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率CT表现,同病理做对照。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经我院及院外术后病理证实的、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为观察对象,分析其CT表现。结果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皆多见为是纯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晰、为圆形或类圆形;浸润性腺癌则多见为不规则形、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结论针对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临床诊断虽有一定困难,但结合以其CT表现,是可以有效提示病灶性质的。

  • 标签: 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 CT表现 病理 高分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急性胃炎的65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仅采用法莫丁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88%,研究组的有效率为72.72%。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相对单一法莫替丁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法莫替丁 硫糖铝 急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32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细胞型肝癌与灶性结节增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肝细胞型肝癌患者作为A组,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B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CT灌注值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对于A组患者的病灶实性部分的HAP和HPI等部分的内容,其要明显高于灶周等位置处,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B组患者,其病灶实性部分的HAP和HPI等数据要远远低于其远处肝组织等,且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CT灌注成像技术,其能够更好的对肝癌以及灶性结节增生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灌注成像 肝细胞型肝癌 局灶性结节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联合血常规对病灶直径<2cm单发灶球形肺炎(SLSP)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均行CT、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比较CT、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2cmSLSP阳性检出率。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低于病灶直径≥2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阳性检出率91.30%高于单独检查52.1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联合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小于2cmSLSP,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可为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 标签: 单发局灶球形肺炎 病灶直径小于2 cm 血常规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