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作用机制端粒抑制分别作用于CNE2鼻咽癌细胞株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用EGCG等八种不同的端粒抑制分别作用于CNE2细胞,提取药物作用后细胞的总蛋白,运用基层辅助激光解析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检测蛋白的变化,筛选共同差异蛋白。结果CNE2细胞经八种端粒抑制作用后,分别有14,26,27,23,31,42,26,30个蛋白低表达;分别有22,11,18,18,7,7,13,8个蛋白质高表达;均呈低表达的差异蛋白1个,相对分子量为2657.14Da,无共同高表达的差异蛋白。结论八种端粒抑制作用后,CNE2细胞表现出共性变化的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参与端粒活性的调控,可能是不同机制端粒抑制作用的共同靶点。

  • 标签: 端粒酶 端粒酶抑制剂 鼻咽癌细胞 SELID-TOF-MS
  • 简介:摘要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端粒长度和功能稳定的重要物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及功能。因此,端粒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喉肿瘤中有端粒的表达,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端粒有可能成为喉肿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本文就端粒结构、功能及其与喉癌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端粒酶 喉癌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该类药物从降压、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到保护缺血性心肌,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临床应用中要掌握其用法和禁忌证,改变“小剂量与大剂量同样有效,小剂量可减少副作用”的观点,宜与相应药物联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药效。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内科疾病 应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1期
  • 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李峰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关于单细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分析化学》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神经氨酸抑制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是针对活性位点进行药物设计。本文根据神经氨酸抑制的结构,活性,结合国内外文献的介绍,合成一种新的神经氨酸抑制

  • 标签: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合成分析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李峰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关于单细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杂志《分析化学》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通过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量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同时可减轻体重,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SGLT2抑制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国内外新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

  • 标签: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摘要MG132是一种蛋白抑制,它可以提高大鼠和小鼠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但是人们对于MG132对于卵母细胞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研究检测了MG132处理之后小鼠孤雌激活胚胎的成熟促进因子(MPF)活性的变化、以及原核形成和第一次卵裂时间,我们推测MG132可能是通过保持小鼠卵母细胞内MPF的活性延迟了卵母细胞老化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克隆胚胎的体内外发育能力。

  • 标签: MG132 孤雌激活 成熟促进因子
  • 简介:摘要端粒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RNA,其基本组成成分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功能性RNA,作为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另一种是一类特殊蛋白(端粒催化亚基,hTERT),具有高活性催化作用和逆转录活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作为人端粒催化组分的hTERT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受到多种相关机制的抑制,但在永生化细胞、肿瘤细胞等分裂不受抑制的细胞中却存在过表达现象,提示hTERT是控制端粒活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端粒蛋白催化亚基在头颈肿瘤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活性表达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与控制均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 标签: 端粒酶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基 头颈肿瘤 细胞周期 催化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胆碱酯抑制联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测量患者的NPI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ADAS-cog量表评分,在对患者进行胆碱酯抑制联合治疗结束后再对患者测量NPI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ADAS-cog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患者经过治疗结束后NPI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ADAS-cog量表评分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碱酯抑制联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现象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胆碱酯酶抑制剂 阿尔兹海默病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苷类逆转录抑制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艾滋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药物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将采用核苷类逆转录抑制奈韦拉平、司他夫定以及奈非那韦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将选用核苷类逆转录抑制拉米夫啶(3TC)+齐多夫啶(AZT)+Lopinavir(LPV)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艾滋病毒抗体光密度(OD)的平均值(2.5346+0.1765),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艾滋病毒抗体光密度的平均值为(2.3267+0.3214),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艾滋病毒抗体光密度的平均值为(1.7342+0.1723),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艾滋病毒抗体光密度的平均值为(0.9654+0.9342),对照组的艾滋病毒抗体光密度的平均值下降率明显的高于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应用治疗中使用核苷类逆转录抑制对治疗的效果有明显的作用,此外联合使用NNRTIs也可以对临床疗效有一个提高作用。

  • 标签: 核苷类 逆转录酶抑制剂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子泵抑制的发展进行介绍。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概述了质子泵抑制作用机制及主要的研究进展。结论质子泵抑制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将会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他克莫司、CTX等)对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中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中使用激素联合CTX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使用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治疗中,其中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激素 免疫抑制剂 原发性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质子泵抑制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章为依据,对质子泵抑制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质子泵抑制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结论临床上质子泵抑制广泛应用于酸相关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对其不良反应监测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希望临床应用中给予重视。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质子泵抑制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质子泵抑制在本院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近三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抽取近期56份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本院使用质子泵抑制5个品规,占药品总费比例为3.09%,门诊处方使用率2.9%,住院病历人均使用率32.84%。结论我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频繁,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合理问题,需要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调查 合理使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专家研发出一种针对B细胞肿瘤的新型抑制剂PI3Kδ/V-IN-01。它是针对激酶PI3Kδ和Vps34的双重抑制剂,能够更强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该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学术期刊《癌症靶点》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提取物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端粒(Telomerase)活性表达的影响,研究氧化苦参碱对RB的作用机制,为氧化苦参碱在抗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用药提供更完整的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细胞,实验组细胞加入氧化苦参碱提取物,对照组细胞中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同时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段的氧化苦参碱研究其对HXO-Rb的抑制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可抑制HXO-Rb细胞的生长,当浓度为100ug/ml时细胞形态学可明显观察到改变,端粒的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比值最大,并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凋亡增加。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视网膜母细胞瘤 端粒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