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城镇流动儿童免疫工作在免疫规划工作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该群体接种水平低,成为易患人群,免疫屏障无法形成,造成疾病的爆发或流行1。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传染病,使流动儿童享受到国家免费接种的政策,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把国家关于免疫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探讨 计划免疫 条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预前后辖区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的意义。方法选取1个外来人口聚集的行政村,分别在干预前后抽取暂住期3个月以上的O~6周岁流动儿童接种史和家长免疫规划知识开展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和家长免疫规划知晓率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6.44%提高到89.14%,五苗接种率较干预前提高了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健康教育 接种率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流感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为流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上呼吸道感染100例,其中包括流感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50例,另选取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hs-CRP及白细胞(WBC)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流感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相较对照组,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流感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检测对流感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hs-CRP水平可用于半段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且效果明显。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流感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的相对效率、成本和耗时情况,为临床流感病毒RNA提取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流感病毒参考株悬液作10-1-10-4系列稀释,采用4种试剂盒对实验样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荧光RT-PCR对其提取效率进行平行检测,比较分析这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效率的差异和试剂盒价格及提取时间。结果各试剂盒提取不同稀释度流感病毒样本的相对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HighPureViralRNAKit提取效率最高。综合相对提取效率、成本等因素,性价比较高的为B试剂盒。结论不同核酸提取试剂盒可影响RT-PCR对病毒核酸提取的检测效果,临床各实验室应综合实验的目的和自身实验室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流感病毒 RNA病毒 荧光RT-PCR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磁性材料,其可以实现一种非凡的自我调节的加热效应,从而为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的高温癌症热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应用物理快报》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用于减少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防止宫腔粘连,促进子宫内膜恢复,有效调节女性内分泌,促进规律月经的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在内)的健康早孕妇女140例。以2014年1-12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40例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9岁,孕次1~3次,产次0~3次。都经B超确诊为宫内早娠,均没有内科合并症,都无人工流产手术禁忌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人流后常规口服补血益母丸及妇科千金胶囊;实验组人流后除了口服补血益母丸及妇科千金胶囊(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并自孕囊排出后当日开始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统计两组早孕妇女的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以及规律月经的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流血量多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规律月经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药流后即时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的出血天数和出血量,有助于规律月经的尽早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人工流产 减少术后出血时间 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恢复正常月经
  • 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一次性液体加热袋,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可实现输液袋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袋 加热 加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心电图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流出道室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等指标。结果心电图诊断出左室流出道18例,右室流出道16例。左室流出道组患者的V2导联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及R波振幅指数均高于右室流出道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电图对定位流出道室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左室流出道的定位效果更好。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流出道室早 定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表现,以及超声对该病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结合30例患者的资料,对患者腮腺的内部回声、大小、形态及周围淋巴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高频超声对临床诊断的3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腮腺腺体及周围淋巴结情况进行局部扫查,观察其大小、回声改变及彩色多普勒表现。二维图像表现为所观察的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多为弥漫性,内部可见多个低回声,常会探及周围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显示炎症腺体内血流会增多,呈低速低阻型。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二维声像图及CDFI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因此对动态观察腮腺炎的诊断、治疗效果以及随访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频超声 流行性腮腺炎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每晚一次,对照组30例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每晚一次,均15天为一疗程,月经期停止,月经干净3d后开始第2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较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效果更显著且缩短疗程,经济安全。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热敷 慢性盆腔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措施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40例。给两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都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加强健康宣教,做好患者的日常监测工作,同时给恢复期的患者多加补充营养、做好饮食指导,叮嘱患者进行日常锻炼。对两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病程时间、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治疗措施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的病房环境、睡眠状况、是否受到感染、心理状况、对治疗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各项观察指标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测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观察组的总满意程度是90.00%,高于对照组67.50%,两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之间,对比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还获得了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护理 效果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0例药物流产及35例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2周的患者宫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检查发现116例宫内有异常团状回声,仔细观察其二维声像图,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杂乱增强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利用彩色多普勒重点检测宫腔内异常回声及子宫肌壁的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情况。78例异常团状回声内部及相邻的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多普勒显示呈低阻力指数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为0.41-0.52,38例异常团状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其中86例宫腔内异常回声经清宫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结论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后宫腔内残留物是简便有效的的检查方法,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流产 宫内残留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妈富隆和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2例药流后持续阴道流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41)采用妈富隆治疗,参照组(n=41)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半年内的月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流血停止时间短于参照组,首次月经来潮时间短于参照组,随访半年,实验组患者的月经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7.32%<26.8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的临床治疗中,妈富隆的效果好,并可促进患者月经恢复,与醋酸甲羟孕酮比较更具优势。

  • 标签: 妈富隆 醋酸甲羟孕酮 药物流产 持续阴道流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季奥沙利铂加热输注的外周神经毒性情况。方法观察组用热水袋或贮水式贴身电暖宝加热靠近头皮胶线端输液器,让输入体内的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升高但不致于破坏药物性能,对照组常规输入奥沙利铂液,观察两种方法输入奥沙利铂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冬季将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加热至〈30℃输注,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更轻,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0)。结论冬季加热温度至〈30℃输注奥沙利铂液体,可减轻其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冬季 加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性流行性角结膜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时机,并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访观察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260例,并观察在发病后的不同时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按照糖皮质激素应用时机随机分为2组。随访时间为接受治疗(均从就诊第1d开始)后3d、7d、14d、1mo、3mo。每次访视均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结膜充血情况、最佳矫正视力、角膜荧光染色、眼压等情况及主观症状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BCVA、IOP、流行性角结膜炎上皮下浸润(CSIS)、角膜荧光染色治疗后的情况都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并且A组见效果好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视物模糊、眼痛、眼分泌物及流泪项目积分差值的均值对照比较,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而在异物感、畏光、痒感及眼红方面,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性,A组明显优于B组(均P<0.05)。随访期间有11例发生不超过25mmHg的眼压升高外,其余各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均未出现高眼压者,并且均在停用激素治疗后恢复,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性流行性角结膜炎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且对病灶可以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流行性角结膜炎 糖皮质激素 流行性角结膜炎上皮下浸润 局部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浮山百草油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39例加以罗浮山百草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退烧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退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5%,与对照组的83.33%比较显著提高(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罗浮山百草油辅助治疗感冒初期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罗浮山百草油 流行性感冒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合聚维酮K30醛检测油浴。方法丙三醇具有很好的水溶性,能与水以大比例混合,而且丙三醇本身无臭、无毒,粘度小。由沸点升高定律知,醇和水混合后能提高水的沸点。利用此原理,即可建立适合聚维酮K30醛检测油浴。结果当甘油与水以133(体积比)混合后,此混合物的沸点约为145℃。结论以甘油和水的混合物作为聚维酮K30醛检测过程中的加热介质,不仅温度稳定易于控制,更省时,简便。

  • 标签: 丙三醇 聚维酮K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恒温加热器放置不同位置对老年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6月—2014年06月经复尔凯硅胶鼻胃管(管径14cm)长期实施肠内营养患者,共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74~88岁,平均年龄80.2±5.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将恒温加热器分别加持在供应管路的最近位置和距鼻腔120cm处,1月后观察两组的胃肠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入鼻温度高于对照组温度,两组腹泻、恶心呕吐、返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温加热器应夹持在供应管路的最近端,但仍达不到临床护理预期温度。

  • 标签: 恒温加热器 肠内营养 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