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粪便隐血试验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法和联苯胺法的粪便隐血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克隆抗体法阳性率低于联苯胺法阳性率。结论粪便隐血试验的检查应将化学法和免疫法联合应用以提高阳性的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单克隆抗体法 联苯胺法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牙科材料色稳定仪器结构和功能的介绍,阐述了牙科材料色稳定性老化试验强化模拟的试验原理,希望能够使检测人员不仅懂得试验操作,更要懂得检测设备以及试验原理,并且应注意在试验过程中对于氙灯、紫外滤光片、循环水浴和时间的监测、控制的重要性。

  • 标签: 牙科材料色稳定仪器 结构功能 试验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人布病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方法对与牛羊有密切接触的饲养员、屠宰工人、清洁工人等人群共1089份血清标本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比较敏感性100%,特异性98.57%,符合率98.62%。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对需进行布病抗体检测的标本可以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查,阳性者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

  • 标签: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于2012年7月开展幽门螺杆菌(HP)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二年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二年中4160例,3664人次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观察治疗。结果3664人次中首次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2191人,阳性率59.8%。496例阳性患者经一个疗程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转阴率80%。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价廉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呼气试验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的门诊初诊及新入院病人进行14C-呼气试验,并行胃镜检查。结果在受试患者中阳性率54.1%,而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患者的呼气试验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78%、46.6%、39.7%。结论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的方法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碳14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将9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即供试品-1组(6.25mg/kg)、供试品-2组(12.5mg/kg)和供试品-3组(25mg/kg),每组3只,各组采用自身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皮下注射在动物背部植入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每个时间点1只动物,每侧4个皮下囊,在植入后第3、7、14天取皮下囊部位组织常规HE染色做病理检查。结果大体观察残留程度0%;解剖时肉眼观察仅供试品-3组在植入后第3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皮下囊包块存在;病理镜检发现,各组皮肤表皮及真皮均无明显的病理改变,皮肤附件结构正常,皮下及周围组织也未见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供试品-1和供试品-2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供试品残留,供试品-3组在植入后第3天和第7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供试品极轻度未吸收,第14天各取材点未见供试品残留。结论6.25mg/mL、12.5mg/mL和25mg/mL的吸收性止血材料在新西兰兔背部皮下很快被吸收,在机体内两周基本被降解,对于手术应用安全性颇佳。

  • 标签: 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 皮下植入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质量控制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125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试验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体会。结果患者中HP阳性847例,阳性率67.5%,复查后,阳性者3例(0.02%)。结论检测前的护理和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规范检测时的操作,可使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的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14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潜血二种检测方法同时使用的必要性。方法用化学法(Pyramldon法)和便隐血免疫(双抗体夹心法)试纸同时检测295例粪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分析。结果二者一致性符合率为83.7%,但有16.3%的不符合率。单独化学法或免疫法都可能因其方法学的某些缺陷而产生一定的漏捡或伪阴(阳)性结果,故建议二者必须同时检测

