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院近年来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结合作为地市级中医医院的实际情况,调研医院科研队伍现状,探讨科研需求,寻求突破,为科研管理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立项课题主要以市级课题和院校级课题为主,省级和国家级课题数量较少;青年医师占主导的科研队伍各有其优弊。结论健全科研管理制度,重视医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建立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科研支撑条件。

  • 标签: 科研项目 项目管理 支撑条件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对医院科研人员、项目、经费、成果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我院联合某计算机公司设计开发了一个符合我院院情的科研管理体系。该系统解决了医院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科室、科研人员之间信息共享困难的问题,同时为医院全体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管理个人科研数据的平台。

  • 标签: 医院 科研管理系统 建立应用
  • 简介:摘要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新思路进行有效探究,进而将治疗新方法提出来,通过对经典的研读和临床实验,强化对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思路。由此得出“癌状态论”作为一种新的中医治疗肿瘤的观点,是研究中医药抗肿瘤的创新点。

  • 标签: &ldquo 癌状态论&rdquo 中医肿瘤 临床思路 创新科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团队-导师制”培养模式对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级全日制本科护生54人,将其分为17个小组,每组选配1名导师进行指导,使护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其临床素养及科研能力。在研究开始前及实施2年后对护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测评,统计各小组的科研活动情况及成果。结果研究开始前护生的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为(53.59±13.71)分,2年后为(82.04±1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9,P<0.05)。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撰写论文,取得一定成果。结论“早期-团队-导师制”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

  • 标签: 本科护生 科研能力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医学科研档案是医疗机构档案室收集归档的主要档案工作之一,构建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现代医疗机构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建设原则、系统架构及运行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医院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路径,并对平台可持续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疗机构科研档案 科研信息管理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病人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现象对该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患有该病并且自愿参加此次研究的患者共50例。对每位患者进行抽血,并将每位患者的血样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作为观察样,需要人工进行溶血;一份作为对照样。结果观察样在生化方面的数值均高于对照样。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如果出现溶血现象会影响最终检验效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医院继教项目数量的增加,如何保证继教项目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例,介绍了医院在申报、执行和总结各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来保障项目的执行质量,并给出了管理工作建议。

  • 标签: 综合医院 继续医学教育 项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检验科行生化检验的120例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20例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ALT、AST、LDH、TP、ALB、CHO、CK、K+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BIL、DBIL、GL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BUN、Cr、UA、TC、TG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有不良影响,直接影响检查的准确性,不利于临床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应积极预防血液标本溶血,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血液标本 溶血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免疫检验项目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月到我院产科行产前检查的1600例孕妇纳入研究,上述孕妇均接受肝炎、梅毒、艾滋病(AIDS)及TORCH等几项免疫项目检测,对其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00例孕妇中,81例检测提示HBsAg阳性,构成比为5.06%(81/1600);17例检测提示TRUST阳性,所占比重为1.06%(17/1600);临床检测提示HCV阳性者6例,占0.38%(6/1600);提示TPPA、抗-HIV及抗TORCH-IgM阳性者均为1例,所占比重为0.06%(1/1600)。上述疾病较严重或AIDS孕妇,均在确诊病情且征询同意后给予终止妊娠处理。结论肝炎、AIDS及梅毒等疾病均是妊娠的高危因素,将此类免疫检验项目纳入产前检查范围,有利于临床早发现、早处理,以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应用价值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Nordtest准则结合自下而上评定法定期评估临床检验基础血常规及凝血功能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2017年累积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7个项目室内质控(IQC)在控数据及同期卫生部室间质评(EQA)结果,采用Nordtest准则结合自下而上评定法评估各定量项目的不确定度。结果7个项目合成相对不确定度均值(Ucr%)依次分别为4.58%、8.86%、1.37%、1.06%、6.00%、5.80%、6.13%,符合目标不确定度要求。结论基于Nordtest准则结合自下而上评定法能较全面地反映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定量项目实验室分析中的检验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血常规 凝血功能 室内质控 室间质评 校准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对其造成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选取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每名健康人员取4mL血,将其放置在2支试管中,选取其中1支作为参照组,将其放置在肝素抗凝管中,取另一支作为实验组,进行振荡溶血。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其血标本进行检测。分析2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中ALT、AST、LDH、UA、K+水平均较低,参照组ALP、GLU水平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两组间TG、BUN、TC以及Cr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会影响指标诊断,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标本溶血情况发生率。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物药材技术的发展,药物种类增多,对药物行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优劣的有效方式,但传统分析方法检查新药物存在较多的局限,质量控制效果不佳,因此需寻求更有效的检验方式提升药物质量控制效果,满足现代生物药制质量控制的更高要求。

