.89%、13.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副反应。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光动力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二氧化碳激光 艾拉-光动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博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末分压的变化。方法心博骤停患者86例根据复苏效果分为两组,34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为观察组,52例患者复苏未成功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者呼气末分压先升高后降低,在T2时达到最高,在T5时降至最低。观察组患者呼气末分压持续升高,在T5时达到最高。观察组患者呼气末分压在T2、T3、T4、T5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博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末分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肺复苏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 标签: 心博骤停 心肺复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脉冲点阵激光和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63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人,采用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31人用激光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患者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较激光疗效更好。

  • 标签: 脂溢性角化 超脉冲点阵激光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腹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7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术中均建立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8~10mmHg,记录气腹前5min、气腹后5min、15min以及拔管后5min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气末(PETCO2)、分压(PaCO2)。结果74例患儿气腹后5min、15min的心率均较气腹前显著降低,但其平均动脉压、PETCO2、PaCO2均较气腹前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5min与气腹前5min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建立CO2气腹虽在术后能够快速恢复,但在术中仍会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术中监测,及时调整患儿的呼吸参数,适度通气,尽量避免术中酸中毒等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二氧化碳 气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监测中心静脉-动脉分压差在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76例,入选48例。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中心静脉-动脉血分压差P(v-a)CO2≤6;B组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中心静脉-动脉血分压差P(v-a)CO2>6。监测患者入院0、6、12、24小时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乳酸、24小时液体总量、入住ICU的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结果A组、B组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原发感染灶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液体复苏T0时,MAP及Sc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乳酸及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液体复苏T6、T12、T24时,MAP、CVP、血浆乳酸及Scv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每小时尿量、24小时液体总量及入住ICU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CO2可以作为早期容量复苏后(ScvO2)≥7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进一步容量复苏的指标。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容量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增加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每次3粒,1日三次,饭后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复色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5.29%(2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17/34)(χ2=9.6759,P=0.0019)。联合组的复色率为(48.23±5.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0±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46,P=0.0000)。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低于对照组的17.65%(6/34),但组间差异不显著(χ2=0.4690,P=0.493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可显著提高局限性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和复色率,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白癜风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维酮碘乳膏对激光切除跖疣术后伤口换药的效果。方法将96例激光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安尔碘伤口换药护理、健康宣教,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加用10%聚维酮碘乳膏局部外敷换药,比较两组病人在换药后2周和3周时伤口结痂愈合例数和伤口感染例数。结果聚维酮碘乳膏换药的治疗组中病人在治疗后2周和3周时伤口结痂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伤口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聚维酮碘乳膏可促进跖疣激光切除术后伤口的愈合,在降低感染率方面同传统换药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聚维酮碘 伤口护理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动脉分压差(Pcv-aCO2)在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20例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给予液体复苏。根据液体复苏后24小时Pcv-a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分为四组,比较分析四组间的实验室指标、乳酸清除率及液体入量。结果液体复苏时间T24的HR、BE、Scv02、Pa02/FiO2、Pcv-aC02、Lac与T0、T6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cvO2小于70%、Pcv-aCO2超过6mmHg的重症浓度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液体入量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Pcv-aCO2与ScvO2联合监测可作为重症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重要依据。

  • 标签: 重症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Pcv-aCO2 ScvO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疣汤坐浴联合人干扰素α-2b及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尖锐湿疣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术后3d外涂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疣汤坐浴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1.7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对照组为(3.77%),组间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疣汤坐浴联合人干扰素α-2b及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消疣汤 二氧化碳激光 人干扰素&alpha -2b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纳米钛霜中钛的含量。方法本实验采用铝还原法,通过将试样溶解在含有硫酸铁的硫酸中,金属铝将四价钛还原成三价钛。以硫氰酸铵作指示剂,用硫酸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结果该法下测得纳米钛霜中钛含量平均达8.53%。结论该方法较为简便,结果稳定,针对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二氧化钛 含量 铝还原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CO2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51.43%,观察组复发率5.71%,低于对照组的48.57%(P<0.05)。结论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在达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复苏目标情况下,静动脉分压差能否进一步指导复苏进行。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感染性休克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21例,一组18例,两组患者人科后均行中心静脉,动脉置管,抽取动静脉血气分析,监测Scv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计算P(v-a)CO2(静动脉分压差),行EGDT,复苏6H后再次监测ScvO2,P(v-a)CO2,对于两组中ScvO2<70%者继续进行液体复苏,而第一组中ScvO2>70%者停止液体复苏,第组中ScvO2>70%而,P(v-a)CO2>6mmhg者继续复苏,P(v-a)CO2<6mmhg者停止复苏,直至第组所有患者ScvO2>70%,P(v-a)CO2<6mmhg后停止复苏,复苏期间监测第6小时(T6h),第12小时(T12h)ScvO2,P(v-a)CO2,乳酸清除率。结果两组中单纯以ScvO2>70%为复苏目标组其乳酸清除率在T6h,T12h,均小于ScvO2>70%并P(v-a)CO2<6mmhg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8天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cvO2联合P(v-a)CO2在感染性休克进行液体复苏时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乳酸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