  • 标签: 大便潜血 Pyramldon法 双抗体夹心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能否代替13C呼气试验及尿素酶试验。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HP抗体阳性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无创检查13C呼气试验,对照组给予有创胃镜检查,取检后行尿素酶试验。结果两组患者均为HP抗体阳性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假阳性率分别为8人、9人,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不能代替13C呼气试验及尿素酶试验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但13C呼气试验与尿素酶试验想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检测情况以及细菌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检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了在2015年11月—2016年5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症状的患者,采集患者的泌尿生殖标本,对支原体、衣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在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检测出的支原体阳性率较高,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V号、利福平、庆大霉素及强力霉素较为敏感。结论进行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检测及细菌药敏试验,能够有效地筛选敏感药物,指导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泌尿生殖道微生物 感染检测 细菌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情况。分析常备溶血三项试验诊断HD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36例疑似HDN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体释放试验诊断HDN百分率为70.08%,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23.51%,游离抗体试验为47.9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诊断HDN敏感性仅为29.73%和61.39%,易漏诊。0~2dHDN检出率为79.54%,3~5d为16.22%。A型血患儿发生HDN百分率为82.86%,B型血患儿为70.81%,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抗体释放试验诊断HDN相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有漏诊风险。抗体释放试验是诊断HDN主要依据。临床对有症状或怀疑HDN患儿应在出生48h内进行检测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6例患者,其中慢性胃炎118例、消化性溃疡68例,同时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2种方法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2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胃炎38.9%(RUT法),41.5%(14C-UBT法);消化性溃疡76.5%(RUT法),80.9%(14C-UBT法);2种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14C-UBT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可靠、无创的Hp检测方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呼气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疹的病因及其与变应原的关系,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94例湿疹患者采用标准筛选抗原进行斑贴试验。结果394例患者中332例对20种标准筛选抗原中的17种出现1种或1种以上抗原阳性反应,总阳性反应率为84.32%,其中以硫酸镍阳性率最高,达30.71%,其余阳性率较高者依次为重鉻酸钾(29.50%)、芳香混合物(23.46%)、卡巴混合物(18.94)、硫柳汞(15.21%)。结论硫酸镍、重鉻酸钾、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湿疹的主要变应原,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湿疹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致敏原及其性质。

  • 标签: 湿疹 斑贴试验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ELISA试剂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差异。方法收集我中心进行丙型肝炎筛查的血液样本,随机收集其中800份阴性标本及40份阳性标本。采取不同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测定A试剂、B试剂和C试剂的检测差异。分析(1)840份标本的试剂检查情况。(2)40份阳性标本的试剂检查情况。(3)三种试剂质控血清检测的灵敏度。结果(1)C试剂的检测阳性率(0.8%)低于A试剂(1.5%)和B试剂(2.5%)比较有差异(P<0.05)。(2)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40份阳性标本中,阳性6份,阴性32份,可疑2份。A试剂、B试剂假阳性率分别为40.6%、56.3%,明显高于C试剂(3.1%),比较有差异(χ2分别为7.26、7.65,P<0.05)。(3)C试剂质控血清灵敏度明显高于A试剂和B试剂,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夹心法ELISA试剂对于测定丙型肝炎抗体更为准确,假阳性低。

  • 标签: ELISA 夹心法 HCV抗体
  • 简介:摘要本次针对小榄镇教师群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采取的是Hp14C-尿素呼气试验法,众所周知,试验的方式方法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研究过程中的便利程度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Hp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法进行适用性以及准确性的研究。

  • 标签: 14C-尿素呼气试验 Hp感染检测 可靠性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LIA)仪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COI大于1时,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阳性率的变化趋势及其临床价值,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的梅毒检测流程和报告系统,为临床提供应用参考。方法收集本院COBASE602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COI大于1的阳性标本100例,全部标本进行HISCL5000检测,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为标准确定真、假阳性。结果100份COBASE602阳性标本经TPPA法检测阳性标本95例,阴性5例,阳性符合率95%;100份阳性标本经HISCL5000检测阳性标本96例,阴性4例,TPPA法复检阳性符合率97%。结论在本实验室COBASE602和HISCL5000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存在一定假阳性,COBASE602梅毒抗体结果1≤COI≤7的阳性标本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行TPPA复查;HISCL5000梅毒抗体结果1≤COI≤3的阳性标本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行TPPA复查,以防止梅毒的误诊,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上消化道疾病治疗的患者2960例,对其实施碳14尿素呼气试验以及胃镜检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其实施抗感染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2960患者中有1510例患者碳14呼气试验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51.01%;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阳性率76.78%;胃溃疡患者的阳性率为75.16%;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阳性率为54.06%;胃癌患者的阳性率占33.33%。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上消化道疾病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碳14呼气试验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且操作简单快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碳14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