  • 标签: 药物质量控制 分析方法 验证原则 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检验项目中高脂血标本的干扰以及消除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实施生化检查患者资料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中血脂正常50例,中度脂血50例,重度脂血5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血脂正常组患者接受处理之前以及处理之后的检测结果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度脂血组以及重度脂血组患者处理之前的检查结果和血脂正常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两组处理之后和血脂正常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高脂血标本会影响到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避免受到脂血的干扰,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干扰与消除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药物对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志愿者52名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用的药物为利福平和肾上腺素,在不对志愿者有所影响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肾上腺素,然后进行生物化学检查,分析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肾上腺素对各个物质的干扰情况。结果利福平的浓度为0.86μmol/L、1.71μmol/L、3.41μmol/L、6.80μmol/L、13.59μmol/L、27.16μmol/L;0.86μmol/L下无变化,1.71μmol/L出现Cr与TBIL的变化,3.41μmol/L浓度下,均出现变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FMN、TBIL的值也相应的升高,呈正比关系,Cr、DBIL随着浓度升高而下降,呈反比关系;肾上腺素的浓度为0.010μmol/L、0.018μmol/L、0.035μmol/L、0.068μmol/L、0.134μmol/L、0.266μmol/L、0.530μmol/L;0.010μmol/L下FMN、Cr、TC产生变化,0.068μmol/L浓度下,均出现变化,随着浓度的升高,FMN升高,呈正比,Cr、TG、HDL-C下降,呈反比,DBIL、TC相互作用,无明显规律。结论部分药物对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上,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生物化学检查,能够很好的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避免对患者病情的误判。

  • 标签: 部分药物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另外以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象,均对他们行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比较各项所得数值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其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水平要明显比对照组健康者低,而淋巴细胞值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数值结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健康者高,且肝功能白球比例、白蛋白数值结果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应积极开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做到对患者病情的及时、全面掌握,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WS/T406-2012标准下采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验项目的分析性能,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方法根据Westgard的σ计算方法,采用本实验室2017年1—12月的室内质控平均累积值做为变异系数(CV%),采用参加2017年四川省临检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结果的平均偏移(Bias%)做为本实验室的偏移。依据临床血液学常规检验分析项目分析质量目标要求(WS/T406-2012),计算本实验室血常规各项目的σ值,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提出质量改进方向。结果通过σ值的计算≥5σ的有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4σ-5σ有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3σ为血小板(PLT),质量目标指数QGI<0.8有RBC、MCH、PLT,QGI在0.8~1.2有MCHC,QGI>1.2有HCT。结论以WS/T406-2012行业要求的质量目标为总允许误差计算σ值,采用6σ质量管理模式可用于评价临床血液分析仪的性能及指导质量改进方向,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6&sigma 质量管理理论 允许总误差 检验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医院的经济效益并不仅在于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中,也表现在同行业的竞争优势项目开展中。医院健康管理项目需要优选,需要设计,需要避免与社会主流意识的冲突,也需要成为医院的新增长点。唯有如此得医院健康管理才能成为医院的竞争力。

  • 标签: 健康管理 医院 竞争力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其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而基层卫生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践行机构,工作落实的成效直接体现了国家对妇女儿童的关爱。履行好国家赋予我们的公共卫生职能,国家妇幼工作方针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环节,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妇女儿章健康水平,同时还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水平,本文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妇幼保健工作的衔接方面对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 标签: 公共卫生 妇幼保健 衔接 孕产妇保健手册
  • 简介:摘要目的同一项目测量采用两种不同时间模式,进行方法学对比和相对偏倚分析,探讨不同的时间模式下所测同一项目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倚分析。方法以两点终点法的总胆红素(TBIL)项目为试验对象,现用方法为基本方法,时间模式10min;新增对比方法,其时间模式设为5min,余参数作相应调整。对两法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及偏倚分析。结果两种时间模式下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68;相对偏倚满足要求,最大偏倚6.1%;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法所测TBIL结果同样可靠,但对比方法时间消耗更少,检测效率成倍提高,可替代基本方法应用于日常生化分析。

  • 标签: 生化仪 时间模式 方法比对 相对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