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款新型移动换药的制作和应用。方法新型换药在换药车下方同时安装了四个小垃圾桶,分别放置污染器械,污染包布、治疗巾,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在换药的底部对应每一个垃圾桶设置了脚踏。结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更多便利;换药操作者可避免在换药过程中为扔垃圾而触碰垃圾桶盖,造成手污染,同时能保证在换药过程中垃圾桶盖持续盖好达到院感要求。结论在使用中,新型移动换药,提高了换药时的工作效率。

  • 标签: 移动换药车 新型 换药车
  • 简介:摘要介绍麻醉的规范应用及管理,对麻醉车内的常规药品、物品及抢救药品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规范放置,标签清晰,定数量品种,保持固定基数,确保在有效期内。实行麻醉护士专人管理,定期补充整理、定点放置。

  • 标签: 麻醉车 规范应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率,确保在心脏病紧急抢救下的使用质量。方法采用规范化分区管理,绘制抢救平面图,使用封条管理及实行失效期预警制度,对抢救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对心内科抢救规范化管理后,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大大提高了护士在抢救病人时的效率。结论通过对抢救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抢救的管理质量,使护士在使用时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抢救车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变形杆菌对临床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氧氟沙星12.2%,左氧氟沙星7.9%,亚胺培南7.2%,头孢哌酮/舒巴坦7.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结论变形杆菌的临床感染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加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低,是治疗普通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黔产莪术产地初加工的炮制标准,为企业产地初加工炮制过程规范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黔产莪术采收时间、采挖方式、净制方法、蒸(煮)制及干燥等进行规范。结果能够对黔产莪术的生产初加工过程直接产生指导作用。结论该标准简单、实用,可行性较高,可用于黔产莪术的产地初加工炮制。

  • 标签: 黔产莪术 产地加工 分级 炮制
  • 简介:摘要由于冬季献血的特殊性,提高冬季献血的护理质量,改善献血环境,加强献血的服务与护理。结果献血采取与季节相配套的工作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献血反应。调整适应冬季寒冷天气的工作方式,使冬季街头献血对献血者地护理更加完善。

  • 标签: 冬季 街头献血车 献血者 护理
  • 简介:摘要推车上层中部改良即将推车上层中部制造一个活动式的排便洞,在推送危重病人,下肢瘫痪病人,以及不能下床的病人时,能方便这些病人就在推车上排便,这对下床困难的病人有很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推车改良有利排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86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好发于C3~7,以C4~6发病率最高,多为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颈椎椎间孔形态,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钩椎关节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X线平片及CT结合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颈椎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颈椎 退变 椎间孔 变形 X线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中药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根据具体的中药加工炮制的工艺流程,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通过各个方面,如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药物的具体药效,药物气味的炮制等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的分析。结果中药加工炮制对临床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炮制技术,炮制方法能够加快治疗的进程。结论中药加工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巨大,所以要对中药加工炮制的工艺手段进行不断的加强,进行不断的更新进步,以保证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中药加工炮制 临床疗效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变形杆菌属是当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根源。在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变形杆菌属引发的食物中毒案例不断增多,所以深入探究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以便为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变形杆菌属 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救进行精细化规范管理,统筹优化急救物品药品管理,提高急救综合管理质量。方法2016年3月我院急救车管理小组对全院急救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制度管理精细化、物品药品管理精细化、交接班管理精细化、平面图管理精细化和抢救记录精细化。结果2016年4月至10月急救车管理专项质量检查合格率为100%。结论急救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大幅度地提高管理效能,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精细化 管理 急救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奎屯排子垦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在防病改水后不同供水的水氟浓度,对少年儿童氟斑牙、龋齿的影响,探讨奎屯排子垦区饮用水中氟化物的适宜浓度。方法水氟的测定方法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在车排子垦区选择重病区123团,对123团小学8~12岁少年儿童于2014年10月进行氟斑牙、龋齿普查,与同区的2009年10月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0年10月后,用达子庙水厂供水,水氟浓度均值0.47mg/l。5年后,于2014年10月普查8~12岁少年儿童987人,患病人数8人,患病率0.81%。与同区2009年普查的氟斑牙患病率3.4%比较,明显降低,而龋齿患病率略有升高,但无差别。结论奎屯排子垦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饮水量多,氟容易蓄积,饮用水氟的适宜浓度为0.40~0.55mg/l。

  • 标签: 地方性氟中毒 饮用水 水氟浓度 氟斑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分娩、分娩交替使用对产程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共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由助产士负责指导产妇联合使用分娩球、分娩、分娩凳直到宫口开全,指导分娩。对照组在第一产程中采用平卧位或左右交替侧卧位,常规指导分娩。观察两组疼痛、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效果好、总产程时间短、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窒息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球、分娩、分娩凳交替应用能缓解疼痛、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分娩球 分娩车 分娩凳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氧化锆全瓷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的加工流程难以制作精细结构。3D打印技术可加工复杂零件、降低消耗、缩短时间。本研究应用SLA对3YSZ进行成型、应用HIP进行后处理,对所获得试件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SLA和HIP可获得内部结构较为均匀的3YSZ产品,且力学性能初步达到牙科瓷材料的要求。

  • 标签: 氧化锆全瓷材料 口腔医学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因下收下送转运车辆造成的人员伤害事件,据此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供应室8名下收下送工作人员使用8辆转运情况的资料。结果经规范下收下送人员装载与运送培训,车辆质量改进后,明显减少人员伤害事件发生。结论加强下收下送人员培训和车辆规范化使用,有效减少职业伤害,促进职业健康。

  • 标签: 下收下送 转运车 安全隐患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医疗数据深加工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当下医疗质量管理现状为根据,从医疗数据深加工需要的基础设施以及具体方法与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医疗数据深加工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

  • 标签: 医疗数据 深加工 医疗质量 管理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崇明县2011~2014年流动采血无偿献血的基本情况,为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统计分析4年来崇明县流动采血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构成情况。结果4年来崇明县流动采血无偿献血者总献血人数共23077人次,以男性为主,25~35岁年龄段最多,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初、高中所占比例较大,血型分布特点为O>A>B>AB。结论应加强宣传招募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鼓励人们积极参加献血活动,推动献血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崇明县 流动采血车 献血者 基本情况
  • 简介:摘要2012年我市发生一起多人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共采集样品10份,其中患者呕吐物2份、剩余卤牛肉1份、剩菜2份、患者服药前肛拭子5份。经检测得出食物中毒是由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变形杆菌污染的卤牛肉引起。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食物中毒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兵团第七师排子垦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和改水效果。方法1984年10月、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分别在车排子垦区(123团、127团、126团、128团),受影响较重的123团,确立9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的普查工作。结果改水前的1984年,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2.7%(109/150);1986年第一次改水完成后至2009-2010年12月,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17%(19/265);然而,2010年12月至2014年第二次把水源地迁址到61公里的达子庙区域做水源供水后,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0.54%(1/18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我们定期对该地区水中氟含量浓度的测定,发现水中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并成正比关系。经检验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次通过改变水源地址和水源井的深度,进行防病改水工程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用来纠正或降低地方性氟、砷中毒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牙齿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水源地 集中式供水 氟斑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