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流产不全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危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共320例,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进行宫腔镜和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宫腔镜诊断的价值。结果320例受检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有300例流产不全,20例非流产不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8.44%,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99.69%,2种诊断方式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流产不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与宫腔镜相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流产不全的价值与宫腔镜相近,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和病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流产不全 宫腔镜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社区干预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本社区的流动儿童126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流动儿童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儿童63例,实验组儿童采用社区干预,对照组儿童不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以及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能够普及家长免疫计划相关知识,使流动儿童能够主动接种疫苗,对降低传染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干预 流动儿童 免疫接种
  • 简介:目的:探讨抗凝剂、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等分析前因素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健康人全血10份,分别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肝素钠2种抗凝剂抗凝,4℃及室温(18℃-22℃)保存,在不同时间点(〈4h、24h及48h)分别使用荧光抗体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3+CD8+杀伤性T细胞、CD19+B淋巴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采用荧光微球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与2种抗凝剂各自的室温条件下4h内检测结果相比较,在肝素抗凝剂组中4℃保存至48h,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降低(P〈0.05);肝素抗凝血与EDTA-K2抗凝血间在4℃及室温保存至24h及48h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总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绝对计数时,肝素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应保存在室温下,并在48h内完成检测;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则可在4℃及室温下保存,在48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前因素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6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加热疗。比较两组临床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88%)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热疗可提高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可作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辅助方案。

  • 标签: 放化疗 热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0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征求患儿家属意见后,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参照组护理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除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头痛、发热、腹痛及腮腺肿痛等症状的消除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医护一体化护理,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消除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检验科2016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接收的320例梅毒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样本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结果的血清样本阳性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准确性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更高,适合在临床大量梅毒样本筛查中应用。

  • 标签: 梅毒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接收的100例梅毒患者,所有梅毒患者的收取时间为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分别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梅毒患者的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结论通过将梅毒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对比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