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提升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有效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72例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两组/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相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之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总分是(3.96±0.72)分,且其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提升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有效生活质量的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临床有效率 生活质量 慢性胃溃疡
  • 简介:摘要药房管理与临床用药是医院日常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两项工作,与病人身体恢复情况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如何提升药房管理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一直都是各级医院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就将医院工作实际情况,对这两点展开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医院药房管理以及临床用药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退药管理 药房管理 临床用药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凝血标本(CS)质量对凝血项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本实验室凝血指标(CI)检查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本科室410例CS,从采集到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S5100)检测全过程的临床资料。结果CS抗凝比例不匹配可导致APTTPT时间延长,与重新采集合格的CS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检测Fib结果低于重新采集合格的CS有差异(P<0.05)。离心3000r/min,5min的CS检测APTTPT结果均短于离心10,15min的CS,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对Fib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3000r/min离心10min或4000r/min离心5min的CS检测APTT、PTFib结果,与3000r/min离心15min的CS间无显著差异(P>0.05)。CS溶血对PT检测结果影响最大,长于重新采集合格的CS,组间有差异(P<0.05),CS溶血对APTTFib检测结果与重新采集合格的CS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CS分析易发生如抗凝比例不匹配、离心异常、溶血环节的质量异常,均对CI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影响。

  • 标签: 凝血标本 分析前质量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基建工程档案是高校基本建设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随着高校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因改善办学条件而出现的旧房改造翻新,对基建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文章阐述了基建工程档案的特点组成的内容,分析了基建工程档案在高校发展基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基建工程档案建设的要求和重复利用的方法。

  • 标签: 高校 基建工程档案 基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0例,观察组患者急诊护理期间采取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急救准备质量较对照组高,护理风险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0.8%,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干预质量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优化护患关系,在ICU病房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提升尿液分析仪检测尿常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四种方法对尿液分析仪检测予以监控,主要是控制尿液检测时的温度、尿液煮沸后检测避免尿潜血假阳性、尿液放置时间、试剂带蘸取尿液的时间。结果试剂带蘸取尿液的最佳时间为2秒;尿液放置时间应小于2小时;尿液煮沸后能促进仪器尿潜血检测准确度的提高;温度较低会使尿阳性的结果有所下降。结论四种检测方法的开展减少了尿分析仪检测的误差,以利于尿液分析仪检测尿常规准确性的提高。

  • 标签: 尿常规 尿液分析仪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柳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方法随机筛查柳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清标本。初检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双孔复试确认为有反应性标本再送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证。结果ELISA法共检测53507份无偿献血者样本,初筛有反应性样本47份,初筛阳性率0.09%,确证阳性1人份,确证阳性率为0.002%。结论柳州地区属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发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TLV常规筛查不可行,为确保受血者血液安全,有效阻止HTLV-Ⅰ/Ⅱ通过血液传播,可使用存放14d以上的血液成分或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 标签: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柳州地区 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情感的过程,通过信息交互作用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看法、决策行为。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能为组织提供工作的方向、了解内部成员的需要、了解管理效能高低等,是提高沟通效果、搞好效能管理、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对保证沟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利用 沟通方式 沟通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DNA分析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5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诊为乙肝大三阳患者的血液,每个患者的血液平均分为A、B、C、D组,A组即刻测定,B组室温放置2天测定,C组4℃放置7天测定,D组溶血即刻测定,比较不同的储存时间、温度以及标本是否溶血对乙肝病毒DNA进行荧光定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未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相比以及不同储存时间温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储存时间以及温度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DNA的结果无影响。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乙肝DNA 分析前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康复工程属于康复的一个分支,国内开设康复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逐步增多,辅助技术作为康复工程的核心技术,却鲜为人知。本文除了对康复工程辅助技术做了全面的阐述,还重点阐明了康复工程辅助技术的关系。

  • 标签: 康复工程 辅助技术 辅助器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泵中加地塞米松、阿扎司琼防止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应用镇痛泵患者18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63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泵治疗为A组,63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泵+阿扎司琼治疗为B组,63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泵+阿扎司琼+地塞米松治疗为C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三组患者镇痛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好于A组。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B组,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好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泵中加地塞米松、阿扎司琼防止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还可大幅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镇痛泵 地塞米松 阿扎司琼 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如何降低急救回车率。方法通过2008年至2015年期间急救回车率、每万人口救护车配置数,分析如何降低急救回车率。结果浦东新区2008年至2015年8年期间院急救回车率分别为5.7%、5.6%、4.3%、5.8%、3.3%、2.0%、1.6%、2.4%。四年的急救回车率较高,后四年的急救回车率下降明显。每万人口救护车配置数量逐年略有改善但仍低于卫生部及上海市的相关标准。结论降低急救回车率不仅要基础设施配置到位,更要加强对救护车辆与驾驶员的管理,确保调度派车的科学性,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急救资源的配置。

  • 标签: 降低 急救回车率 建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妇幼保健院的发展,不能医疗化,不能市场化,要明确其性质定位,提升公共卫生职能,体现妇幼保健院的公益性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切实解决服务群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是妇幼保健机构推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出发点。

  • 标签: 党建工作 妇幼保健 思想教育 政治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提升药房管理质量保障合理用药的关系。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药房管理组与提升药房管理组,每组各75例。其中常规药房管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房管理模式来管理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而提升药房管理组患者则采取提升后的药房管理模式来管理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药物种类、给药天数、更换药物发生情况以及联合用药发生率情况。结果提升药房管理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药物种类、给药天数、更换药物发生情况以及联合用药发生情况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药房管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药房管理质量保障合理用药的关系密切,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可以改善患者的用药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药房管理质量 保障合理用药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床边血糖检测中动脉末梢部位采血的准确性对比,并总结两者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01-2014.12来我院ICU住院治疗的188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操作护理步骤,按动脉血糖值<6mmol/L、6-8mmol/L、>8mmol/L分为三组,并将动脉血糖值末梢血糖值统计绘制成表,比较各组患者的两种数据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低血糖组(<6mmol/L)高血糖组(>8mmol/L)中动脉血糖末梢血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血糖组(6-8mmol/L)动脉血糖末梢血糖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脉血糖6-8mmol/L范围时,末梢血糖能较好地反应患者的机体血糖变化,而在此范围外动脉血糖的患者中末梢血糖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单用末梢血糖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同时规范地检测护理操作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一大因素。

  • 标签: 重症患者 动脉血糖 末梢血糖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房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量、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房产后出血中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并降低术后风险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可以考虑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风险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通过认真开展对我站团员工作情况调查,本文从我站团员工作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为更好地发挥团员的积极性工作热情,有序有效地开展团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我站团员 团工作 调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