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利用胸部CT图像的征象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良恶性快速分类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分别进行CT三维重建和经CT引导下穿刺病检,以病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三维重建的良恶性快速分类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多平面重建法(MPR)对血管集束征、细支气管气象、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的图像显示率明显高于横断平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毛刺征、棘突征的图像显示率与横断平扫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空泡征的图像显示率明显低于横断平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CT三维重建能有效提高恶性征象的检出率,可作为良恶性的快速分类的临床手段,但同时良性结节征象的检出率也相应提高,因此有一定的误诊率,需要进一步结合灌注、动态增强、及特异性临床表现等多种方法进行确诊。

  • 标签: 胸部CT图像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常用的辅助用药的分类方式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药学专著对辅助用药基本情况进行查询,归纳总结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分类方法。结果通过查询以及总结,对辅助用药的定义和范围的分类有了一定的想法,可以初步将我院辅助用药分为十个种类,来进行药品的管理工作。结论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辅助用药的分类方法都需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 标签: 辅助用药 药品分类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都市血液中心一辆采血车单位时间内最大采血能力,得到一个可供推广的血站业务科室最大工作能力评估方法,以期在地震灾害等大规模公共事件突发,出现大量用血时供管理者参考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方法根据工作流水线的特点,结合公民献血科具体工作情况,分析工作流程,随机选取一辆采血车测算流程中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找出瓶颈环节,研究合理的资源配置,评估单位时间内最大工作能力。结果将评估得到的理想状态单位时间最大工作能力结果与近期大规模采血实际工作情况比较,基本符合情况。结论该评估方法能较合理有效的评估单辆采血车的实际最大采血能力,并具有较好推广性。

  • 标签: 评估方法 最大采血工作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三维超声图像获取的途径集中在以下四种方法机械扫描、自由臂扫查法、三维探头法、三维电子相控阵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是由传统二维超声改进而形成的。

  • 标签: 三维超声成像 虚拟仪器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根据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特征,测定其百分率以及观察其质量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是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必备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笔者在这两年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教学和技能考核中,作了些探索,现将教学方法和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职医学检验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国外学者已经将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算法用于分析皮肤病理图片,并取得一些成果。我国皮肤临床应用图像识别算法起步较晚。目的为了使皮肤科医务工作者理解人工知识图像识别算法原理。方法本文从皮肤科医务工作者角度介绍了图像识别涉及到的反向传播、归一划算法原理及实现这些算法需要使用的工具。结果实际情况表明,皮肤科医务工作者在了解这些算法原理后,可以深刻理解图像识别算法。结论随着病理图像的积累,图像识别算法可以辅助皮肤科医务工作者完成日常工作。

  • 标签: 皮肤科 图像识别 人工智能 反向传播 归一化
  • 简介:摘要超声成像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技术。该影像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有无创性、实时性,且成本低,操作简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超声影像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对医学超声图像和计算机的有效研究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医学超声图像分析的基本内容,在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图像分割、图像配准以及组织定征和生物测量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医学 超声图像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进洗胃方法对急诊洗胃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0例用改进后的方法洗胃,对照组30例用传统方法洗胃。结果改进后的治疗组解决了洗胃过程中常遇到的以下3个问题1快速成功插管的问题2洗胃彻底性问题3洗胃对胃粘膜损害加重农药和药物吸收的问题。结论改进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能减少洗胃时间和毒素的吸收,减少胃粘膜损害,增加治疗效果。

  • 标签: 洗胃 改进洗胃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如何探究增强数字CR医学图像的自适应方法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数字CR 医学图像 自适应 增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穿刺术后护理方法改进是有益的。方法346例肝病患者都采用在彩超定位下行肝穿刺,术后均采取改进后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346例肝穿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术前、术后正确指导以及术中彩超准确定位,改进后的方法护理肝穿刺患者的安全性是很高的,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简化了医务人员工作程序,避免了患者更多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彩超定位肝穿刺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必不可少的方法,也是护士临床操作技术中的基础操作,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静脉输液穿刺、固定、拔针等环节中一些技巧和方法改进,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方法与技巧 改进
  • 简介:摘要昏迷患者尽早开始鼻饲对维持营养、酸碱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促进原发病的康复至关重要;急性中毒昏迷患者及时洗胃可尽快排除毒物、减少毒素吸收对预后有积极重要影响。然而,昏迷患者甚至极个别的清醒患者胃管插入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2010年7月以来,收治的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其中3例气管插管)和2例酒精中毒意识不清患者,用常规方法插胃管多次未成功,改用带导丝的胃管插入方法,均一次插管成功。效果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本文就常规插管失败的主要原因、导丝的制备、插管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心律失常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结律紊乱的药物,市场上种类繁多,临床上如何科学、合理的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心律失常是当今医务人员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近几年来人们比较关注和熟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作用机制、药效及应用概述如下。

  • 标签: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 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技巧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了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A图像资料,比较MPR、MIP、VR三种图像处理技术对肺动脉内栓子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三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叶及以上栓子的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段及以下栓子的检出率从高到底依次为MPR、MIP、VR,差异明显(P<0.05)。结论MPR在显示肺动脉段及以下栓子上具有明显优势,可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胃管留置方法方法将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26)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法,实验组(n=26)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法,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结果对照组留置胃管的方法一次性成功率为65.4%,实验组为92.3%,实验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改良过的侧卧位留置胃管方法可提高一次性成功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胃管留置方法 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