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脑梗塞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选择神经系统症状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的65例脑梗塞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血流变化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42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TCD检查病变区血流表现为消失、加快或减慢,以血流减慢多见,占40%,脑梗塞组血流异常率为69.2%,脑梗塞组血流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为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价格较为亲民的特点,在脑梗塞病应用中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梗塞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头痛患者的诊断分型。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门诊头痛病例,以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患者的脑血管功能状态,结合临床分析患者的头痛分型,指导治疗。结果5例动脉硬化患,10例血管狭窄,20例断偏头痛,14例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患者,2例类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其它型功能性血管性头痛12例,25例紧张性头痛,阳性率占88%。结论TCD能无创、快速、便捷地对头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查和监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便于血管性头痛患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头痛 脑血管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检测价值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与正常5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使用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异常率,P<0.05;不同年龄段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内前动脉、椎动脉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偏头痛患者血流运行信号清晰,易于观察到动脉血管的变化,且该诊断方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溶栓仪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降脂及清除自由基治疗,并对“三高”及其他卒中危险因素一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溶栓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87%)与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9.98±8.9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6.19%)、(18.3±9.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溶栓仪辅助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TCD)对高血压病患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的价值。方法对40例高血.压病患者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TCD具有较高的异常率,且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年龄及高血压分期有关。结论TCD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内动脉病变程度,能直接了解底Willis环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判断血管弹性及血流量状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可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高血压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筛查中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非宫颈癌(CA)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治的CA及CIN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宫颈部位,统计分析图像和测量相关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HOMAS弹性成像分级在4级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CA患者中有19例被检出,CIN患者中有17例被检测出来,两者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能有效补充现有宫颈癌筛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宫颈癌 筛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ranscranialultrasound-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TUS-NMES。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评分表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两组之间临床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吞咽功能明显好转(P<0.01),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应用治疗吞咽功能改善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效,且联合应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常规康复训练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TCD提示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以记忆力、计算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应用分析。方法临床确诊血管性痴呆典型的病例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均采用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内双侧大脑后动脉的血管狭窄情况。结论TCD做为一种无创、方便、动态的检查可检测到内血管的痉挛、狭窄、血管瘤等特征性频谱图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能动态监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对结约检查成本,产生社会效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TCD 血管性痴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异位妊娠进行阴道超声和腹壁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组别分类按照检查方法进行,对照组(31例)的检查方法为腹壁超声,观察组(31例)的检查方法为腹壁和阴道超声,比较检出率。结果在宫内假孕囊、盆腔积液、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和宫内假孕囊等方面的检出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在异位检出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通过阴道超声和腹壁超声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将检出率显著提高,诊断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腹壁超声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行卵泡监测效果。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不孕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130例不孕症患者分别采取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对患者卵泡予以监测,分析其监测结果。结果阴道超声监测,卵丘、小卵泡个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监测,P<0.05;两种方法卵巢显示、成熟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及排出卵泡直径比较,P>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行卵泡监测时,与腹部超声诊断相比,阴道超声更具监测效果,效果显著。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卵泡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并且将其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腹部超声诊断,研究组中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阴道超声诊断后,临床诊断准确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诊断方法,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高,较腹部超声具有很好诊断效果,能发挥积极诊断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诊断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运用超声和阴道超声技术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异位妊娠的60例患者,所有病例均于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超声科完成超声阴道超声诊断,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运用阴道超声诊断,后者运用超声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诊断准确率,胚芽、盆腔积液、子宫内假孕囊、原始心管搏动、附件包块的诊断率比较。结果观察组确诊为异位妊娠27例(确诊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确诊的异位妊娠21例(确诊率为70.00%),其中观察组胚芽、盆腔积液、子宫内假孕囊、原始心管搏动、附件包块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两项数据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通过超声和阴道超声技术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比较,前者诊断率更高,图像表现更准确,对于及早确诊异位妊娠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异位妊娠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超声多普勒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儿脑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急性脑水肿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5例健康儿童分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持续床旁超声多普勒仪监测脑功能。比较两组受试者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观察组患儿TCD脑频谱变化及小儿昏迷量表(Glasgow)评分。结果观察组受试者内血压升高时,Vs、Vd、Vm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PI、R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加快10例,减慢有16例;表现为收缩期血流正相而舒张期血流负相振荡波12例;微弱正相的收缩期血流的钉子波12例;无血流信号2例。观察组患儿中Glasgow评分≤3分2例,4~7分13例,8~13分11例。结论持续床旁超声多普勒技术可有效监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儿脑功能受损情况,有利于预后,推荐使用。

  • 标签: 持续床旁经颅超声多普勒仪 危重症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弥散张量成像内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对患者进行MRI平扫、加强扫描、DTI、FA图(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以及ADC图(表现弥散系数图),计算FA以及ADC水平。结果(1)胶质瘤患者和正常脑实质相比较而言,肿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肿瘤周围水肿表现为弱信号;脑膜瘤患者脑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FA信号同样表现为等信号;淋巴瘤ADC表现为弱信号,FA表现为弱信号;神经鞘瘤ADC表现为强信号;(2)神经鞘瘤患者ADC值较高,脑膜瘤患者中FA值较高,淋巴瘤患者的ADC以及FA值和其他患者相比较低。结论肿瘤类型不同的FA值以及ADC值均具有显著差异,DTI和常规MRI相比较而言可对脑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破坏变化等情况进行更好的观察,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MR弥散张量成像 颅内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应用二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探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肝脏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采用二维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良恶性比病变弹性成像分级结果以及诊断准确性。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良恶性肿瘤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较低(P<0.05);相较于恶性病变弹性成像4到5分所占比例,良性病变明显较低(P<0.05)。结论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的准确性、灵敏性显著较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 肝脏良恶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我院超声科检查的有乳腺肿块女性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最后均经过手术及病理确诊,比较其诊断效果。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优于超声弹性成像,但P>0.05;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结节进行有效诊断,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乳腺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排卵及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对58个自然周期和75个促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自然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1.6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19.98mm。促排卵周期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22mm,排卵前卵泡平均直径为22.85mm,成熟卵泡内大多可见到“金字塔”样点状高回声。排卵前卵泡生长快慢不一。结论阴道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手段。仔细观察卵泡发育及盆腔变化对发现不孕原因、指导药物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经阴道 不孕症 女性 月经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临床诊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阴道超声检查与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所有宫外孕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采用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37例宫外孕,检出率为80.43%,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显示45例为宫外孕,检出率为97.82%,组间比较内容为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患者的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的检出率更高,对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异位妊娠病人120例,将病人划分为A组(稳定组)和B组(不稳定组),每组孕妇60例,两组都分别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和超声检查,最后对比两组孕妇超声检查阳性率。结果经过统计检查结果发现A组孕妇阴道超声阳性率95%,超声检查阳性率83%,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超声检查阳性率93%,阴道超声检查阳性率7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诊断急症异位妊娠中采用超声检查较优于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而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较优于超声检查。

  • 标签: 诊断 异位妊娠 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