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电针刺激患侧面部穴位,观察患侧面部肌肉跳动情况,来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方法取患侧面部下关与地仓一组穴位接一组电针仪电极,选用连续波形,频率3Hz,急性期用轻刺激,恢复期电刺激以耐受即可。电刺激后,面部跳动情况可观察到面部跳动全面;跳动局限;无跳动。结果71例患者中电刺激面部跳动全面的有56例,痊愈50例,好转6例;跳动局限的有12例,痊愈3例,好转9例;无跳动的有3例,好转1例,无效2例。将痊愈的称为预后佳,将好转和无效的称为预后差,将跳动局限和无跳动的合称为跳动不全面,进行统计学处理,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刺激患侧面部穴位,观察患侧面部肌肉跳动情况,能够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跳动全面的预后佳,跳动局限尤其无跳动的预后差。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乳酸浓度对危重患者的评价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进入我科监护室的患者107例,依血乳酸浓度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进行充分的治疗,观察其预后。结果血乳酸浓度小于4.0mmol/L组死亡率7.8%,大于4.0mmol/L组死亡率53.5%。死亡组患者血乳酸浓度持续升高或一直维持于高位,存活组血乳酸浓度持续处于低位。结论血乳酸浓度是危重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 标签: 血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性护理在留置胃管时出现置管困难及判断的应用。方法利用隐性护理知识,对一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插胃管及判断的过程。结果提高留置胃管的一次插管成功率。结论通过隐性护理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分享与利用,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医患和谐,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 标签: 隐性护理知识留置胃管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00例既往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的小儿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皮试阴性者97例(97.5%),皮试阳性者3例(2.5%),无变态反应性休克发生。结论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较多,在皮试中不可轻易做出青霉素过敏的判断

  • 标签: 小儿 青霉素 皮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在判断急性肺栓塞发生部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根据其检测出的左右主肺动脉及肺动脉干是否发生栓塞将患者分为叶肺动脉远端分支栓塞组(30例)和左右主肺动脉/肺动脉干组(38例),再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左右主肺动脉/肺动脉干组患者右心室肥大(RVH)、V1-V4导联T波倒置(NTW)、V1-V3导联ST段抬高(STE)合并V4-V6导联ST段压低(STD)及V1导联PR段压低等心电图异常率(32.4%)、(70.6%)、(14.7%)、(16.2%)均显著高于叶肺动脉远端分支栓塞组(7.4%)、(20.6%)、(2.9%)、(1.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心电图检查,可根据检查出的RVH、V1-V4导联NTW、V1-V3导联STE合并V4-V6导联STD及V1导联PR段压低等心电图异常情况,判断患者肺栓塞发生部位。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肺栓塞 发生部位
  • 简介:摘要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醉酒后独自驾驶摩托车、汽车或骑自行车发生车祸而导致头颅皮肤,颜面部皮肤等处损伤,由于在院前接诊过程中,病人往往神志不清、病情危重。为了能及时判断病人醉酒车祸后是否合并脑组织损伤,明确诊断,了解病人伤情,为院内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笔者对所有此类接诊病人均早期给予纳洛酮0.8mg静注,随后用纳洛酮0.8mg静滴治疗,并根据用药后30min内病人是否苏醒来鉴别醉酒病人车祸后是否合并脑损伤,以便对病人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标签: 急救 醉酒车祸 纳洛酮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生判断和处理急腹症患者的方法,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收集其临床治疗,总结其诊疗方法,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确诊情况急性阑尾炎百分比最高为37.50%,远高于其他急腹症,差异显著p<0.05;泌尿系统结石百分比次之,为15.83%,与其他急腹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转诊情况方面除妇科急腹症外,急性阑尾炎转诊率最高,与其他急腹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转诊率次之,与其他急腹症相比,差异显著P<0.05。受医疗条件限制,宫外孕及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转诊。本院治疗及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无死亡,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全科医生应善于总结急腹症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便于及时确诊和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 标签: 全科医生 急腹症 临床分析 非手术疗法
  • 简介:摘要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和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孕妇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Ⅰ型和Ⅱ型病毒感染(ToRCH五项),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生长缓慢、发育畸形等。孕妇感染病毒和其它的病原微生物较非孕妇高,其症状也更加严重,并可垂直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不同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的风险性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目前以ToRCH五项影响最大。本文评述ToRCH诊断对判断胎儿宫内感染(并由此造成的死胎和出生缺陷)的临床意义。比较了各种ToRCH实验室检查方法敏感度和特异性。

