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奈达铂(TP)方案联合注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9例接受T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63例接受TP方案治疗的为对照组,56例接受TP方案与注射联合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ORR)为58.93%(33/56),高于对照组的31.75%(20/63)(P<0.05);观察组的NK、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NSCLC病患使用注射与TP方案联合治疗的临床有效率较高,患者免疫能力显著提高且没有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 标签: 消癌平注射液 TP方案 晚期NSCLC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食管应用注射与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食管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单纯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短期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食管患者,在单纯化疗基础上,联合注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消癌平注射液 化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注射联合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52例中晚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联+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临床有效率(42.30%)显著高于对照组(30.76%),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69.23%)显著高于对照组(53.85%),组间差异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注射+化疗治疗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均优于单纯化疗。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消癌平注射液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喜炎注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喜炎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的治愈率60%,总有效率76.66%,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喜炎注射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为临床上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对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大的意义。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研究喜炎注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60例进行基础治疗、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等常规疗法,喜炎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喜炎,评价2组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喜炎组痊愈率70.0%、总有效率96.7%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无效率3.3%则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3%(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常规疗法联合喜炎注射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高,值得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喜炎平 小儿肺炎 抗生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联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联合栓通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I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丹红注射联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其不仅疗效好,而且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消栓通络胶囊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注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喜炎注射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过敏反应,经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均已消失;儿童人群与老年人群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青中年人群,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喜炎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因素、药品质量因素、剂量因素以及配伍因素。结论影响喜炎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较为复杂,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喜炎注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的3月—2018年的5月前来我院就诊40例小儿肺炎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喜炎注射治疗,对比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症状中(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各项改善时间较对照组均不同程度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95.00%)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注射参与小儿肺炎的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及早解除患儿的痛苦。

  • 标签: 小儿肺炎 喜炎平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热毒宁注射与喜炎注射治疗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儿科收治55例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热毒宁注射治疗组28例,另一组喜炎注射治疗组27例,7天为一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热毒宁注射疗效优于喜炎注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治疗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退热解毒疗效优于喜炎注射,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 婴幼儿腺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在静脉输入克林澳注射与天晴甘美注射时,莫菲氏管内两组药物混合后,管内出现淡白色浑浊絮状物。但克林澳注射与天晴甘美注射说明书并没有指出与哪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对此进行了实验观察,均表明克林澳注射与天晴甘美注射存在配伍禁忌。医护人员在临床中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在两种液体之间用适量的生理盐水冲管或间隔给药,以免发生药物配伍禁忌。

  • 标签: 克林奥注射液 天晴甘美注射液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治疗中度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中度的痛患者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单用适量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第二阶段为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比较两个阶段的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平均药量、疼痛缓解率、生存质量改善状况及副作用。结果第二阶段治疗的止痛药用量较第一阶段用量少,第一阶段疼痛缓解率78.1%,第二阶段疼痛缓解率92.7%,第二阶段的KPS评分升高较为显著,出现副作用较低。结论复方苦参注射对于中度性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减少止痛药的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还可以减轻止痛药所致的、便秘、口干、嗜睡、头昏、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 标签: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复方苦参注射液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喜炎注射应用于秋冬季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秋冬季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疗法、喜炎注射治疗,比较患儿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上,观察组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喜炎注射对秋冬季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疗效更确切。

  • 标签: 秋冬季腹泻 喜炎平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喜炎注射在静脉输液时与常用输液及药物输液混合后的变化。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测定配伍后的pH值、不溶性微粒变化、光谱吸收变化。结果喜炎输液在pH值8以下时较稳定,与碱性较强的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混合后溶液变微黄,光谱吸收曲线形状发生改变。结论本品与pH值较高的注射连续静脉滴注时各输液间要用0.9%的氯化钠注射冲管。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pH值 光谱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对2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治疗组应用喜炎注射5mg-10mg/(kg.d)肌肉注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10mg/(kg.d)肌肉注射,其余辅助治疗相同,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及疱疹消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有效率为77.86%,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喜炎注射肌肉注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显著缩短病程,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且副作用少、方便、疗效确切,优于利巴韦林注射

  • 标签: 喜炎平 疱疹性咽峡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2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为31例,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方式,对照组则仅使用丹红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5%(25/31)明显高于对照组45.16%(14/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丹红注射配合依达拉奉注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在脑梗塞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参麦注射和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麦注射配伍丹参酮注射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I组与II组各82例,I组为联合用药加常规组,II组为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中病人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与血液流变指数变化状况。结果本次治疗I组患者共76例有效,有效率92.68%,II组共55例有效,有效率67.07%,I组疗效高于II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比黏度均有所下降,I组比II组的下降现象更为明显,P<0.05。结论医师联合采用参麦注射与丹参酮注射为冠心病施治,可有效减轻病患症状,促进患者血液流变指标转归,使患者康复。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酮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丹参注射治疗组(对照组)和丹参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组(实验组),每组各4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丹参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单纯采用丹参注射治疗组患者的72.7%,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较为简便,临床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丹参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