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符合ESH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测得的血压值与汞柱血压测得的血压值是否具有一致性,为上臂式电子血压广泛应用于家庭血压测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名就诊患者,根据年龄和是否有高血压分为四组,通过连续法进行电子血压和汞柱血压的测量值对比,测量值均值的差值≤10mmHg为准确。结果表明电子血压在中年组人群、老年组人群以及总人群中与汞柱血压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差值≤10mmHg。结论在各种条件相同且规范测量血压的前提下,ESH标准上臂式电子血压与汞柱血压测压一致。

  • 标签: ESH标准 上臂式血压计 测量值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电子血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而言,9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基层就诊,而高血压社区防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患者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管理效果,因此规范社区门诊血压监测对实施高血压社区管理尤为重要。

  • 标签: 社区门诊 高血压 电子血压计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电子血压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择101例测试者先后交替采用传统汞柱血压(台式)、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传统汞柱血压和全自动电子血压所测量的血压值显著直线相关(P<0.01);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测量脉搏的比较,两者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全自动电子血压结果准确可控,检测快捷、便于操作、绿色环保,值得家庭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台式汞柱血压计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脉搏 差异性 准确度
  • 简介:摘要探讨影响电子血压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和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电子血压测量的患者4840例,其中测量不准确者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影响电子血压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电子血压测量正确性的因素包括体检者和施测者因素(150例,占50.0%)、周围环境因素(120例,占40.0%)和电子血压自身因素(30例,占10.0%)等。结论影响电子血压测量正确性的相关因素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因而为维护电子血压测量正确性要做好多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电子血压计 测量 正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以四川省绵阳市三县为例,探讨西南地区高血压人群治疗现状。方法针对1426例专科门诊高血压病患者测量血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血压,及用药情况。结果目前三县专科门诊的血压控制率为42.55%,高于普通门诊人群33%的控制率。低学历、农民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远低于高学历、其他职业的患者,二级医院的门诊血压控制率低于三级医院。长效CCB和ARB在三级医院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在二级医院,其他(27.42%)、ACEI(27.59%)、短效CCB(10.37%)依然应用广泛,三级医院的选择更符合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结论本次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了三县高血压治疗及用药情况的现状,可为提高我县的血压控制率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压控制率 用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研究红外线额温与耳温在社区住院老年护理对象群体的体外检测效果及应用过程。方法随机整理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预计住院时间≥2周患者120例病人年龄≥60周岁。分别进行耳温及额温的体温检测,将所测得的数值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测量结果整理、分析并比较。结果同时、同一患者额温测得的耳温均高于腋温0.2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外线耳温优势明显,具有使用安全、数据准确稳定,过程简单快速等特点1。是一种现阶段较好的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准确、快速、安全性高的测温方法,具有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的潜力。

  • 标签: 红外线耳温计 体外检测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远程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监测,远程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远程血压监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压改善情况。结果组间对比,治疗后,远程组SBP与DBP降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血压监测对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远程血压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 降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煤尘肺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近3年来80例煤尘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放射线诊断、肺功能检查,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

  • 标签: 煤工尘肺 死亡 回顾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眼球内容物剜除及义眼胎植入术前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例眼眼内容物剜除术患者术前心理资料评估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都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配合进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对义眼胎排斥感染而情绪低落。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内容物剜除术 义眼胎 术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动态血压对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术前进行评估及用药指导,对于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减少手术风险为目的。方法67例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增高的血压监控。结果对67例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增高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波动曲线进行分析。

  • 标签: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围手术期高血压 指导用药及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年龄的相关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血压晨峰的治疗。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60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血压晨峰随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大于60岁患者血压晨峰比小于60岁患者血压晨峰高(P<0.0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危险度高。治疗宜选用1天1次给药,具有24h降压作用的长效降压药物。结论高年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值高,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大,治疗选用长效降压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晨峰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负荷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测算左室重量,将9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LVH组和无LVH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分析比较全天(24h)、白天、夜间的血压血压负荷及其变异性与LVH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无LVH组的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均显著增高;LVH组的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均显著高于无LVH组;LVH组的24h、白昼、夜间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显著高于无LVH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负荷值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关系密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有重要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负荷 血压变异性 左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耳温在危重症患者使用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测量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危重症患者,采用红外线耳温进行测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体位、局部创伤、冷敷、输液等对体温测量值的影响。结果红外线耳温与肛温测量结果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及颜面部手术、颈部冷敷、加温湿化器的使用、脑损伤、性别对耳温测量结果的具有影响(P<0.05),不同卧位间耳温测量结果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耳温可安全用于危重症患者体温的监测,但其受一定因素的影响,临床使用中应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以获得准确、安全、有效的体温。

  • 标签: 红外线耳温计 体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entacam系统校正眼压的准确性。方法用NCT为患者测量眼压,用Pentacam系统的5种眼压校正方法对NCT值进行校正,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T值低于Pentacam校正值,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各组眼压值之间呈正相关;CCT与NCT、Kohlhaas呈正相关,与Ehlers呈负相关(P<0.05),与Dresden、Orssengo/Pye和Shah之间无相关性;NCT受CCT影响最大,各种方法与CCV均无相关性。结论Pentacam系统对NCT值的校正结果可靠、真实。

  • 标签: 非接触式眼压计 Pentacam分析系统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陪护工职业素质及其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提升医院服务品质,更好地维持成为我国医疗系正常诊疗秩序、提高医疗质量。方法以开展对医院陪护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为途径,通过分析探讨医院陪护的需求,存在问题、管理对策,并有针对性地对陪护实行统一、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培训、定期考核、奖罚有度的管理模式。结果陪护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增高了,医患纠纷减少了,陪护队伍也稳定了。结论统一管理和培训医院陪护既方便了病人家属,又便于病区管理,可有效提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 标签: 陪护人员 陪护质量 对策 统一管理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探讨血压晨峰阈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昼间和夜间平均血压,以测得血压晨峰,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血压晨峰随血压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大于60岁患者血压晨峰比小于60岁患者血压晨峰高(P<0.05)。结论不同年龄和基础血压水平下的血压晨峰阈值不同。

  • 标签: 血压晨峰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服务中心所管辖区的138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临床影响。结果实施干预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血压动态监测有不同表现特点。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可客观反映血压情况,为优化个体化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有助于早期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逐渐成为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问题。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不断上升。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在于血压的监测,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使用简便、准确的电子血压进行家庭测量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家庭远程血压监测逐渐成为了高血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 标签: 家庭血压远程监测 社区高血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