  • 标签: ToRCH 宫内感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轻肠梗阻的腹痛腹胀症状,需对病人持续留置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为了尽早并且一次性拔管成功以减轻置管和拔管给病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作了一次试验。方法将30例肠梗阻病人任意分成2组,每组15人。分别为胆汁反流组和胃液量组,胆汁反流组通过监测引流液中胆红素水平,当测得引流中的胆红素含量为阴性时给予拔除胃管;胃液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测量每天引流液的量,当引流液量少于400ml/天时,我们给予拔除胃管。然后比较两组置管天数及一次性拔管的成功率。结果胆汁反流组和胃液量组,两组放置胃管的天数是不一样,胆汁反流组置管天数比胃液量组要提前1天左右,而且一次性拔管成功率远远高于胃液量组。结论用测量引流液中胆红素水平来判断拔除胃管时间比测胃液量来判断拔除胃管时间更简便,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肠梗阻 拔管 胃液 胆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90例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观察组90例患者按照肺炎发病程度又分为三个亚组,其中普通组70例,重症组15例,死亡组5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WBC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CT水平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度,且通过对肺炎患者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动态监测可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于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肺炎 诊断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尤为重要,它直接反应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生物监测阴性说明灭菌器灭菌合格,阳性则不合格。本文通过此案例所暴露出的缺陷,利用员工的头脑风暴,完善相关操作规程及考核细则,提升团队文化建设。

  • 标签: 生物监测阳性 结果判断滞后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用相差显微镜检查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肾小球性疾病血尿20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200例;正常对照组200例,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与临床肾活检诊断血尿进行比较,评价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判定血尿来源的可靠性。结果200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非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0%,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10%,20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95%,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5%。相差显微镜法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5%。结论在相差显微镜下检测红细胞形态操作简便,结果与临床符合率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对鉴别血尿来源和定位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我院近6年来的资料,肾小球性血尿中至少有2种以上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包括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常见芽孢状、花环状),除红细胞本身病理因素改变外,要注意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如尿液PH、渗透压等。

  • 标签: 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变化 相差显微镜下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可分为三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药店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药师干预,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药店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不进行药师干预,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率,减少药物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并能够加以有效处理。

  • 标签: 药师 药物不良反应 判断 处理 作用
  • 简介:摘要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于癌症相关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首位,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DNA甲基化与肺癌的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进行综述。

  • 标签: DNA甲基化 肺癌 疗效评价 预后
  • 简介:摘要在意识障碍下,晕厥属于常见症状,是指患者在脑缺血情形下,出现的自限性短暂性意识丧失现象,在院前急救中,晕厥比较常见,在内科临床中,由于对晕厥进行诊断时,探寻病因难度较大,再加上涉及方面比较多,因此,具有较高误诊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基于晕厥的病因分类,分别从现行判断、危险性评估及院前急救原则三个方面,对晕厥症状予以探讨。

  • 标签: 晕厥 现场判断 危险性评估 院前急救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渗出液与漏出液中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三种指标的检测比较,来探讨其在胸腔积液性质判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检测结核性(41例)、化脓性(34例)、癌性(30例)胸腔积液组以及漏出液组(33例)中的CRP、LDH和ADA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渗出液各组CRP与漏出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脓性胸腔积液组CRP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渗出液各组LDH与漏出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时检测胸腔积液CRP、LDH、ADA进行综合判断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更大的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腺苷脱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病患70例,将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35)。对A组实行动态24h脑电图监测,而B组则应用脑电图进行常规监测。分析两组的监测结果,并对各组的异常率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异常率为91.43%,比B组的65.7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中监测结果提示正常的3例患者,无1例发生后遗症和死亡,并且,患者脑电图异常的情况和预后基本一致。B组12例正常病患中4例发生后遗症。结论利用动态24h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病患进行监测,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监测结果,能够为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预后 脑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判断。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药物性肝炎为第一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为立即停用所有可能有肝损害的药物,清除和排泄体内药物,促进药物转化、保护和修复肝细胞等。结果痊愈率76.9%;好转率15.4%;无效率7.7%;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上采用促进体内药物清除和排泄、促进药物转化、保护和修复肝细胞等治疗方法,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 标签: 急性药物性肝炎 临床治疗方法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饮酒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有何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方法进行取样研究,我们在按饮酒时间后,按照时间段来分,在0-12小时、12-24小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进行比较。A组(0-12H)100组数据,B组200组,还有没有饮酒的患者300人,结果采用数据进行统计。结果饮酒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有很大的影响。结论饮酒时间离近,皮试的结果阳性率比饮酒时间越长相比就高。

  • 标签: 饮酒时间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