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胎头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方法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导尿,术者在宫缩间歇期手握胎头上托旋转胎头成枕前位,宫缩时嘱产妇屏气向下用力,同时助手从腹部配合同方向推移胎儿背部,胎头下降不再回转时再慢慢松手。结果徒手旋转胎头术38例,成功30例,成功率78.94%;失败8例,失败率21.06%。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8分26例,4~7分4例。结论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6~7cm,徒手旋转胎头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

  • 标签: 徒手旋转 处理 头位难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旋转皮瓣治疗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程度的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创口均一期愈合,可恢复体力劳动。

  • 标签: 局部 旋转皮瓣 胫骨内 固定钢板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手指受挤压旋转撕脱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再植方法,为临床断指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自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因挤压旋转撕脱性断指,断指需要再植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按其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邻指动脉移位,对照组采取自体小静脉移植法,每组各14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结果观察组21指的完全成活为20指,成活率为95.2%,对照组22指完全成活为16指,成活率为72.7%,可见,观察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8周的功能跟踪显示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指受挤压旋转撕脱后,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再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严格掌握其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以此来提高其成活率。

  • 标签: 断指 再植 显微外科 成活率
  • 简介:摘要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化疗病人越来越多,许多化疗药物有较强的刺激性,易引起静脉炎,因此探讨方便实用且保护静脉的方法,成为化疗病人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三通接头间断滴注化疗药物,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三通接头 保护静脉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手术切除会厌囊肿的疗效和优点。方法27例患者在插管全麻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完整切除会厌囊肿。结果2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获满意疗效,无复发。结论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具有安全、出血少、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等优点。

  • 标签: 会厌囊肿 低温等离子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脑保护在颅脑重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科的100例颅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亚低温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于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于伤后24小时内接受亚低温治疗,根GCS评分、神经功能缺省程度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颅脑重症患者能降低神经功能缺省程度评分(P<0.01)。结论亚低温具有减轻颅脑重症患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提高颅脑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的OSAH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总结196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的OSAHS患者的数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加强护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的OSAHS患者的疗效均有提高。结论熟悉等离子刀头的使用,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保证。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 OSAHS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给予我院2013~2014年收治并确诊为肘关节后脱位患者102例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结果全部整复一次性成功。形体检查和X线均显示复位成功。结论前臂旋转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具有简易方便,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复位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前臂旋转复位 肘关节后脱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针三通接头护理缺陷对策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应用留置针三通接头的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0月应用留置针三通接头的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是科室及个人对三通接头了解掌握情况常规使用,观察组是系统学习留置针三通接头护理缺陷对策后使用,观察两组使用过程中留置针三通接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留置针三通接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针三通接头护理缺陷对策在临床中应用,可大大降低留置针三通接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及提高病人满意度,因此,留置针三通接头护理缺陷对策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效果满意,值得应用借鉴。

  • 标签: 留置针三通接头 护理缺陷 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急诊行心肺复苏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27例,观察患者心肺脑复苏情况,分析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7例患者病情好转、神志转清20例,放弃治疗2例,并发心律失常2例,肢体抽搐2例,冻伤1例,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亚低温治疗是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复苏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纤维素酶的临床研究,为以后低温纤维素酶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纤维弧菌作为研究材料,对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纤维素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摄氏度,纤维素酶的酶活性达到100%,纤维素酶的活性的最佳酸性值是5,纤维素酶在酸性值4-10的范围内有着很好的稳定性,酶活性一直都处于92%左右。结论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素酶是属于低温纤维素酶,具有很强的高活性。

  • 标签: 低温纤维素酶 中温微生物 纤维弧茵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从亚低温治疗颅脑颅脑损伤起源、研究结果争议、降温监护、复温监护、并发症监护进行综述,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监护技术进展,对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进行展望。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是一种改良的传统中医推拿整脊手法。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是一种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快捷有效,安全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仰卧旋转提拔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仰卧 旋转提拔手法 治疗 颈源性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头位难产产妇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及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头位难产产妇 徒手旋转助产护理 常规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高效省损伤小的清洁灌肠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需要灌肠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两组均采用39℃~41℃的温开水,每次灌入液为500~1000ml,灌肠高度距肛门40cm缓缓流入,研究组给予患者旋转体位清洁灌肠,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左侧卧位清洁灌肠,经腹部平片,X线钡灌肠,结肠镜检查,肠道手术等方法观察结肠清洁效果,采用肠腔清洁3级评定法,对灌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在舒适、清洁度、腹痛腹胀、便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温开水进行旋转体位清洁灌肠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不损伤肠粘膜,提高灌肠质量,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温开水 旋转体位 清洁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主动脉夹层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进行常规DSA和3D-DSA检查,对2D-DSA和3D-DS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常规DSA和3D-DSA中,分别有37例(70%)阳性病例和50例(95%)阳性病例与周围血管显示清晰。结论3D-DSA能多方位观察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准确显示病变的参考角度,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 标签: DSA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