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科接受规律透析的患者100例,其中MHD患者60例,CAPD患者40例,随访1年,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患者的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血红蛋白(HGB)、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生化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MH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P<0.05),尿素、肌酐、尿素清除指数(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HGB、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肌酐、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与MHD组基线比较Kt/V升高(P<0.05);CAPD组与MHD组随访1年时比较HGB、Kt/V升高,ALB、血磷、钙磷乘积、PTH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HGB(OR=0.839,P=0.000)、HGB(OR=1.144,P=0.009)、血磷(OR=0.000,P=0.000)、PTH(OR=0.987,P=0.034)是与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下降,年龄、HGB、血磷、PTH可能是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须加强对此的识别和控制,以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记录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或避免发生医疗事故。方法由科室当中的质量监控人员展开对每个月出院的患者病例的调查,还需要对仍然在住院的患者也一并进行筛查。结果内科方面护理记录的书写存在多个方面的缺陷,经过改善,其书写的质量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提高。结论发掘内科当中护理记录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在内科科室中展开临床思维方面的培训,全面加强质量监控,增进医护人员的交流,减少在护理记录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还要保证记录内容足够客观和准确。

  • 标签: 内科 内科护理记录 质量分析 研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能量组与低能量组,每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高能量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低能量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手术的治疗难度较大,但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就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能量创伤 长管状骨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我州药品监督抽验质量状况,探讨解决对策。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抽验药品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全州抽验药品质量稳中向好。

  • 标签: 抽验 药品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某非公立医院门诊病历质量检查,了解存在问题并采取对策,提高门诊病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6年12月门诊病历,按门诊病历质量评定标准检查分析。结果门诊病历合格率98.52%,急诊科合格率最低,不合格病历最常见的缺陷为一般项目填写不全。结论医疗质量是非公立医院生命线,门诊病历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通过门诊病历质量检查,找出缺陷,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持续改进提高门诊病历质量。

  • 标签: 非公立医院 门诊病历 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与生存质量。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并发症与生存质量。结果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糖尿病眼病、高血压、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低。结论2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会影响其生存质量,素以加强有效治疗是关键。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住院患者 慢性 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能量颈椎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淮安市急救中心救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或颈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男性占80%,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占97.5%,20~50岁占92.5%,有合并伤的占80%,急救时伴有意识障碍的占35%;急救时有20%的患者漏诊未行颈部制动。结论颈椎外伤通常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多发于劳动力年龄男性,多有其他系统合并伤。急救时应重视颈椎外伤的可能,对可能的颈椎损伤和昏迷患者均应采用颈椎制动。

  • 标签: 颈椎 外伤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所辖部分学龄在2.5~6.5周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学生批量健康体检活动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接受体检的辖区4980名儿童中有522名贫血,贫血患病率达10.5%,其中轻度贫血516名,占贫血人数的98.9%,中度贫血6人,占贫血人数的1.2%,无重度、极重度贫血。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致病因素与相对的防治途径。结论提高家长对贫血的认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合理平衡膳食,保障处于易发年龄段儿童的饮食结构及营养摄取平衡性,从而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水平。

  • 标签: 儿童 贫血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实验对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乳腺外科治疗的患者50例,共52个病灶,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SWE检测,并根据穿刺病理或者手术为主要标准,绘制相关的曲线图,对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所具有的临床价值。结果50例患者中共有35例(36个病灶)病理诊断为良性,15例(16个病灶)为恶性。良性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为(20.5+6.1)kPa,恶性病灶最大弹性模量值为(82.2+35.3)kPa,经过比较发现,恶性病灶的最大弹性模量值显著高于良性病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病灶周边的腺体进行比较发现,良性病灶的Eratio值为(1.5+0.5),恶性病灶为(5.2+2.2),经过比较发现,恶性病灶显著高于良性病灶的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恶性病灶进行分析诊断的时候,利用实施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成功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实时剪切波 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34例,切除结扎肋间臂神经34例。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患者中异常率为11.76%;而在切除结扎肋间臂神经的患者中异常率为76.47%。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4;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上臂内侧感觉麻木的出现率和程度都减轻,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卵巢肿块良恶性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卵巢肿块患者中选取77例,之后针对77例卵巢肿块患者采用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鉴别方法进行诊断,诊断77例卵巢肿块患者中良恶性所占比例与手术病理诊断后良恶性所占比例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针对卵巢肿块患者采用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鉴别方法进行诊断后,有47例患者为恶性,30例患者为良性,其鉴别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诊断结果相比较,并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血流参数的比较中,恶性患者与良性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用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鉴别方法进行诊断卵巢肿块良恶性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可以通过超声的相关参数进行有效鉴别,从而对卵巢肿块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反映,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卵巢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 鉴别方法 诊断 卵巢肿块良恶性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为临床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6年本院初诊与复诊患者痰涂片查结核菌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xcel与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6年共有痰检患者1726人次。其中初诊患者666人次,涂阳128例,阳性率19.2%,复诊患者1060人次,涂阳14例,阳性率1.3%。结论提高检验技术完善监测系统,加强防治结核病知识教育,对患者管理,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病 发病情况 调查统计
  • 简介:摘要在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方法运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存统计学教学模式,提出在课堂教学中作出相应调整,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 标签: 预防医学 本科毕业论文 统计方法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并观察其应对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外科手指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护理管理前患者50例为对照组,实施管理后50例患者为实验组,观察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因素,同时对其应对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影响因素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管道、院内感染等。结论针对外科护理的特点,护理人员出确保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外,同时具有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予以控制。

  • 标签: 外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科室六台不同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评价这六台仪器的可比性是否达到临床要求。方法仪器的精密度测定分别用新鲜全血各测定11次,取10次结果分别计算仪器各参数的精密度。用参加卫生部血细胞分析仪室间质评结果满意的XN2000作为参考比对仪器,用新鲜抗凝全血对本科室其它五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WBC、RBC、Hb、Hct、PLT)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六台仪器的批内精密度均符合要求。比对分析显示各仪器间的结果相关性显著,r2均大于0.95。结果偏倚均在1/2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方案(CLIAˊ88)的最大允许范围之内。结论本实验室的六台血细胞仪器的检测结果相关性显著,具有可比性。能保证本科室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结果地可靠性,符合临床要求。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分析 偏倚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液分析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32例慢性白血病和30例急性白血病,分别设置为慢性组、急性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进行血液分析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三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分析检验不仅能够有效检出白血病,还能对急、慢性白血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临床价值 血液分析检验 急慢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对跌倒原因调查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11例发生过跌倒事件,发生率为9.1%。基础疾病引发跌倒3例,占27.2%;年龄>60岁出现跌倒1例,占9.09%;用药导致跌倒1例,占9.09%;运动障碍发生跌倒4例,占36.3%;因听力障碍及认知障碍发生跌倒2例,占18.1%。结论神经内科患者跌倒与基础疾病、年龄、用药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方法预防这些危险因素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

  • 标签: 神经内科 跌倒事件 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与青少年近视相关的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青少年的视力得到很大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视力保健治疗中,最主要培养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习惯,并对其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干预治疗措施可以控制青少年近视现象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脓肿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输卵管脓肿患者(2012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并进行CT检查,分析其CT特征性表现,旨在将其诊断准确性提高。结果5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后多半表现为附件区管状、多房状囊性包块、腊肠状囊性包块、输卵管串珠状扩张等征象,病灶附近存在渗出、粘连等情况,相比其他的卵巢附件病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输卵管脓肿患者采取CT检查方案便于将病变自身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显示,其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意义较高。

  • 标签: CT征象 鉴别诊断 输卵管脓肿