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相较于注射器静脉采血,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有其操作简便、安全准确、省时省力、无菌程度高、患者痛苦小等多种优点。但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静脉采血针 真空血标本采集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间接采血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观察组采用留置采血采血法,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标本质量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婴幼儿静脉留置采血采血的应用能减轻患儿的痛苦、确保血标本质量,且安全、并发症少。

  • 标签: 婴幼儿 静脉留置针 采血
  • 简介:摘要头皮式静脉采血使用时可见回血使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总结出防范对策。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以方便更好的使用。

  • 标签: 采血针 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由一次性真空采血真空试管组成,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最先进的采血装置。因其安全可靠、高效方便,且能有效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及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我院最先应用于传染科病人的采血。自2011年1月广泛应用于门诊病人的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安全快捷,操作方便简单,成功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 门诊采血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更新,我国在真空采血管的制造与应用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的采血技术相比,真空采血管具有高效、准确、卫生及有效防止污染,特别是防止医护人员被锐器损伤等优点。同时使检测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并且真空采血法符合生物安全措施,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质量,因此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或使用不当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而影响检测质量。本文就真空采血管在临床的正确使用,标本的规范采集和主要注意事项做以探讨。

  • 标签: 真空采血管 原理 使用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后避免患者皮肤、皮下出血的有效按压方法。方法将120例静脉采血后患者,60例常规按压方法(棉签)设置为对照组,采血完毕以棉签按压穿刺部位。60例按压方法(输液贴)设置为试验组,采血完毕以输液贴按压穿刺部位,并抬高上肢。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皮下出血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皮肤出血、皮下瘀血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采血后输液贴按压穿刺部位,并抬高上肢的按压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皮肤、皮下出血,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穿刺 拔针 按压方法
  • 简介:摘要分析护理工作对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规范真空静脉血采集减少操作失误,保证血液标本质量。

  • 标签: 护理工作 真空采血标本 影响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的措施。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门诊的428例患者进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产生的护理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皮下淤血、溶血、抗凝血液凝固以及吸血不畅等。结论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等,才能有效的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提高采血的质量。

  • 标签: 真空负压 采血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头皮采血对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30例需行呼吸机支持而且需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注射器穿刺,实验组采取头皮采血途径,对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观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采血方法所测血气分析值(PaO2、pH值、PaC02、Sa02)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60.0%,采血所需时间为(11.32±0.97)s;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7%,采血所需时间(19.12±0.82)s,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采集动脉血完成血气分析在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的优点,为危重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头皮针 采血 血气 分析检测 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内负压不足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7月发生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足情况作为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接采血针头抽取不足血量的补救方法,补充缺少的标本血量;以2010年8月—2011年7月发生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足的情况作为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真空管内相应空气量的方法,补足缺少的负压。结果2种方法均能使标本血量达标,比较两组标本质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真空管内相应空气量的方法合格率为92%;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接采血针头合格率为85%。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真空管内空气的方法合格率高。结论真空管内负压不足时,抽取真空管内相应空气量的方法可以提高标本合格率,保持采血系统密闭性,防止标本医源性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真空采血 负压不足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的体检人员80例,将其依据随机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受检人员40例,接受进口采血管的受检人员作为实验组,接受国产采血管采集的受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最后将分离的血浆放在冷藏和室温,对不同时间段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后可知,参照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比较比实验组,前者相对较低,室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前者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可知,差异显著,在低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结果差异不大。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会由于厂家和质量的差异而影响凝血酶时间,同时标本放置时间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 时间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在DC-CIK细胞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2月-2013年5月95例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采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实验组(48例),对照组使用采血套件提供的16号穿刺针进行采血,实验组应用22号留置进行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血流速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流速度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留置为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采血,既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又能达到采血的速度要求,收到很好的效果。

  • 标签: 留置针 DC-CIK细胞免疫治疗 采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以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为目的。选择96例出生10min~26d的新生儿,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观察组48例使用BD预设型一次性动脉血气,对照组48例使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比较两种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质量(误入静脉、混入气泡及凝血等)。观察组BD预设型一次性动脉采血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91.6%)高于对照组一次性5ml注射器一次性穿刺成功38例(79.1%)。使用BD预设型一次性动脉采血进行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型动脉血气针 新生儿桡动脉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人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进口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对照组使用国产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统计并对比两组各时段检测的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室温环境之中,4h、8h的检验结果与0h检验结果相比之下,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冷藏环境中,各时段的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在其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方面存在的差异容易对凝血酶时间(TT),与此同时,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以及温度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 检测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留置静脉采血、置管同步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儿,对其采用留置静脉穿刺采血并置管的操作,对其观察及护理进行明确。结果所有患儿用留置操静脉采血、置管后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对其血管进行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一次成功例数为90例,成功穿刺率为91.83%。结论对患儿实行留置静脉采血、置管同步进行的方法,大大节省了所用时间,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 标签: 留置针 静脉采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次性采血与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效果比较,探讨减轻患者在穿刺时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血气标本质量的方法。方法将100例需抽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连接注射器采集标本,对照组直接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标本。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采血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一次性采血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动脉血分辨率好,减轻患者疼痛的优点,从而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一次性采血针 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一次性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检验静脉采样要求的理解和认知。方法通过对患者采血前、采血中、抽血后的注意事项分析,让患者了解并理解临床采样要求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意义。结果沟通是促进理解的重要因素,通过静脉采样过程的健康教育和反复交流,患者对进行医学检查的认可度和依从性显著增强。结论实施静脉采血前、采血中、抽血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不仅让患者体验到了医者的人文关怀,而且为提高检验数据的临床符合率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医学检验 静脉采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一次采血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出生72小时以上,哺乳6次以上进行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采用足跟采血,部位选择沿新生儿外侧足踝前缘向足底外侧作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交界处为采血点,观察组100例采用BD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采血,对照组采用筛查中心发放的普通三棱采血,对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采血完成时间、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采血合格率分别为95%、76%;血标本合格率分别为99%、97%;采血完成时间分别为121.04±43.73秒、198.23±51.44秒,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应用BD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进行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足跟采血具有操作简便、采血时间短、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标本合格率高等优点,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采血针 标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