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近年来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低组患儿从诱导缓解期至庇护所预防期临床相关资料,探讨影响低组儿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儿科就诊,归为B细胞型ALL低组患儿,采用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主导的多中心(SHAQ)协作组研究方案即SCMC-ALL-2005方案治疗。收集、整理临床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检验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别。全部数据经SPSS17.0软件处理。结果1.治疗前复发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发病时的一般情况,融合基因及染色体,无明显差异(P均>0.05)。2.治疗情况方面(1)庇护所预防期复发组治疗天数明显延长(P=0.047);(2)感染次数巩固治疗期复发组明显增多(P=0.049),但抗感染治疗天数,从诱导缓解期至庇护所预防期无明显差异(P均>0.05)。3.腰穿次数及血制品输注腰椎穿刺数,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4.化疗药物的使用从诱导缓解期至庇护所预防期化疗强度比较,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的化疗强度,复发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感染是导致治疗早期化疗剂量减少及化疗延迟的主要原因;治疗早期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的化疗强度不足是导致复发的根源。采取个体化化疗方案及适当的护理,减少感染,按计划完成化疗,对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低危组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疼痛的临床处理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3例疼痛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治疗后的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找到病因并进行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疼痛,减少治疗时间。

  • 标签: 疼痛 临床处理 分析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导管(PD管)移位是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约57%~92%伴有网膜包裹,是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就腹膜透析移位导管复位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 移位
  • 简介:摘要云南民间有食用草乌炖肉驱寒的习惯,中毒现象常有发生。急性乌头碱中毒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做一综述供临床参考,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进行分析。结果全麻后心率波动稳定,30min内无血压波动超过30mmHg,无缺氧症状发生。结论全麻有利于对呼吸和循环的调控,可更加安全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

  • 标签: 脊髓损伤 麻醉 术前准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先兆子痫患者36例,对其进行治疗及麻醉处理。结果36例患者经麻醉处理后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先兆子痫是影响胎儿及孕妇的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选择麻醉处理均能得到满意效果。

  • 标签: 先兆子痫 麻醉处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残余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后宫腔内组织残留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清宫术的治疗,对照组实行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达到96%,对照组则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16%,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处理上,应当根据患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重,阴道流血较多的患者,最好实施清宫手术,从而降低患者痛苦,并预防感染。但是,在不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中,可以给予米索前列醇等药物治疗,不仅效果相对确切,而且避免了手术带来的疼痛和风险。

  • 标签: 人工流产 清宫术 米索前列醇 残余处理
  • 简介:摘要当前,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频繁发生的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对医疗环境影响也很大,增加了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恶化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因此如何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及发生了医疗纠纷如何解决,成为当前医疗机构急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医疗纠纷 防范 处理
  • 简介:摘要医院污水处理关系到绿色医院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文章结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以及医院给排水及污水处理方面的设计经验,从系统工程角度,对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现有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 标签: 污水处理 医院 给排水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药房工作人员对药患纠纷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药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对药房工作人员的医德医风、业务知识、岗位技能、药患纠纷处置流程和技巧进行定期教育培训,并及时注意药患纠纷中当事药师身心状态的调节。结果与结论通过定期培训教育,药房工作人员从职业道德和业务、实践、纠纷处置技巧及心理承受等能力都有大幅提升,综合工作能力增强,有效地从根源上降低了药患纠纷发生率,维护医院与患者的双方利益。

  • 标签: 药患纠纷 医德医风 处置技巧
  • 简介:摘要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面对日趋严峻的护患关系,本文从医院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 标签: 护患关系影响因素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血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本组36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麻醉处理,目前临床上常联合用药。结果3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降压方法,在用药后1~2小时血压有所下降,在14~20个小时之内或降至术前或者低于术前,基本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安全有效的药物降压,是围手术期高血患者麻醉处理的基本原则。

  • 标签: 高血压 麻醉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冷凝集现象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方法。方法用37℃生理盐水洗涤患者红细胞6次,镜下观察无凝集后,再进行正反定型。对于某些高冷凝集素效价的患者,必须用37℃甚至45℃的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使自身的冷凝集素消失,再进行血型鉴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发生冷凝集现象或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克服干扰,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冷凝集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情况,探讨继发性导管移位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肿瘤患者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位置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生理盐水重力冲管、滴注、爬楼梯、过深的导管拔出到正常范围等处理。结果12例导管继发性移位经处理后9例导管继续使用,3例导管拔除。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预防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以提高PICC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继发性移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损伤的有效的处理方法,为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神经损伤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甲钴胺序贯疗法,观察组手术结束前给予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12复合液。对两组麻醉消退后皮肤感觉障碍发生时间和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药物疗效;对比患者的担忧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防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及担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对神经损伤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神经损伤 处理 甲钴胺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概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并从抗凝、溶栓治疗、手术取栓、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指征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比较子宫背带缝合术和药物治疗两种止血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6月01日—2015年05月31日2年之间收治的在剖宫产术中出现出血症状的36例孕产妇,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在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10U,然后再以10U加入葡萄糖或氯化钠500ml中静脉滴注。出现出血后观察组予采用子宫背带缝合术的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数据采集,包括患者的满意度、止血效果和预后调查;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两组孕产妇均无死亡现象,其中,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预后较好,感染现象要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不仅要在止血的方法措施上重视,更需在术前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方面引起重视。通过系统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行严格管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最大限度上减少产妇危险系数和并发症。

  • 标签: 剖宫产术 出血处理 子宫背带缝合术和药物治疗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颅脑损伤实施麻醉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治疗期间没有死亡出现,术后出现10例患者并发症严重或病情严重导致死亡,5例患者多器官衰竭,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剩余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和评估可提高对颅内压的控制程度,有助于做好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麻醉处理 临床疗效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采血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并探索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观察每日采血流程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了解采血职业的危害和安全措施。结果空气消毒,化学因素,锐器刺伤,接触到血液和接触受污染的血液和心理因素是采血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采血护士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标准的做法,以防止职业危害。结论加强职业风险保障血液管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控制程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采血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过程中,这将进一步降低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风险。

  • 标签: 采血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