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用中成药标准中用法用量项目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药品产生的警示缺陷,并提出改正建议。方法以现行中成药标准收载可用于儿科或儿科专用药374个作为样本,统计其用法用量项的信息,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结果儿科用中成药存在用法用量标示不明128个,年龄段涵盖不全204个,有“遵医嘱”字样62个,有“酌减”字样98个,含毒性成分药物31种,仅20个疗程标示情况。结论儿科用中成药的用法用量项标示充分性低可能导致药品缺陷,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保证儿科中成药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儿童用药 中成药标准 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药品发放时指导用法用量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药剂科取药的200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自己根据医嘱及说明书服用药物,实验组患者在遵循医嘱及说明书的情况下,再予以用法用量的具体指导说明,包括用药时间、服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比较两组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指导后的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治疗的效果也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放药品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药品用法用量的指导,予以亲切地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用药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品发放 用法用量 指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中医皮肤科临床处方饮片用量,为制定中药饮片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区域的50家医院门诊、住院中医,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皮肤科处方63212例,涉及中药260味,构建中药饮片用量数据库,使用专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了260味药物的中药皮肤科临床用药频率、相应的用量区间,大多数药物的临床分布区间集中在(4-6,(10-13,(15-183个区间内,具有明显的非正态分布特征。结论《中国药典》中部分中药的规定用量与皮肤科临床实际用量存在差距,再版时可以修订以符合临床实际用药。

  • 标签: 皮肤科临床处方饮片 用药频率 用量区间 《中国药典》 实际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Excel预测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临床红细胞年度使用量进行回归预测。结果临床红细胞使用量与时间序列存在回归关系,预测效果好。结论Excel预测年度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简便有效。

  • 标签: Excel 预测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全自动生化仪上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用量,并对改变后的测试性能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照CLSIEP5-A2,EP17-A、EP6A等文件,评价试剂用量降低后试验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偏倚、线性范围。结果本实验中精密度实验结果显示血清测试几个浓度的CV均低于规定的10%,符合文件要求;线性范围为1.9~40mmol/L,符合厂家说明书和临床检测要求;同型半胱氨酸在不同体积时回收率分别为94%、89%、88%,准确度良好。结论在全自动生化仪对成本较高的试剂,如同型半胱氨酸,降低试剂用量。但应严格进行性能评价。评价通过后,才能运用于临床。从而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同型半胱氨酸 试剂用量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临床用量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与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有关的期刊文献,归纳总结其中的疗效判定、处方用量和研究方法。结果纳入研究文献的期刊共有四大类小儿腹泻、成人慢性腹泻、成人急性肠胃炎、成人感染性腹泻。葛根芩连汤的成人使用剂量为炙甘草3至6克、黄连3至10克、黄芩6至15克,葛根9至30克。儿童的使用剂量为炙甘草3至9克、黄连3至10克、黄芩2至10克、葛根3至15克。结论不同类型的腹泻在临床上使用葛根芩连汤的剂量范围有所不同。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腹泻 临床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08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急诊科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40例,通过随机分组获得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根据一般观察指标进行对阿托品用量进行控制和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分级观察指标进行阿托品用量指导和使用,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方面,观察组占比10%,对照组占比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显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用量作为关键治疗要素之一,需要深入分析探讨,而分级观察指标的应用,提供了借鉴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 用量
  • 简介:摘要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选特效药。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86例,在应用阿托品解毒过程中有40例患者在应用阿托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数天出现昼夜阿托品用量不同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昼夜阿托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舒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LC)治疗行全身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完成后,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min之内注射完毕,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安慰剂注射,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对比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舒芬太尼的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全麻患者,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的镇痛方式,术中循环平稳,术毕苏醒质量高,镇痛效果理想,并且可将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减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麻患者 舒芬太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本文以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为例,通过我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实施,说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学的目的。

  • 标签: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说课 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中不同节段腰麻布比卡因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44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六组,A、B、C、D、E、F各24例,均使用0.5%浓度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比A、B、C三组用9,10,11mg布比卡因行L2-3穿刺麻醉,D、E、F三组用9,10,11mg布比卡因行L3-4穿刺。比较麻醉效果。结果研究显示,A、B、C三组麻醉用药后,达到T6麻醉阻滞平面时间及例数对比(P>0.05),达到T2麻醉平面例数A组少于B、C两组(P<0.05);D、E、F三组麻醉用药后,E、F组达到T6麻醉阻滞平面例数高于D组,而D、E组达到阻滞平面达T2例数低于F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C两组(P<0.05),三组硬膜外用药情况对比(P>0.05);而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D、E两组(P<0.05),硬膜外用药对比D组高于E、F两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使用0.5%浓度布比卡因9mg于L2-3节段或10mg于L3-4节段穿刺麻醉质量较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腰麻-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用量。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即A组28例注射剂量为0.5g,B组28例注射剂量为1.0g,对比两组注射剂量的安全性。结果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选择小剂量左卡尼汀安全性更高,患者的耐受性更好,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用量分析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这对几种常用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当下中药质量检测方法发展现状为根据,从化学计量检测方法、仪器分析检测方法、质量分析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中药质量检测方法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中药质量检测 化学计量 仪器分析
  • 简介:摘要附子、川乌、草乌是是常用的乌头类中药,这类中药大多有毒性。本文旨在从古文献记载、化学及药理研究、临床毒性反应报道等方面阐述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为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乌头类中药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