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方法对影响清洗质量因素的分析及建议。结果只有建立正确的清洗流程,才能提高器械的使用质量和确保其灭菌效果,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流程 缺陷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文书中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随机抽查出院患者的护理文书书写病例100份,分析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原因。结果通过有效地干预对策,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论?全院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明显提高,护理记录体现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回避了因护理文书书写而引发的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 标签: 护理文书 缺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文件书写常见缺陷分析,探讨护理文件书写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统计2014年与2015年归档病历中的护理文件,2014年每月随机抽取归档病历进行质量考核,共抽取5924份作为对照组,2015年用同样的方法抽取6834份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2015年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合格率高于2014年,缺陷率低于2014年(P<0.01)。结论通过加强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法律观念,医护紧密配合,精简护理文书格式和严格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 标签: 护理文件 常见缺陷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的缺陷,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前后静脉药物配置中的缺陷与临床科室的满意率对比建立PIVAS的重要性。结果静脉配置药物改进前、后总缺陷率依次为0.02%与0.003%;改进前后临床科室对PIVAS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00%与90.00%,差异均具显著(P<0.05)。结论医院组建PIVAS以及加强对静脉药物配制各环节存在的缺陷改进可有效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缺陷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病案首页填写内容,保证医疗统计数据准确。方法通过对病案首页填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病历在出科前由质控医生对病案首页内容进行检查,病案编码员在录入时再次检查首页填写内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医教科和临床科室,由医教科负责督促改进。结论通过医教科、临床医师和病案编码员的共同努力,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管理。

  • 标签: 病案首页 医疗信息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室包装缺陷率,以保证包装质量,方便临床使用,保证病人安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包装缺陷进行调查分析,寻找真因、设定目标及衡量指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评价及标准化。结果消毒供应室包装缺陷由1%降至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降低了包装缺陷率,保证了病人安全,而且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明显提升。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室 包装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发生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的2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各有10名,通过分析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分别采用常规防范措施和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工作质量评分(96.46±1.89)分、消毒知识掌握度(96.75±1.14)分、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10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发生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较多,而通过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后,可提高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包装质量缺陷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8.3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11/60),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中强化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水平,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缺陷 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外ICU患者约束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心外ICU患者约束缺陷率”为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并进行现况调查,设定目标值,进行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实施对策后进行效果确认,标准化处置,检讨与改进。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心外ICU患者约束缺陷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心外ICU患者约束缺陷率从活动前的43.8%降低至活动后的14.1%,观察组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可见其P<0.05,同时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心外ICU患者约束缺陷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心外ICU 约束缺陷率
  • 简介:摘要通过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电子医嘱执行时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先组建救生圈,发挥其中圈员能力与智慧,通过头脑风暴法来对医嘱执行时缺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订出相应措施和流程。结果医嘱执行时缺陷的发生率从品管圈活动之前的13.6%下降至活动后的5.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减少医嘱执行缺陷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电子医嘱执行 缺陷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运动护理程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脑血栓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运动护理程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脑血栓患者,在其恢复期间为其开展有效的运动护理程序,能够显著提升恢复速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自理缺陷 运动护理程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在其康复过程中应用运动护理程序的价值。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80例,这80例脑血栓患者均伴有自理缺陷,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程序下护理,对比2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脑血栓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护理程序在脑血栓自理缺陷患者康复中应用,可以促进其自理能力的提高,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血栓 运动护理程序 自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